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遇春教授赴文学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19-10-09

2019年9月26日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遇春教授赴文学院讲学,主题为“复兴论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讲座由李勇教授主持,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河南省作协办公室主任姬盼、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陈宏伟出席,文学院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李遇春教授谈到中国学界长期以来习惯于从中西维度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如何受到外国文学(主要是西方文学)的影响而发生现代转型,相应地忽视了从古今维度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在这场百年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中所发生的潜在影响。事实上,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望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走过的历史道路,会发现除了“启蒙”和“革命”两种“五四”话语阐释体系之外,还存在着“复兴”这一话语阐释体系,而中国的文艺复兴话语体系却未得到足够的认同与发展。

李遇春教授进一步指明早在1933年,胡适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作系列专题讲座时,就以“中国的文艺复兴”为讲演主旨,至于建国后,“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学史的叙述方法,更是在当代文学七十年中频频显现。不论是毛泽东提倡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还是周扬明确提出“东方的文艺复兴”口号,都是试图将中外文学横向研究,转移到中国文学自身内部的古今演变研究上来所做的努力。至于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文学历程而言,也是一直走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点上,不断破除中西古今之间的艺术壁垒,不断促进新与旧、中与西、古与今之间的文学融合。像是莫言、贾平凹、陈忠实、韩少功、王安忆、阿来、铁凝、刘醒龙等等一大批作家,都在不同程度地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国文学进行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最后,李遇春教授也特别提到,就“东方(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问题而言,我们在认识到同一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同时代语境中、不同作家那里所具有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在对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这一话语阐释体系下,不同代际、不同身份的中国作家对传统创化的方式与方法是存在着不同与差异的。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对李遇春教授的讲座进行评点。她先是称赞李遇春教授在治学方面的严谨与踏实,之后从作家角度,阐释了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在她看来,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更像是“糟糕的夫妻关系”,两人“相爱相杀”,为了文学的进步与发展而共同努力。

本次讲座在李遇春教授与在场同学的热情讨论中圆满结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作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以更为积极的面貌,探索如何在文学领域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应该以更为坚定的奋斗意志,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条:我院张敏教授应邀参加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下一条:《光明日报》刊登我院司罗红教授文章:漫灌到滴灌,推普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