苹果属(学名:Malus Mill.)是蔷薇科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属植物。苹果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之一,中国是苹果产量最高的国家。苹果属植物如垂丝海棠、山荆子、湖北海棠、西府海棠等是重要的园林树种。许多种在苹果生产中被用作砧木。湖北海棠、台湾林檎、尖嘴林檎等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Vc、Ve等,可制成保健茶。本属的模式种:苹果 Pyrus malus L. = Malus pumila Mill.
- 中文学名
- 苹果属
- 拉丁学名
- Malus Mill.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苹果属形态特征
编辑落叶稀半常绿乔木或灌木,通常不具刺;冬芽卵形,外被数枚覆瓦状鳞片。单叶互生,叶片有齿或分裂,在芽中呈席卷状或对折状,有叶柄和托叶。伞形总状花序;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白色、浅红至艳红色;雄蕊15-50,具有黄色花药和白色花丝;花柱3~5,基部合生,无毛或有毛,子房下位,3~5室,每室有2胚珠。梨果,通常不具石细胞或少数种类有石细胞,萼片宿存或脱落,子房壁软骨质,3~5室,每室有1~2粒种子;种皮褐色或近黑色,子叶平凸。[1]
苹果属生长环境
编辑中文名 | 生长环境 |
山荆子 | 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海拔50~1500米。 |
毛山荆子 | 生山坡杂木林中,山顶及山沟也有分布,海拔100~2100米。 |
丽江山荆子 | 生山谷杂木林中,海拔2400~3800米。 |
湖北海棠 | 生山坡或山谷丛林中,海拔50~2900米。 |
垂丝海棠 | 生山坡丛林中或山溪边,海拔50~1200米。 |
苹果 | 适生于山坡梯田、平原矿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海拔50~2500米。栽培历史已久,全世界温带地区均有种植。 |
新疆野苹果 | 山顶、山坡或河谷地带,有大面积野生林,海拔1250米。 |
花红 | 适宜生长山坡阳处、平原砂地,海拔50~2800米。 |
楸子 | 生山坡、平地或山谷梯田边,海拔50~1300米。 |
海棠花 | 平原或山地,海拔50~2000米。 |
西府海棠 | 海拔100~2400米。 |
三叶海棠 | 生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海拔150~2000米。 |
陇东海棠 | 生杂木林或灌木丛中,海拔1500~3000米。 |
山楂海棠 | 生灌木丛中,海拔1100~1300米。 |
变叶海棠 | 山坡丛林中,海拔2000~3000米。 |
花叶海棠 | 生山坡丛林中或黄土丘陵上,海拔1500~3900米。 |
西蜀海棠 | 生山坡杂木林中,海拔1400~3500米。 |
沧江海棠 | 生山谷沟边杂木林中,海拔2000~3500米。 |
河南海棠 | 生山谷或山坡丛林中,海拔800~2600米。 |
滇池海棠 | 生山坡杂木林中或山谷沟边,海拔1600~3800米。 |
台湾林檎 | 林中习见,海拔1000~2000米。 |
尖嘴林檎 | 生山地混交林中或山谷沟边,海拔700~2400米。 |
苹果属地理分布
编辑苹果属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约有38种,中国约有30种,其中16种为我国特有种。不同类群占有相对稳定的分布区:三裂叶海棠组分布于黎巴嫩、希腊和保加利亚的狭小范围,多胜海棠组分布于老挝和越南北部、中国东南部各省及日本等地,绿苹果组仅分布于北美洲温带地区;花楸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地区,苹果组野生种主要分布于中亚地区,栽培种则更是广为栽种。[2]
苹果属本属分组
编辑根据叶片和果实形态结构,苹果属可以分为3个天然组合:
苹果属真苹果组
苹果属(6张)
苹果属花楸苹果组
叶片常有分裂,在芽中呈对折状;萼片脱落,有时宿存,花柱3~5,果实内无石细胞或有少数石细胞,本组分3系:①三叶海棠系,萼片脱落后留下浅洼,花柱3~5,基部具毛;叶片在开花枝上不分裂,在发育枝上有时3~5裂,有时不分裂;果实小球形,无石细胞。如三叶海棠,此种常供砧木用,有矮化倾向。②陇东海棠系,萼片脱落迟,留下深洼。有时部分宿存;花柱3~5,光滑无毛;叶片深裂或浅裂;果实椭圆形,有少数石细胞或无石细胞。包括陇东海棠、山楂海棠、变叶海棠、花叶海棠等4种。③滇池海棠系,萼片宿存;花柱5,无毛或有毛;叶片浅裂或不裂;果实近球形,有石细胞。包括西蜀海棠、沧江海棠、河南海棠和滇池海棠等4种。
