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学术社区» 正文

石河子大学李赋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人: 张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2-23

2020年12月21日下午,教育部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李赋老师受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新边塞诗的三个维度”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二月河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勇教授主持,郑州大学文学院樊洛平教授担任评议人,近百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李赋教授从总体上介绍了“新边塞诗”在20世纪80年代初登上文坛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语境,并针对当下学界相关研究的现状,强调了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深入发掘新边塞诗的必要性。随后,他从“时间/历史”“空间/地域”“审美”三个维度具体而深入地论述了新边塞诗的价值意义。

李老师首先从“时间/历史”的维度出发,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在纵向比较中阐述了新边塞诗的定位、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他指出,与古代边塞诗相比,新边塞诗走出了万里征战的历史,增加了开边拓土、拓边戍边和征服大自然的主题内容,呈现出一种豪迈、激昂、高亢的调子,充溢着力的美;而与20世纪50、60年代以郭小川、贺敬之等为代表的当代边塞诗创作相比,新边塞诗作者如杨牧、周涛、章德益等更强调对西部生活的内化体验,更执着于一种由西部精神所孕育的在地书写。在此基础上,李老师阐明了新边塞诗的命名和边界问题,肯定了新边塞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当代诗歌的影响。

接着,李老师又从“空间/地域”的维度,结合新疆所特有的辽阔、恢宏的自然景观以及多民族融合的人文景观,论述了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对新边塞诗创作的深刻影响。同时,李老师还通过解析周涛、杨牧等人的代表诗作,强调诗人只有把个人独特的精神品质融汇到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才能使作品获得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最后,李老师强调了“审美维度”在新边塞诗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审美判断力在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只有深入到文本世界中细读作品,才能发掘诗作的价值意义,才能辨析诗人在进行同类题材创作时的异同。李老师以新边塞诗的“三驾马车”——杨牧、周涛、章德益为例,通过分析他们的诗歌创作和自我生活经验、生命体验的勾连,论述了这三位诗人不同的创作取向及其形成原因,并对他们各自的创作优长和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李赋教授学养深厚、风趣幽默,他的宏阔视野、独特视角和精彩论述给在场师生带来了深刻的启发,现场反应极为热烈。讲座最后,樊洛平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深入点评,对学术报告内容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并深情朗诵杨牧的代表作《我是青年》,将讲座推向了新的高潮;李勇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讲座的感受,并代表文学院全体师生向李赋教授致谢。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江磊  康香莹

上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梁展教授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下一条: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鸿声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