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玲,后勤集团动力公司东校区维修班班长,1991年到后勤集团工作,30年来,他以校为家,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为东校区师生以及家属的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用心做好用电保障
许新玲主要负责运维东校区公共区域、学生宿舍、家属院的电路,为保障师生的用电需求和用电安全,只要任何一处电路出现故障,不论严寒酷暑,他总是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排除故障,恢复用电。在校园里,总能看到许新玲忙碌的身影,由于长年的登高检修作业,腿上已出现静脉曲张,腰肌劳损和腱鞘炎也伴随他多年。
每天晚上离开学校,许新玲总是会抬头望向两边的路灯,观察是否存在故障不亮的路灯,这也早成为他工作多年的身体记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处工作细节都已经深深刻在他的心里,每一处电路线的分布他都了熟于心,总能准确说出其所在位置。许新玲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创新,校园两旁的路灯都是用光源控制的,以前只有白天能够修路灯,都是他攀高梯拿着黑色胶带遮挡光控器才能有电,这就导致检修电路极其不方便,然而经过许新玲几天的技术改进,通过加装遥控器可实现检修人员在30米以内都可以开启路灯,不用再爬着高梯人工盖住光控器,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保障人员安全。
不畏艰险坚守一线
今年的7月20日是一个让人记忆犹深的日子,一场无情的洪灾侵袭了郑州,许新玲始终坚守在维修抢险的第一线。在最初雨势不大时,他和同事们就积极巡视配电设备和排水管网,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以防出现漏电等安全事故。随着水势不断增强,许新玲急忙组织人员抓紧时间关闭配电设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触电伤亡和经济损失。家属院23号楼地下室水深已达5米左右,热交换站水深也达到了3米多,两处配电设备全部被淹。21日,许新玲带领班组人员组织抢险,紧急调配数台发电机,不分昼夜,花费3天时间,终于将积水抽完。随后许新玲不顾没过脚踝的水,第一时间带领维修人员将供电设备组件全部拆除,清理上面的淤泥、吹干,并对线路进行检查。随着增援发电设备的陆续到来,许新玲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休息时间,又带领大家一刻不停地搭接供电设备,终于也保障了重点实验室的供电,不辜负师生们的研究成果。由于长时间的奔波,许新玲未能及时处理脚上的伤口,加上洪水的浸泡,脚被泡发炎了,但他顾不上那么多,一瘸一拐地和同事们又来到受灾的家属区,协调供电搭接,尽快地保障每家每户都能用上电。
经过动力公司东校区全体后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抢修,东校区在7月30日全部恢复了供电。在恢复供电的一瞬间,许新玲整个心放了下来,同时身体的疲惫感和疼痛感也向他涌来,但当目睹着一间间宿舍那明亮的灯光,他欣慰地笑了,觉得这10多天夜以继日的辛劳付出都是值得的。
迎难而上彰显后勤担当
2020年,许新玲负责为学院安装空调线路的任务,考虑到学生对空调使用的需求,并且涉及到3栋楼的电路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从现场勘察、线路设计到实地施工,他每一项任务都以身作则冲在最前方,心里想的都是尽快让学生们用上空调,在规定的半个月时间内,他不辞辛苦,仅花费10天时间超前完成任务。在为高处配线柜主线挂锡时,许新玲爬上梯子,举着设备,对一根一根的电线进行挂锡作业,事无巨细,秉持着细心高效的工作态度,原本需要一周的工作量,在3天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30年来,许新玲始终坚守着岗位,向老师傅学习他们的工作技巧与方法,结合实际,不断提升自己;同时对新来的同事传、帮、带,让他们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细心帮助他们。30年来,许新玲不停地鞭策自己,从未满足于现状,一直努力学习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在工作之余仍不忘继续学习,翻阅专业书籍,用知识充实自己,在遇到专业技能方面的难题时,他也从未气馁,而是在书海里徜徉,不断改进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许新玲始终坚持服务本色,秉持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力把“以师生为中心”的宗旨体现在每一处工作细节中,严格要求自己,保障着东校区师生的用电需求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