苹果属移海棠组
苹果属栽培技术
编辑苹果属育苗
⑴砧木的选择
果树的砧木有实生砧木和营养系砧木两种。通过种子繁殖长出的苗木为实生苗,用实生苗作砧木的称为实生砧木。实生砧木具有根系强大、生命力强、土壤适应性广等优点,但实生砧木变异大,苗木不整齐。通过营养繁殖长出的苗木为营养系苗,用营养系苗作砧木称为营养系砧木。营养系砧木变异小,但适应性较差。[3]
根据砧木对其上嫁接品种生长势的影响,砧木又可分为乔化砧木和矮化砧木两大类。乔化砧木如西府海棠、山定子、海棠果等,矮化砧木如M9、M7、M26、TM106等。矮化砧木目前在国外发展很快但国内推广较少。[3]
⑵砧木的培育
实生砧的培育取种可采用人工剥取或堆沤取种。种子取出后,选留种皮光滑、种仁饱满、子叶种胚乳白不透明、千粒重大的种子备用。将精选后的种子与干净湿河沙按1:4~1:5的比例混合,河沙的含水量应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为准。混好后放人木箱或花盆中,埋人背阴、地势较高的土中。如种子量大,可采用沟藏法。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整地播种。采用平畦条播,畦宽1.2m,每畦播4行,深约1.5~2cm,播种量为每亩1.0~1.5kg。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基肥,灌足底水,当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间苗,补苗。以株距25~30cm、每亩出苗量8000株为宜。砧木嫁接部位如有萌芽,应及时除去,以利嫁接。苗木生长期应根据土壤情况及时施肥、灌水,并注意病虫害防治。[3]
矮化自根砧的培育为保持矮化砧的矮化特性,只能采取无性繁殖。繁殖的主要方法有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和组培繁殖。
压条有水平压条和直立压条两种。水平压条即将枝条水平或弯曲压入土中,分两次,覆土5~10cm,待发根后,秋季分株起苗;直立压条就是将母树基部枝条重短截,促发壮梢,待新梢长到15~20cm时第一次培土,培至新梢中部,新梢长到40cm左右时第二次培土。注意每次培土前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根,秋季即可分株起苗。[3]
扦插有根插、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三种。根插要求将0.3~1.5cm粗的根剪成长10cm的根段,春季扦插;硬枝扦播要求用1年生枝,秋冬季剪下埋藏,春季剪段15~20cm长,插前用生根粉或生长素处理(用吲哚乙酸500mg/1处理10秒);绿枝扦插要求夏季用新梢扦插,插前可用生长素处理。组织培养具有繁殖快、适宜工厂化生产、苗木易脱毒等优点。[3]
⑶嫁接
根据接穗的种类分枝接和芽接两种。枝接在春季砧木树液流动后进行,方法有切接、劈接、腹接、插皮接等;芽接用丁字型芽接、嵌芽接、带木质部芽接等方法。[3]
果树的砧木有实生砧木和营养系砧木两种。通过种子繁殖长出的苗木为实生苗,用实生苗作砧木的称为实生砧木。实生砧木具有根系强大、生命力强、土壤适应性广等优点,但实生砧木变异大,苗木不整齐。通过营养繁殖长出的苗木为营养系苗,用营养系苗作砧木称为营养系砧木。营养系砧木变异小,但适应性较差。[3]
根据砧木对其上嫁接品种生长势的影响,砧木又可分为乔化砧木和矮化砧木两大类。乔化砧木如西府海棠、山定子、海棠果等,矮化砧木如M9、M7、M26、TM106等。矮化砧木目前在国外发展很快但国内推广较少。[3]
⑵砧木的培育
实生砧的培育取种可采用人工剥取或堆沤取种。种子取出后,选留种皮光滑、种仁饱满、子叶种胚乳白不透明、千粒重大的种子备用。将精选后的种子与干净湿河沙按1:4~1:5的比例混合,河沙的含水量应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为准。混好后放人木箱或花盆中,埋人背阴、地势较高的土中。如种子量大,可采用沟藏法。春季土壤解冻后即可整地播种。采用平畦条播,畦宽1.2m,每畦播4行,深约1.5~2cm,播种量为每亩1.0~1.5kg。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基肥,灌足底水,当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间苗,补苗。以株距25~30cm、每亩出苗量8000株为宜。砧木嫁接部位如有萌芽,应及时除去,以利嫁接。苗木生长期应根据土壤情况及时施肥、灌水,并注意病虫害防治。[3]
