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郑大邮箱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
郑州大学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学院概况>>正文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由原郑州大学材料系、建筑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原郑州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数理力学系(部分专业)合并组建,20241月与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郑州大学)合署运行。现有3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材料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班,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展材料类卓越工程师2.0人才培养;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硕)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并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党建引领。学院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大党建”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探索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12345”党建工作体系。学院两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高分子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绿色选冶与加工党支部获评“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关键金属与先进靶材料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何季麟院士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人才培养。现有在读本科生1150人,硕博士生1400余人,本科生深造率连续多年保持在65%以上,2024年达到71%。依托学科优势,先后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30余家单位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和实践创新基地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等10余所国际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每年有10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访学交流。“材料+”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知识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奖项120余项。其中,李剑团队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实现河南省在该项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乔石团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特等奖。

学科建设。201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学科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世界前0.266‰,全球排名第37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17位、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前12%。先后获批“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原关键金属河南省实验室”;参建“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与苏州国家实验室签订共建合作协议,积极融入国家核心战略科技力量。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46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有正高级职称教师89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11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83人,占教师队伍总人数82%

科学研究。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9项,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2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6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推动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经费2亿元。 2021年全院科研经费到账进入“亿元俱乐部”,并逐年稳步增长。申长雨院士团队实现国家战略用航天面窗、作战头盔光电护目镜等制品自主可控制造。何季麟院士团队推进平板显示用关键基材的国产化进程,主持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河南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塑料研究团队研发的尼龙1212为世界首个工业化生产的长碳链双号码尼龙品种,实现高性能尼龙的国产化替代。20201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到郑州大学调研时,对这些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全院师生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求是担当使命,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团结奋斗!

(以上数据截止20245月)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郑州大学)现任领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