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童明教授系列讲座纪要(第二期)

作者: 时间:2022-04-01 点击数:

2022年3月28日,应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邀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童明教授作了题为“文学思辨和文学研究:西方文论的视野(下篇)”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高晓玲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我院师生以线上会议方式聆听了讲座。

童明教授首先从美学的概念谈起,指出美学包括感知与判断两方面的内容,以感知为基础,是从感知到判断的过程。美学判断和伦理判断的区别在于美学判断在本质上是对善的感知,它不含功利心,本身即包含道德的自觉。西班牙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1863-1952 )借用希腊词汇Kalokagathia来表明美善一体的概念;而伦理判断是对恶的一种感知,是从社会形成的惯例和条例出发的判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美学判断是一种更复杂的判断,它把我们现有的判断搁置起来或者使我们现有的判断力复杂起来,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约翰·济慈(John Keats)所言的“负面能力”(negative capacity)即体现出文学的反习惯特质。

接着,童明教授论及美学判断的方式问题,展开了对文学的虚构、形式和修辞问题的讨论。文学不仅是对世界的观察和体悟,更是可以在虚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可能。童明教授对虚构(fiction)一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虚构就是“something (a text) which is imaginatively constructed, figuratively expressed, and poetically formalized”。虚构、修辞和形式是一体的:虚构离不开形式,形式将整体结构中相互关联的各要素整合在一起;美学重视形式,形式营造直观效果,进而形成更复杂的判断;虚构也离不开修辞,修辞格的使用表明故事的虚构性。童明教授以兰德尔·贾雷尔(Randall Jarrell1914-1965)的诗为例,说明文学虚构形式可以产生怎样的强烈感染力。

其后,童明教授论述了文学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文学必然包含历史和文化的维度。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海登·怀特(Hayden White1928—2018)从美学角度谈历史叙述,认为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密不可分。历史叙述会运用文学虚构的方法和视角讲述历史,而文学虽然是虚构的,以美学判断为基础的,但它并不脱离文化和历史。童明教授以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分析了小说中美学判断与文化和历史语境的关联。

最后,童明教授对研究生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要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constellation of knowledge),具备思辨能力,并根据自身的思辨规律进行学习和探索;其二,文学研究有一种“内力”,要认识到文学研究的现实价值,才能把书读活、读好。读书是为了一种快乐的创新和自主成熟的思辨,正如木心所言 “知识如果是愁苦,知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

主持人高晓玲教授对本次讲座做出高度评价,认为此次讲座内容围绕美学判断,澄清了美学判断和伦理判断的区别。童明教授对虚构的定义更是一种创新,一种诗性的架构。他最后对研究生的建议也贴合同学们的切实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童明教授又就美与善、道德与伦理、历史小说与纪实性历史叙述等问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575D9

温馨提示:
因讲座一、二为上下篇,经与主讲老师反复沟通后获得授权,现提供系列讲座第二期的讲座回放,具体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郑大英美文学研究”查看相关推送获取。



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