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4-06-07
5月2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新民,应邀在郑州大学二月河文学艺术研究中心开展了题为“长篇小说文体跨界与融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河南文艺评论基地(郑州大学)与郑州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
周新民介绍中西文化对小说的不同理解,他说,西方小说侧重展现人在历史中的成长历程,而中国古代小说则更多地以故事情节为骨架。改革开放后,受西方小说理论的影响,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开始发生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中国作家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结构,尝试新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手法,创作了一批符合西方小说理论观念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作家对西方小说理论的吸收和融合,也体现了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我更新。
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笔记小说取消了西方小说理论中的有机结构,开始实现与其他文体的跨界,这是对中国小说传统结构的一种复归。多种文体的跨界融合一直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鲜明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长篇小说中,这一传统得到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周新民阐述当代长篇小说与通俗小说的融合,他说,《回响》《听漏》《千里江山图》等作品中的悬疑、侦探、阴谋、爱情等文学元素大都源自中国古典通俗小说传统,将这些元素融入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趣味性,而且使其更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周新民总结,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之所以要跨越西方理论的规范,其目的在于重新融合中国古典小说的元素和要素。这种尝试不仅是为了承袭和创化中国自身的文学传统,更是为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展现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通过文体的跨界和通俗文学元素的融入,中国当代小说既保持了深度,又增添了趣味性与民族性,为读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自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已经开始逐步向通俗化方向“转轨”,而中国文学则始终坚守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依然承载着一定的教化功能,传递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并推动国家认同,这是基于不同民族文化所产生的鲜明特色。他认为,未来的中国文学可能会逐渐从关注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向表现更为广阔的整体人类意识转变,这一趋势值得深入思考和密切关注。(文:李林晓、杨贺雯 图:刘美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