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团学活动» 正文

文学院举办2019-2020年第五期学术交流会

发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1-08

11月6日晚七点,文学院2019级研究生第五期学术交流会在文学院二楼报告厅正式开始。来自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王楠与来自古代文学的高贺分别就《“得”字语法化》《论王思任游记的谐谑艺术》进行了学术分享。

王楠主要分析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和“现代”这几个时期“得”字的词义演变和这一演变对“得”字结构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先秦时期,“得”在句法结构中主要充当“核心动词”“次要动词”“助动词”这三个角色;到两汉时期,由于“得”经常出现在“取义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实现或结果,意义已经虚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得”相比于两汉时期词汇意义已经大大减少, 表示语法意义的情况则越来越多;唐以后,有些动词经常与“得”一起连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语言习惯。通过对历史的溯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现代汉语中的“得”字的使用。

高贺从“谐谑性地写景”“谐谑性地叙事”“游记谐谑化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王思任游记的谐谑艺术。首先是通过对王思任在游记作品中的比拟和想象的写作手法的讲述,来分析其“谐谑性地写景”的写作特点;其次,王思任“谐谑性地叙事”主要体现在“写景外穿插世俗人事”和“俚俗话的语言”这两点;最后又分析了王思任游记“谐谑化”的影响,他提出的“欢喜一途”这一文学主张,对张岱及一些现代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其学术宣讲,使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学识。

两位同学为本次学术交流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宣讲,其论文不仅分析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和使用但并不留心思考的一类语言现象,而且还对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的互动答疑环节认真回答了大家的提问,使得学术交流气氛更加热烈和浓厚。本次学术交流也启发同学们多思考,勤研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术问题!

                                                                                                                                  (供稿:范锦熙;摄影:宋莉娟)

 

上一条:我院辅导员参加唐海波教授案例督导交流会
下一条:文学院举办2019-2020年第四期学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