矮化自根砧的培育为保持矮化砧的矮化特性,只能采取无性繁殖。繁殖的主要方法有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和组培繁殖。
压条有水平压条和直立压条两种。水平压条即将枝条水平或弯曲压入土中,分两次,覆土5~10cm,待发根后,秋季分株起苗;直立压条就是将母树基部枝条重短截,促发壮梢,待新梢长到15~20cm时第一次培土,培至新梢中部,新梢长到40cm左右时第二次培土。注意每次培土前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根,秋季即可分株起苗。[3]
扦插有根插、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三种。根插要求将0.3~1.5cm粗的根剪成长10cm的根段,春季扦插;硬枝扦播要求用1年生枝,秋冬季剪下埋藏,春季剪段15~20cm长,插前用生根粉或生长素处理(用吲哚乙酸500mg/1处理10秒);绿枝扦插要求夏季用新梢扦插,插前可用生长素处理。组织培养具有繁殖快、适宜工厂化生产、苗木易脱毒等优点。[3]
⑶嫁接
根据接穗的种类分枝接和芽接两种。枝接在春季砧木树液流动后进行,方法有切接、劈接、腹接、插皮接等;芽接用丁字型芽接、嵌芽接、带木质部芽接等方法。[3]
苹果属管理
⑴建园
苹果应种植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的土壤上,pH值5~8,年均温9~14℃,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2℃,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30℃,年降雨量500~800mm,且分布比较均匀,即可满足苹果生长发育的需求,若降水不足需灌溉补充。建园时,应根据选定的地形、面积和周围环境,以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节约用地、便于管理为原则,进行合理规划。栽植密度为:乔化砧木为3×5m或4×6m,矮化砧为2~2.5×4m。株行距搭配以大行距小株距为宜,以南北行向为好。栽植时,按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8:1为原则,选择和配置好授粉树。 [3]
苹果应种植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的土壤上,pH值5~8,年均温9~14℃,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2℃,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30℃,年降雨量500~800mm,且分布比较均匀,即可满足苹果生长发育的需求,若降水不足需灌溉补充。建园时,应根据选定的地形、面积和周围环境,以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节约用地、便于管理为原则,进行合理规划。栽植密度为:乔化砧木为3×5m或4×6m,矮化砧为2~2.5×4m。株行距搭配以大行距小株距为宜,以南北行向为好。栽植时,按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8:1为原则,选择和配置好授粉树。 [3]
⑵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一般有清耕法、生草法和果园覆盖等几种方法。清耕法由于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破坏土壤结构和增加生产成本而不再提倡;生草法要求有割草和灌溉设备,缺水时因草树争水争肥而旱情增加;覆盖法能改善土壤结构,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地表温度变幅而值得推广。
施肥的科学方法是根据树体养分元素含量来确定施肥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秋季采用沟施(幼树期)或撒施(盛果期)法;追肥的时间、次数、种类依树龄及生长势有所不同。幼树以施氮肥为主,可在萌芽期和新梢旺长期追施,盛果期树全年追施3~4次,萌芽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氮肥,花后(5月下旬)以氮为主,辅以磷、钾肥,果实膨大及花芽分化期(6月中下旬)以氮、磷、钾结合,磷、钾肥为主施入,果实生长后期追施磷、钾肥,以钾肥为主。追肥常用穴施和撒施法。常与灌水或降水结合,也可进行叶面喷肥。
