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正文

桃李“友”约/事预则立,为行则成——2019届校友张佳雨

发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09

重拾校友记忆,重温百味人生。

今天的桃李“友”约之校友访谈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进郑州大学文学院2019届校友——张佳雨。

 

个人简介

张佳雨,郑州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至2021年于金水区国基路街道锻炼,现供职于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任四级主任科员。

 

心向往之,初心实践

因为对基层工作充满了期待,向往当代作家笔下乡土世界的真实模样,在面临北京市考与河南定向选调的岗位抉择时,张佳雨学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河南省的定向选调生岗位,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

张佳雨学姐回忆起自己到岗位报到第一天,下村与村两委见面时的场景。当车拐进街道办后的一条小路后,缓缓往里开进,路两旁的房屋与花园路整齐的高楼形成鲜明的对比。映入眼帘的是逼仄的小路与简易房旁边的各种商贩,拥挤的车流与时而飞起的尘土。这是城市的前身,如今却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很快便到了村委会,一间简易的小屋里挤满了人,村支书穿一件皮衣坐在对面,掩不住白发和皱纹的村长一直在翻看手里的各种材料,满屋子的烟味和方言。这是张佳雨学姐对基层的最初印象,就连回程时,张佳雨学姐都止不住兴奋地对主任说:“真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这里踏踏实实的感觉。”

躬身入局,别有洞天

没过多久,张佳雨学姐就发现基层工作并不像她想象中那样波澜壮阔,而是充满了琐碎与平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的就是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张佳雨学姐曾一度怀疑过自己:难道自己读了那么多书就是为了发宣传册、清理积雪、捡拾垃圾吗?正当她迷茫的时候,2020年疫情暴发了。学姐和同事们大年初一就返回了工作岗位,挨家挨户排查武汉返郑人员并进行隔离,劝导大家不出门、少聚集。在那个寒冬连续工作的100多天里,学姐经常天没亮就出门,半夜才到家。怀着对疫情未知的恐惧,冒着可能被传染的风险,学姐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好在最终看到了居民“零”感染的结果。当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肯定,张佳雨学姐意识到,自己的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却可以在时代洪流中贡献出一份微弱的力量,她渐渐地找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两年后,学姐回到了组织部,组织部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感到压力很大。在这里,她发现在基层积累的经验都不适用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张佳雨学姐便用极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怀孕期间她圆满组织全市组织系统党史知识电视大赛,高质量完成全国文明单位复查工作,发表公众号通稿百余篇。

张佳雨学姐说:“这大概就是选调生经历带给我的意义:不管处境如何,都要学会躬身入局,踏踏实实做好手上每一份工作。”

适时规划,行长致远

在漫长的学生生涯中,每个人都会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与无助。在这里,张佳雨学姐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两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是摆清定位,及早准备。不管是在准备毕业论文还是找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学姐的导师魏老师都提醒学姐早早准备,以免日后被动。学姐一开始就清楚自己是坚定要考公的,也很清楚考公的难度,要想考高分顺利上岸,就要一直抱着“既然总有人要考第一,为什么不是我”的心态去准备。回忆起自己备考公务员考试的经历时,学姐说她从研一开始就参加了各种考试,足足刷过五万道真题,听遍了几乎所有机构的课程,总结出了每个模块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甚至在逛街吃饭的间隙还在刷题、考虑如何解题。

二是下足功夫,积以跬步。面对考公,学姐坦言,自己没有什么很好的天赋,完全就是用一些“笨办法”。最终,当学姐得知自己取得了北京市考岗位第一名的好成绩以及河南省定向选调生高分通过的消息时,她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只有学姐自己知道,她在考公的道路上洒下了多少汗水。回首那段拼搏的岁月,学姐用一句谚语表达了自己体悟,也用这句话来警醒我们:“没有‘三更起五更眠’,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当谈及自己在读研究生期间是否留有遗憾时,学姐坦率地说当然是有的。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她把课余时间都用来复习考公的时候,就没剩太多的时间好好阅读、认真积累。如果时光回溯,她想提醒曾经的自己,好好珍惜每一节课,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次阅读任务。同时,也要用心感受图书馆深夜的灯光、校园里四时变换的风景、钟楼上跨年的钟声、擦肩而过的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与身影。最后,学姐用亲身经验告诉我们:“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更应去思考怎么过好当下,去实现每一个人生的小目标,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人生课题。

(文字:杨会真 刘珍)

 

 

上一条:重拾旧忆,再叙情长——路涛校友回访母校
下一条:桃李“友”约/千锤百炼,筑梦翱翔——2017届校友崔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