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院系动态» 院系新闻» 正文

光明日报报道我院退休教师杨择令教授:王屋山下有位“文化愚公”

发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21

王屋山下有位“文化愚公”

——郑州大学退休教授杨择令家乡扶贫纪事


原载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08


一个清癯儒雅的老者,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放弃省城安逸退休生活,不计任何名利报酬,毅然擎起家乡历史文化研究大旗,为文化立镇、旅游兴镇苦苦求索,为文化扶贫、产业扶贫呐喊奔波,被王屋山下的父老乡亲誉为新时代的“文化愚公”。

他,就是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济源市邵州文化教育研究会首任会长、中国女娲文化联谊会副会长杨择令。

左三为杨择令教授


老夫聊发少年狂

2000年夏,辞去郑州大学返聘教职的杨择令,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愚公故里济源市邵原镇探亲访友。“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激动、喜悦后,他隐隐感到一丝惆怅和不安:邵原曾以小煤炭、小化工富甲一方,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黑色”企业全部停产,镇域经济一蹶不振,发展处于迷茫之中,尤其是文化活力之滞后,远远超乎想象。

家乡是个好地方啊!济源文史专家王怀修先生的《水调歌头·邵原关》,全面形象地道出了邵原独有的区域环境和厚重的人文历史:

雄关据郫邵,巍巍雉堞高。昔日齐晋抗衡,遍地树旌旄。两军鏖战关前,金戈铁马相交,厮杀如涨潮。黄河东流去,霸业黯然销。

棠阴浓,遗爱在,仰周召。流风善政,至令犹载青史稿。天坛王屋钟灵,云梦析城毓秀,河曲望中条。陟彼东皋望,山河分外娇。

为什么“捧着金碗讨饭吃”?能不能让邵原的丽山秀水、厚重的人文禀赋转化为旅游资源、经济优势?能不能在文化扶贫、文化兴业上做些文章、蹚出新路?

数夜无眠后,乡情似酒的老教授打定主意,“利用晚年时间为曾经哺育过自己的故乡人民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亲友们有的不解,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办旅游,你能行?”“退休了,就安安生生享福呗,何必自讨苦吃?”……

是的,在亲友眼中,杨择令只是做学问的行家,教书的先生。《村志》“人物简介”曰:杨择令,笔名召嘉林,男,汉族,1935年生,河南济源邵原人。中国训诂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文字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1960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1975年接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借调至河南《辞源》修订组任编辑,1979年正式调入郑州大学文学院,从事汉语史及古文字学教学与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获河南省人民政府优秀著作奖。

“有志者事竟成,有何不可?前半生在外教书育人、奉献国家,后半生叶落归根、报效桑梓,也算是忠孝两全、人生圆满了!”老人倔起来,有点一根筋,九头犍牛拉不回。

于是,杨教授调整了行程,相约同在家乡小住的同济大学教授翟良山、同乡后生翟钢炮,用7天时间,涉绝壁,探幽谷,录轶事,访民情,对邵原境内的主要景区、景点进行调查。“话为轻,笔为重”,杨教授亲自执笔,废寝忘食,很快写出近万字的《邵原山水文化旅游资源考察报告》,认为“邵原的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很丰富,档次很高。如果及时有效开发,定能带动邵原经济腾飞。”此文引起邵原镇的积极反响,并专门邀请杨教授在三级干部会议上作演讲、谈思路、鼓士气。

接着,杨教授又写了专项调查《小沟背山民在呼唤》《邵原文化城镇发展构想》,呼吁尽快回应民生关切,抢抓发展机遇,开启旅游新篇,造福家乡人民。

2002年11月,在邵原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邵州(邵原古称)文化教育研究会成立,杨教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仁不让出任会长,正式挑起抢救、整理邵原历史文化,助推邵原旅游发展的历史重任。

杨教授填过一首《一剪梅》的词,抒发了他“老黄忠出马”的初心、信心和决心:

吾翁要发少年狂。直上群峰,束带简装。北山寻梦有奇想。踏破铁鞋,又有何妨。

群贤会聚议事堂。邵州能人,各展攸长。众人拾柴火方旺。振兴故乡,并不微茫。

衣带渐宽终不悔

研究会不是空壳,是要研究的;会长不是空衔,是要挂帅的;会员不是空名,是要挑担的。没有工资,没有补助,时常还需垫资、倒贴。

杨教授唯家乡是念,殚精竭虑、率先垂范,翟明战、翟明东、翟钢炮、李菊月、杨天祥、孙志英等研究会同仁鼎力相助,华仁葵、高天星、金荣华、翟明国、杨槐、夏挽群等域外方家纷纷加持,一场为邵原旅游发展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文化扶贫”大戏拉开帷幕。

作为历史古镇、名镇,殷商时期侯国召(shao)方都邑,“豫晋锁钥、太行陉道、战略要冲”,邵原文化丰富而厚重,自然崇拜、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物古迹、革命遗址、风物民俗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矿是“富矿”,该如何深入开掘、系统整理、淬炼提纯、物尽其用?杨教授“十指弹琴”,与大家一起规划目标、分设课题、组织实施,一起实地踏勘、拾遗补缺、史海钩沉。邵原300余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都有他们跋涉的足迹;济源、郑州、北京等诸多城市,都有他们寻访的身影;《楚辞》《山海经》《淮南子》《风俗通》等古籍名篇,都有他们研读的标记。

