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姓名:苗同臣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南乐    
职称:教授        
 
2、教育背景    
 
1979年9月——1983年7月 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基础部力学师资班(本科);    
1987年9月——1989年12月 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数理力学系实验力学专业(硕士)。    
 
3、研究领域    
 
结构振动与稳定性,结构疲劳与断裂  
 
4、社会兼职    
 
河南省力学学会理事,国标委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编委。    
 
5、荣誉奖励    
 
(1)2000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    
(2)2003年第七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3)2003年郑州市优秀教师;      
 
6、学术成果    
 
主持或参与国家基金、河南省基金(攻关)、横向课题十余项;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四部;主持起草国家标准四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四项。    
 
出版学术著作:    
 
(1)《结构振动理 论及其 应用》,2005年5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    
(2)《振动力 学与 工程应用》2008年8月,郑州大学出版社,主编    
(3)《理论力学解题分析与指导》2012年3月,郑州大学出版社,主编
(4) 《振动力学》,2017年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
(5) 《振动力学习题精解与MATLAB应用》,2 018年待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

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有:
    
(1)《机械振动与冲击 固定结构的振动在测量和评价方面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GB/T 19875-2005)》,2005年8月出版,2006年4月实施;    
(2)《机械振动与冲击  振动数据采集的参数规定》(GB/T32335-2015),2016年2月出版实施;    
(3) 《机器状态检测与诊断 数据判读与诊断技术 第1部分 总则》(GB/T22394.1-2015),2016年2月出版实施;
(4)《机械振动与冲击 信号分析第2部分:用于傅立叶分析的时域窗》,(GB/T29716.2-201X),2016年10月审查通过、待出版实施    
 
主要的科研奖励有    
 
(1)“结构动力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2)“结构动力灵敏度分析及动力响应研究”,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    
(3)“石油钻井井架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及可靠性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 (4)“石油钻井井架力学行为分析及安全评估准则”,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    


中国力学学会 | 中国高校力学课程网 | 《工程力学》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