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学术社区» 正文

武汉大学涂险峰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人: 张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15

2020128日晚7时,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涂险峰教授受邀为郑州大学文学院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洞察存在的文学方式”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线上模式进行,由我院梅启波老师主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师生到场聆听。

涂险峰老师讲座第一部分从哲学、宗教等角度切入,提出了文学洞察存在的独特方式。文学书写现实,又洞察存在;文学是从细节洞察存在,这是哲学所不具备的。涂老师论及昆德拉的《笑忘书》等作品,认为文学从漫不经心的细节中也可以获得一种本质的直观。

讲座第二部分,涂老师对多部作品进行精彩细读,让听众更加明晰文学洞察存在的方式。涂老师以印度作家哈桑·曼陀的短篇小说《打开》为例,深刻阐释了这种“感同身受”在哲学层面上的含义。涂老师谈到,我们今天所说的创伤,其实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含义。我们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这是具有哲学基础的。人们对外物都是从自身出发进行观测,本身无法感受到外物的体验。因而人们表达自己的痛苦时,不仅仅是单纯的叙事,而是希望得到外物的反馈,所以创伤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表达。同时,涂老师呼吁从苦难与创伤中唤起人的情感,以及对他人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的人道主义。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都是打开存在的一种方式。之后,涂老师以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朽》当中“劳拉的墨镜”与《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中的“两滴眼泪”为例,向我们阐述了情感与信仰的“姿态性”问题。涂老师指出,这种姿态性出于一种本体论的证明,而并不需要一个特定的对象。以信仰来论证信仰,以姿态来强化姿态,人们常常陶醉在这种感觉之中,而这种感觉是可以互相唤起的。    

讲座第三部分,涂老师讨论了创伤叙事。通过对卡夫卡《在流放地》、昆德拉《笑忘书》与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等作品中的凝视与遗忘细节进行讲解,涂老师向同学们论证了创伤记忆的易断裂性与可传承性。涂老师指出,创伤记忆的断裂使得人类容易遗忘,遗忘与记忆是两面性的,遗忘是记忆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关键在于,我们要知道哪些是该记住的,哪些是需要遗忘的。最后涂老师再次强调了本次讲座的主题——洞察存在的文学方式,启发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从文学的细节中把握存在的真理,在生活中实践真理,保持不断追求的热情。

讲座结束后,文学院师生与涂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张旭阳同学提出了“加缪的《鼠疫》当中里厄医生面对鼠疫斗争的态度该如何解读”的问题。涂老师沿着讲座的思路指出,里厄医生这种形而上的诚实,更深层次的是对荒诞存在的承认与反抗。涂老师认为,反抗荒诞的前提是要承认荒诞,要求人们面对荒诞的世界而不自欺,人只有实事求是,才会有存在意义。涂老师的细致讲解让会议中以及讲座现场的同学们都收获良多,同时同学们也都感受到了涂老师的真挚期盼。此次讲座虽在岁末,但涂老师渊博的学识、缜密而思辨的讲述,让我们不仅通过文学洞悉存在,更感受到文学的温度。

苏昱冰供稿


上一条:河南大学文学院武新军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徐恒振为文学院学子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