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一、基本信息
姓名:陈伟莹
职称(学院职务):讲师、学科与科研办公室主任
联系方式:chenwy@zzu.edu.cn;18838129908
二、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包含本科及后续学习经历、访学经历等)
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学专业;
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学博士;
2012年12月至今: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2022年11月至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三、研究方向(200字以内)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绿色与节能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
建筑历史与理论: 河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绿色乡土建筑
建筑技术科学: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技术
四、承担主要课程(仅填课程名称)
本科生课程:建筑构造、绿色建筑设计、建筑初步等
研究生课程:建筑设计I、建筑设计II、绿色建筑技术
五、学术头衔/兼职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
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郑州市人才专家库专家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函评专家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库专家
《河南科技》杂志审稿专家
六、近期科研成果
(一)论著论文
[1] 韦峰,陈伟莹. 绿色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
[2] 韦峰,陈伟莹 等.农村建筑工匠通用培训教材[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3] 郑东军,陈伟莹. 中原西路街道志[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9.
[4] 郑东军,毕昕,陈伟莹等.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
[5] 陈伟莹,李以翔,曹笛*. 大跨度旧工业建筑改造室内采光优化策略研究[J]. 工业建筑,2022,(10).
[6] 刘家汝,崔明辉,陈伟莹* 等. 豫西地区地坑院室内热环境分析与改善策略——以三门峡市人马寨村地坑院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06).
[7] 毕昕,李成翰,陈伟莹* 等.豫南山地传统砖木民居室内热环境分析及被动式优化策略研究[J]. 建筑科学,2022,(08).
[8] 刘娇 陈伟莹* . 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与空间功能的高校图书馆
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21,(11).
[9] 陈伟莹, 毕昕. 中原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节能技术研究[C].见: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论文集 [C].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10] 毕昕, 陈伟莹,孙曦梦. 灾区临时医疗设施分阶段设计研究[J]. 城市建筑, 2018, (2).
[11] 陈珂欣,陈伟莹. “人文+技术”——构建更立体的绿色建筑[J].居业,2018, (6).
[12] 毕昕,李晓东,陈伟莹. 传承·发展——莫斯科建筑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手工形态训练课程的建立与发展[J]. 城市建筑, 2018, (17).
[13] 毕昕, 陈伟莹.手工形态构成训练在独联体高校建筑教育中的建立、传承与发展——以莫斯科建筑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为例[A].见:2017全国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4] 毕昕,陈伟莹,郑东军.俄罗斯可移动安置设施分类研究[A].见:《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 [C]. 北京:工业建筑, 2018.
(二)科研教研项目
1.主持科研教研项目
(1)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 基于BIM技术应用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编号:182102210001)
(2)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中原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节能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830109)
(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于地域生态导向的中原民居建筑适应性模式研究(编号:17B560012)
(4)河南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编号45)
(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建筑物理环境模拟的绿色建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编号:202002042019)
(6)郑州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并列式”设计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ZZUJGLX180)
(7)郑州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理念和虚拟仿真技术的绿色建筑课程创新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编号:2021ZZUJGLX154)
(8)郑州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重点项目:绿色建筑设计412(编号:2021ZZUKCLX017)
2. 参与科研项目
(1)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疏散模拟的小学教学楼疏散空间整体优化策略与方法(编号:51878620)
(2)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城市商业空间与轨道交通联结范式下的防火疏散设计研究(编号:202102310583)
(3)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基于BIM技术运用的中原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节能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172102310185)
(4)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非常规突发情况下灾民应急安置设施设计研究(编号:162300410218)
(5)河南省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基于空间优化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弹性安全参数化研究(编号:162102410090)
(6)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地区突发情况下低成本可再利用型灾民临时庇护所设计研究(编号:18B560011)
(7)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郑州市老城区主要站点建筑风貌研究(SKL-2020-2939)
(三)实践项目
1.上海宝山区庙行镇政府办公楼(2007年)
2.上海市金山区阿什福德城堡酒店(2008年)
3.河南濮阳市香港城总体规划(2011年)
4.湖南湘潭市麓华新城总体规划(2012年)
5.南阳湾里水乡生态旅游景区规划(2013年)
6.贵州兴义金州木贾商品批发物流城项目(2014年)
7.贵州都匀滨江汇商业综合体项目(2015年)
8.山东青岛蓝树谷别墅区规划(2017年)
9.湖南吉首湾溪河谷特色小镇规划(2018年)
10.湖南株洲熙泽苑住宅小区规划(2019年)
11.青岛国际职业教育产教城概念方案(2020年)
12.湖南株洲盛世养生城项目概念方案(2021年)
七、获奖情况
(一)指导学生获奖(学生毕业论文、竞赛等)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优秀作业《建构实验—展房设计——“废旧图版的再利用”》指导教师
2015年“河南省七校联合设计工作营”二等奖获奖作品《伴河而生-都市交通与慢生活》指导教师
2017年“2017SUNRISE 杯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优秀奖获奖作品《流质的街区&家的扩展》指导教师
2018年“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获奖作品《数字时代的居住综合体》指导教师
2018年“《中国建筑教育》‘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优秀奖《“灸”活老房-共享背景下的老旧社区室外空间改造探索》指导教师
2020年“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大赛”三等奖作品《绿色·模块流动·活力》指导教师
2020年“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大赛”三等奖作品《麦田的守望者-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绿色更新改造》指导教师
2020年“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大赛”佳作奖作品《也无风雨也无晴》指导教师
2020“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获奖作品《拟植-因时而变 交互生长》指导教师
2020年“津西杯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三等奖作品《叠翠居》指导教师
11.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三等奖作品《校城边界新定义-绿色技术优化下的校园活力激活改造》指导教师
12.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硕士组佳作奖作品《郑州大学北校区校园建筑群绿色更新改造》指导教师
13.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决赛优秀作品奖《School Oasis》指导教师
14.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硕士组优秀作品奖《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教师
15.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优秀作品奖《穿梭的风》指导教师
16.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优秀作品奖《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教师
17.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优秀作品奖《大地寂寂》指导教师
18.2021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优秀作品奖《共生》指导教师
19.2022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一等奖《碳中和社区》指导教师
20.2022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三等奖《超级庭院-向心式垂直绿色社区》指导教师
21.2022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本科组优秀作品奖《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教师
22.WORLD HABITAT Architectural&Environmental Design Competition(2021-2022)建筑与环境设计大赛三等奖《流动碳动力-低碳理念下的社区设计》指导教师
23.作为指导教师在2017-2021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4项
(二)其他获奖情况
1. 第十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全国杰出教师二等奖”
2. 第六届海峡两岸建筑院校学生交流工作坊优秀导师
3. 河南省第一届“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三等奖
4. 郑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5. 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八、社会公益活动与贡献
1.参与住建部和河南省住建厅传统村落共建项目:河南光山县黄涂湾村乡村建设与服务(20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