果园灌溉的时期及次数,应根据物候期及当地降水情况来决定。我国北方正常年份全年灌水3~4次,最好采用节水效果好的喷灌、滴灌。四次灌水分别为花前水、花后水、新梢旺长期灌水、果实膨大期灌水和冬灌。对于耕作层下有不透水层、易产生内涝的果园,用明渠或暗渠加强排水。[3]
⑶苹果树的常用树形
单层主干形适于3~4x5~6m的中密度果园,有中心主干,干高60~80cm,基部3个主枝,基角700左右,均匀向三个不同方向延伸。主枝着生错落有秩,不易邻接。密度3×5m时,乔化树主枝两侧配置大、中型枝组,成菱形,不配置侧枝,主枝延伸控制在1.7m以内。密度为4~5×5~6m时,每个主枝可留1个侧枝,基部主枝以上不再留大主枝,而是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大的结果枝组或小的主枝。
自由纺锤形纺锤形是当前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矮密树形,在3×4m或3×5m条件下比较适用。其结构为全树有一个较直立的中心干,树高2.5~3m,冠径3m左右,在中心干四周培养多数短于1.5m的近水平主枝。主枝数量12个左右,不分层,下长上短,呈广圆锥形,同方向上下主枝间距不小于50cm,主枝不配置侧枝,直接着生中小枝组。
细长纺锤形利用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短枝型进行较高程度密植时,如2×4m或2×3m时宜采用细长纺锤形。其基本结构为:有直立中心干,树高2.5m,冠径1.5~2m,在中心干四周培养长度短于1.2m以下的主枝15个以上,主枝角度800~900,其基部粗度与中干粗度之比应小于0.5。实际每个主枝相当于一个大型枝组,每个主枝上以配置小型枝组为主,冠下主枝略长于上部,外观呈细长纺锤形。 [3]
⑷花期管理
花期必须采用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的办法提高座果率。人工授粉可采用人工点授、机械喷粉或液体授粉的方法,每亩果园放养一箱蜂即可达到良好效果。
疏花疏果在疏前采用叶果比法、枝果比法、主干截面积等方法先确定适宜的留果量。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花量、气候、品种及疏除方法等其体情况来确定疏除时期,以保证足够的座果量为原则。通常应掌握:第一,花量大的年份早进行,分次到位;第二,自然座果率高的树种、品种早进行,自然座果低的晚进行;第三,早熟品种早定果,中晚熟品种适当推迟;第四,花期经常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地区或气候不良的年份应晚进行。目前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有人工疏除和化学疏除两种方法。化学疏除剂有西维因、萘乙酸、敌百虫、石硫合剂等。
果实套袋苹果一般采用双层袋,套袋时间在花后50天左右(生理落果后),套袋时要注意袋口紧但不伤及果柄,套前喷杀菌剂杀菌,除袋时间根据品种一般为采前30~45天,先去除外袋,3~5天后再摘除内袋。
[3]
土壤管理一般有清耕法、生草法和果园覆盖等几种方法。清耕法由于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破坏土壤结构和增加生产成本而不再提倡;生草法要求有割草和灌溉设备,缺水时因草树争水争肥而旱情增加;覆盖法能改善土壤结构,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地表温度变幅而值得推广。
施肥的科学方法是根据树体养分元素含量来确定施肥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秋季采用沟施(幼树期)或撒施(盛果期)法;追肥的时间、次数、种类依树龄及生长势有所不同。幼树以施氮肥为主,可在萌芽期和新梢旺长期追施,盛果期树全年追施3~4次,萌芽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氮肥,花后(5月下旬)以氮为主,辅以磷、钾肥,果实膨大及花芽分化期(6月中下旬)以氮、磷、钾结合,磷、钾肥为主施入,果实生长后期追施磷、钾肥,以钾肥为主。追肥常用穴施和撒施法。常与灌水或降水结合,也可进行叶面喷肥。
果园灌溉的时期及次数,应根据物候期及当地降水情况来决定。我国北方正常年份全年灌水3~4次,最好采用节水效果好的喷灌、滴灌。四次灌水分别为花前水、花后水、新梢旺长期灌水、果实膨大期灌水和冬灌。对于耕作层下有不透水层、易产生内涝的果园,用明渠或暗渠加强排水。[3]
