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文学国关组第十六期分论坛活动纪要

2022年11月22日下午,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第六期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院青年博士论坛系列活动在线上会议室举行。本期主讲人为袁杰博士,讲座题目为“‘作为精灵的基因组’?——论鲍尔斯《快乐基因》中的超人类主体”。论坛由我院宋根成副教授主持,高晓玲教授、时晓博士、靳冠辉博士、卢俊伟博士和余芳博士参与会谈,校内外青年博士教师和博士生近百余人与会倾听。

袁杰博士的讲座围绕美国当代作家鲍尔斯的小说《快乐基因》展开,他从超人类的概念、超人类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科技与人文的耦合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小说文本,挖掘作家对当下备受关切的科技人文话题的思考,并结合思想史上的主体概念,阐释了鲍尔斯《快乐基因》中体现的科技观及其当代意义。首先,袁杰博士引用德日进、赫胥黎、博斯特罗姆等学者的观点,阐释了“超人类”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后人类”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鲍尔斯小说的故事情节说明“快乐基因”属于超人类主义的一种欲望。接着他又以“超人类的资本主义困境”为切入点,聚焦小说主人公科顿在生物遗传学方面的成功和在市场资本化方面的失败,结合福山、齐泽克、布拉伊多蒂等学者的观点,提出如何走出资本主义困境这一问题。随后,袁杰博士以反思人文主义的主体这一视角,探讨了主体形构以及解决困境的可能性。他引入作家科顿的超人类观点,即两种文化(科技与人文)的耦合性,又结合笛卡尔、海德格尔、福柯等思想家的“主体”概念,指出在鲍尔斯笔下,后人类属于新的主体形式,科技与人类可以相互构成,两种文化也可以相互融合。最后,袁杰博士还提到了《庄子》天地篇中有关技术与人文方面的冲突问题,对后人类的议题进行展望。

宋根成副教授对袁杰博士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袁杰博士的讲座既生动又深刻,不仅文本选取得当,选题贴合时代困境,还思路设计清晰,对于我们思考全球性冲突、能源危机、战争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高晓玲教授、时晓博士、靳冠辉博士、卢俊伟博士和余芳博士也都从不同角度对袁杰博士的这一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在线师生也参与了热烈的讨论。

撰稿人:张玉伟

审稿人:张 雯



上一条:我院青年博士论坛第三十二期活动圆满举行

下一条:《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赏析》讲座纪要

关闭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郑州大学山东大学  |  浙江大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