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布人: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7.01 阅读次数:

6月28日,全省科技大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根本支撑,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河南力量。省委书记楼阳生讲话,省长王凯主持,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校长李蓬院士、在校院士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代表受邀参加本次大会。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楼阳生指出,近年来,我们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持续加强前瞻谋划、系统谋篇、战略谋势,推动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河南发展实现了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也带来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之变、视野格局之变、能力作风之变,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最鲜明标识。要站位大局,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保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清醒,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楼阳生强调,要聚焦重点关键,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昂扬斗志和拼搏精神,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一要在完善提升“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集聚优势资源、集合各方力量、集中精力推进,着力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环省医学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生态圈,建设全省科技创新的最强策源地、战略科技力量的集中承载地、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示范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强大竞争力的创新高峰。二要在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提质打造郑大河大“双航母”,加快培育“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着力填补“空白点”,做强做优理工科,全面提升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三要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体系,优存量、扩增量、增优势、强能力,加快构建“核心+基地+网络”的实验室建设格局。四要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四个面向”,下好基础研究先手棋,增强应用研究实效性,提高科技攻关组织力,凝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原创性、迭代性、颠覆性的重大成果。五要在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持续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和质效,做强产业研究院,做优中试基地,做大技术交易市场,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的产业创新全链条。六要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健全梯次培育机制,完善智慧岛体系,构建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衔接的融通创新格局。七要在创优人才发展大环境和用人单位“小气候”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迭代升级“1+20”人才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十大工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引育并举、用服结合,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八要在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九要在推动科技开放合作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创新网络,大力吸引知名企业在豫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加强与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支撑高水平创新。

楼阳生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党委科技委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完善投入机制,弘扬创新文化,推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楼阳生说,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科技战线是主力军、顶梁柱。希望在豫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始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始终立德为先、立学为本,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实践,在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李蓬以《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快“双一流”建设》为主题作典型发言。她表示,郑州大学坚持“顶天立地”,以基础研究为源头,以高端平台为支撑,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成果转化为落点,构建与一流大学相契合的科研创新体系,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一是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和重大成果培育专项,加大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构建以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相结合的基础研究培育体系,建立项目、人才、团队、成果全方位孵化机制。二是强化平台建设,提升要素集成能力。融入国家、省实验室体系,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凝练高水准项目,汇聚高层次人才,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团队联合攻关机制,形成国家创新高地建设重要支撑。三是强化协同创新,提升驱动发展能力。坚持一体推进产学研用,通过与郑州市“中心城市·一流大学”共建等方式,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教授团队助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等专项,深化校企协同;畅通科研团队进驻军工企业机制,深化军民融合。四是强化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前沿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链条;完善科研经费、项目平台、成果转化等管理办法,优化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