⑶苹果树的常用树形
单层主干形适于3~4x5~6m的中密度果园,有中心主干,干高60~80cm,基部3个主枝,基角700左右,均匀向三个不同方向延伸。主枝着生错落有秩,不易邻接。密度3×5m时,乔化树主枝两侧配置大、中型枝组,成菱形,不配置侧枝,主枝延伸控制在1.7m以内。密度为4~5×5~6m时,每个主枝可留1个侧枝,基部主枝以上不再留大主枝,而是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大的结果枝组或小的主枝。
自由纺锤形纺锤形是当前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矮密树形,在3×4m或3×5m条件下比较适用。其结构为全树有一个较直立的中心干,树高2.5~3m,冠径3m左右,在中心干四周培养多数短于1.5m的近水平主枝。主枝数量12个左右,不分层,下长上短,呈广圆锥形,同方向上下主枝间距不小于50cm,主枝不配置侧枝,直接着生中小枝组。
细长纺锤形利用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短枝型进行较高程度密植时,如2×4m或2×3m时宜采用细长纺锤形。其基本结构为:有直立中心干,树高2.5m,冠径1.5~2m,在中心干四周培养长度短于1.2m以下的主枝15个以上,主枝角度800~900,其基部粗度与中干粗度之比应小于0.5。实际每个主枝相当于一个大型枝组,每个主枝上以配置小型枝组为主,冠下主枝略长于上部,外观呈细长纺锤形。 [3]
⑷花期管理
花期必须采用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的办法提高座果率。人工授粉可采用人工点授、机械喷粉或液体授粉的方法,每亩果园放养一箱蜂即可达到良好效果。
疏花疏果在疏前采用叶果比法、枝果比法、主干截面积等方法先确定适宜的留果量。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花量、气候、品种及疏除方法等其体情况来确定疏除时期,以保证足够的座果量为原则。通常应掌握:第一,花量大的年份早进行,分次到位;第二,自然座果率高的树种、品种早进行,自然座果低的晚进行;第三,早熟品种早定果,中晚熟品种适当推迟;第四,花期经常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地区或气候不良的年份应晚进行。目前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有人工疏除和化学疏除两种方法。化学疏除剂有西维因、萘乙酸、敌百虫、石硫合剂等。
果实套袋苹果一般采用双层袋,套袋时间在花后50天左右(生理落果后),套袋时要注意袋口紧但不伤及果柄,套前喷杀菌剂杀菌,除袋时间根据品种一般为采前30~45天,先去除外袋,3~5天后再摘除内袋。
[3]
苹果属历史记载
编辑本属的代表植物苹果是果品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也是世界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果树。
苹果原产于欧洲东南部,中亚细亚和中国新疆一带,南北两半球的温带地区都有栽培。苹果在欧洲栽培历史大约巳有3000年以上。中国古代的林檎、柰、花红等水果被认为是中国土生苹果品种或与苹果相似的水果。苹果在中国的栽培记录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当时多用于薰香衣裳等,亦有置于床头当香熏或置于衣服初作为香囊,总之一般不食用。根据《齐民要术》记载,在1400多年以前,中国已有关于苹果属植物栽培繁殖和加工的记载,不过当时的品种不叫苹果而称为“柰”和“林檎”,以后还有苹婆、频婆、蜜果、来擒和文林郎果等名称。古代的柰,果形有大有小,成熟期有夏熟的和冬熟的,颜色白、黄和红,即我国的绵苹果、香果、槟子之类,中国西北和华北仍有少数生产,偶尔有百年以上的老树。也有看法认为,林檎和柰是沙果,曾被误认为苹果,真正意义上的苹果是元朝时期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
苹果属下辖物种
编辑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叶柄、叶脉、花梗和萼筒外部均光滑无毛;果实近球形。 | 山荆子 | Malus baccata (L.) Borkh. |
叶柄、叶脉、花梗和萼筒外部常有稀疏柔毛;果实椭圆形或倒卵形。 | 毛山荆子 | Malus mandshurica (Maxim.) Kom. ex Juz. |