既是指挥员、又是一线战斗员,既是先行倡导者、又是组织实践者,杨教授羸弱的身躯里,充盈着远鸟反哺的赤子深情,奔腾着只争朝夕的不竭动力。他怀揣“金刚钻”,敢揽“瓷器活”,专啃“硬骨头”,瞄准流传甚广且具有学术、文化、开发价值的邵原创世神话、特别是女娲神话,“叩石垦壤”、深挖细究、持续发力,一个振聋发聩的新论断渐渐浮出水面——“女娲创世神话源于邵原”:形似巨龟的鳌背山是传说中女娲“斩鳌足立四极”的原型物,小沟背银洞河里的“五色石”是女娲炼石补天的遗迹,娃娃崖是女娲抟泥造人的由来,黑龙潭是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的佐证……刀耕火种的先民们感悟于自然和谐,憧憬美好未来,以山川形貌为原型,开启创世神话之先河,口口相传,代代承袭。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身上所体现的博爱、担当、创新、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十余年间,杨教授老牛奋蹄、笔耕不缀,先后撰写了《邵原历史文化概述》《卜辞“召方”即邵原考》《盘古神话邵原揭秘》《女娲神话本事徵微》《女娲神话的历史认知》《试论女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等论文16篇,出版35万言的专论文集《娲乡情怀》,创办研究会会刊《邵州古今》,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济源邵原创世神话群》《古邵州中华创世文化原发地考》《解读邵原》《济西风云》,参与论证多项邵州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多次参加全国以及世界神话学高层论坛并主动发声、宣读论文、引经据典、“舌战群雄”。

2006年6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对邵原小沟背女娲神话原型物进行考察论证,一致认为“邵原地区的女娲神话传说,有惟妙惟肖的原型物、有年代久远的原地名、有口耳相传的原传说,这里就是女娲神话的原产地,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地方。”同年9月,邵原镇被国家民协命名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2007年2月,“邵原创世神话群”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邵原神话群”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喜讯接二连三,杨教授心潮澎湃,诗以记之:文化愚公岂易为,娲乡新授树丰碑。劳心带宽终有报,彰我邵州又起桅。

姹紫嫣红总是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产业富民,是杨教授及邵州研究会同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笃笃之行,他们的文化赋能、内涵牵引、智力支撑,唤醒了家乡人致富的梦想,点燃了家乡人创业的热情,邵原文旅事业由此破题开局、渐入佳境。

——超前规划设计。《邵原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邵原镇中华创世文化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娲皇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及核心节点详细规划》《邵原镇沿黄区域旅游总体规划》《黄楝树旅游服务基地详细规划》相继通过专家评审,为旅游中长期发展绘制了蓝图。

——强化项目建设。筹措、募集资金上千万元,相继修复、新建了女娲补天广场、娲皇始祖雕塑、创世神话苑、泰和钟楼、召方阁、三公祠(三公,指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子弟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邵州民俗馆、晋豫边革命纪念馆等一批重点工程。

——创新活动载体。连续举办中国女娲文化旅游节,打造民间祭祀、寻根问祖、神话演绎等拳头产品。利用原始森林天然氧吧、小沟背银河峡谷、神沟红叶、毛田窑洞等自然生态,举办登山节、红叶节、冰瀑节,向省内外推广最佳健康养生目的地。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开展“富硒邵州”农副产品展销会、史家腰苹果采摘节、唐山红薯节等活动,让特色各异的体验项目成为大众旅游新选择。

——擦亮文旅品牌。中华创世文化生态旅游区小沟背(银河峡)景区,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行列;娲皇谷旅游度假区顺利通过国家AAA级景区评审,荣膺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邵原镇获评河南省最具魅力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河南省特色旅游示范镇。花园、双房、东阳、黄楝树、小沟背等10余村,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生态村、文明村。

如今,古镇邵原文化发展有载体、旅游振兴有灵魂,朝阳产业风生水起、全域旅游风光无限。传统文化的DAN,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GDP,转化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顶梁柱、动力源、新引擎。

曾有一首民谣曰:“小沟背、活受罪,不推磨、就捣碓,没啥盖、盖簸箕,没啥枕、枕棒槌……有女不嫁小沟背。”现在的小沟背,靠生态旅游变身“香饽饽”,户户“农家乐”,人人“小老板”,家家“小卧车”,以至于“有女争嫁小沟背”。像小沟背一样,黄背角原始森林、杏树洼旅游度假区、神沟红叶观光走廊、大交陈谢大军渡河遗址等,都成了网红打卡地,周边群众吃旅游饭的越来越多了,腰包鼓起的越来越多了,欢歌笑脸的越来越多了。

时光荏苒。20年来,从《考察报告》的发动,到“女娲神话之乡”“邵原创世神话群”的折桂,从《山民在呼唤》到邵原整体脱贫走向小康……耳闻目睹家乡的变化,今年87岁高龄、已经卸任邵州文化教育研究会会长的杨择令教授,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人生之幸福,莫过于能用自己的学识,为国家、为故乡做一点事情。仅此,吾已足矣。”

乡人有诗《赞杨公》:“韶光秀木出林梢,学富五车桑梓骄。报国青春皆尽力,归乡耄耋竞折腰。旅游开发士志勇,文脉薪传将气豪。偏沾雨露君莫忘,杨公蹊径领风骚。”

郑大同仁也有诗《赠杨公》:“邵州地秀出今贤,文武集身誉杏坛。庠苑谆谆传文脉,武坛栩栩动江关。古稀不忘歌黄土,桑梓情深见心田。老骥奋蹄不歇步,复兴路上寿百年。”

(通讯员 李林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志坚)


上一条:继往开来 再续华章——文学院2022年度国家级社科研究项目立项喜讯及成果回顾
下一条: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郑大人•红色故事宣讲团廉政文化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