叶边有紧贴锯齿,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下面密被短柔毛;花白色;果实卵形或近球形,萼洼微隆起,萼片脱落。 | 丽江山荆子 | Malus rockii Rehder |
叶边有尖锐锯齿,基部楔形,下面幼时具短柔毛,老时脱落近于无毛;花粉色;果实近球形,萼洼下陷;萼片脱落,少数宿存。 | 西府海棠 | Malus micromalus Makino |
叶边有细锐锯齿;萼片先端渐尖或急尖;花柱3,稀为4;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 | 湖北海棠 | 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er |
叶边有钝细锯齿;萼片先端圆钝;花柱4或5;果实梨形或倒卵形。 | 垂丝海棠 | Malus halliana Koehne |
栽培种;果实直径大,果梗短;叶边锯齿稍深,小枝、冬芽及叶片上毛茸较多。 | 苹果 | Malus pumila Mill. |
野生种;果实直径小,果梗较长;叶边锯齿较浅;小枝、冬芽及叶片上毛茸较少。 | 新疆野苹果 | Malus sieversii (Ledeb.) M. Roem. |
果形较大,果梗中长;叶片下面密被短柔毛。 | 花红 | Malus asiatica Nakai |
果形较小,果梗细长;叶片下面仅在叶脉具短柔毛或近无毛。 | 楸子 | Malus prunifolia (Willd.) Borkh. |
叶片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叶柄长1.5-2厘米;果实黄色,基部梗洼隆起,萼片宿存。 | 海棠花 | Malus spectabilis (Aiton) Borkh. |
叶片基部渐狭成楔形;叶柄长2-3.5厘米;果实红色,基部梗洼下陷,萼片宿存或脱落。 | 西府海棠 | Malus micromalus Makino |
花柱基部有长柔毛;果实近球形,无石细胞;叶片不裂或在发育枝上者常具3-5浅裂。 | 三叶海棠 | Malus sieboldii (Regel) Rehder |
叶裂片三角卵形;叶基圆形或截形;果梗长2-3.5厘米。 | 陇东海棠 | Malus kansuensis (Batalin) C. K. Schneid. |
叶裂片长圆卵形,叶基心形至近心形;果梗长1.2-1.5厘米。 | 山楂海棠 | Malus komarovii (Sarg.) Rehder |
嫩枝稍具细毛,不久脱落;叶片有时具深裂,有时不分裂;花直径2-2.5厘米。 | 变叶海棠 | Malus toringoides (Rehder) Hughes |
嫩枝外被绒毛;叶片深裂,上下两面均被绒毛;花直径1.5-2厘米。 | 花叶海棠 | Malus transitoria (Batalin) C. K. Schneid. |
叶边锯齿较细,下面无毛或微具短柔毛;果实直径1-1.5厘米,果梗无毛。 | 西蜀海棠 | Malus prattii (Hemsl.) C. K. Schneid. |
叶边具重锯齿,下面密具绒毛;果实直径1.5-2厘米,果梗有长柔毛。 | 沧江海棠 | Malus ombrophila Hand.-Mazz. |
叶片下面具短柔毛;萼筒和花梗外面具稀疏柔毛;花柱3-4。 | 河南海棠 | Malus honanensis Rehder |
叶片下面密被绒毛;萼筒和花梗外面密被绒毛;花柱5。 | 滇池海棠 | Malus yunnanensis (Franch.) C. K. Schneid. |
叶边有锐锯齿;果实直径4-5.5厘米;果梗长1-3厘米,有毛;宿萼有短筒。 | 台湾林檎 | Malus doumeri (Bois) A. Chev. |
叶边有钝锯齿;果实直径1.5-2.5厘米;果梗长3-5厘米,无毛;宿萼有长筒。 | 尖嘴林檎 | Malus melliana (Hand.-Mazz.) Rehder[4]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苹果属 .中国在线植物志[引用日期2014-03-17]
- 2. 钱关泽; 汤庚国;苹果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 3. 苹果的育苗与栽培技术 .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引用日期2014-03-16]
- 4. 苹果属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2014-10-12]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