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风采
活动掠影 秦志远:使命在心... 吴文胜:深耕校园...
王广明:一枝一叶总关情

王广明,师生生活服务公司南校区绿化班班长。今年是王广明在郑州大学后勤集团工作的第36个年头,2015年,王广明从宿舍管理员的岗位来到师生生活服务公司南校区绿化班,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与不断学习,他从一个绿化工作“门外汉”逐渐成长为南校区校园环境的“美容师”。

打铁先硬自身,实现从跟跑者向领跑者的飞跃

南校区位于郑州这座“绿城”中央,金水河畔,历史悠久,也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家单位”之一。林荫路里,静美树下,流年绰绰,光影婆娑,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见证了莘莘学子的青春风采,也承载着王广明为绿化工作的点滴付出。

南校区绿化面积达103590平方米,拥有法桐、杨树、女贞、雪松、柳树、棕榈树、枇杷、桂花等3450棵各类乔木,草坪近11000平方米。王广明作为绿化班班长,主要负责园区内草坪、乔木、灌木、绿篱、花卉等的浇水、施肥、修剪、除草、防治病虫害、巡查等日常工作。

绿化班班组有职工11名,王广明集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双重角色于一身,他通过精准制定绿化养护工作计划、周密部署绿化巡查,充分发挥员工各自特长,量才为用,推动绿化景观效果和管理质量双提升。为了提高整个班组业务能力,练就过硬本领,王广明经常主动向专业人士请教,还邀请园林专家对园区内的日常养护给与专业指导,不断增加绿化养护知识、提高绿化养护技能。王广明更是利用周末走访各个花卉市场,通过书本、微信公众号、专家讲座、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学习绿化养护知识,并将自己吸收到的专业知识向班组成员讲授,应用到校园绿化美化实践中,使绿化班能力在实践中日渐精进,推动整个队伍的综合水平迈上新台阶。

精细打磨提前预判,冲锋在前勇于担当

绿化班的日常工作普通却繁琐。一位绿化班的师傅说:“没到上班时间,办公楼前草坪里的喷灌怎么就已经打开了?”原来,每天清晨六点多,王广明就提前来到工作岗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开喷灌机后,王广明就开始巡查,每到一处他都细致查看,树木是否长有病虫、有没有树枝需要修剪、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挖坑破坏等情况。

校园里的雪松、柳树等树木容易生病虫害,每年2、3月份,王广明就带领队伍开始对这些树木进行重点防治。到了4、5月份,清理校园里大量的柳絮、防止火灾成了他的重点工作。盛夏时节,王广明带领大家加班加点剪草,在烈日炎炎下推着笨重的割草机作业,一天下来常常是汗流浃背,精疲力尽。每年冬天清理积雪,王广明总是用心掌握力度,以免伤害植被。下雨天,王广明身先士卒,带领职工撒化肥,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天。绿化班的赵师傅说:“我来自农村,王班长比我们村里的干部还要能干、吃苦耐劳。”四季晴雨,王广明的身影总是校园绿化林里最美的一道风景。

南校区法桐木居多,树龄较长,枝叶繁茂,但在干燥季节和大风雨雪恶劣天气环境下极易出现树干、树枝坠落等安全隐患。为了尽量避免砸到过往行人和车辆,王广明每到雨雪天气就会增加巡检频次,及时清理枯枝。作为郑州市“市树”,南校区种植的法桐与老城区的法桐种植时间相近,树龄有半个世纪之久,高大粗壮,清理起来格外困难,有时还需要登高吊车的长时间作业。王广明始终把保障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多年实践钻研出了一套简易实用的办法:用麻绳系上一定重量的瓶子扔向树的高处,再牵住另外一根绳子利用手腕的力量控制方向,把枯枝拉下来。使用他的这一方法,南校区绿化班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还为学校节约了一大笔经费。

今年的7·20特大暴雨造成了南校区8棵杨树、5棵松树,共13棵大型树木歪倒。王广明在如注的暴雨中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巡视校园受灾情况,迅速制订应急处置方案,雨停后立即带领全体绿化班人员疏导过往师生、对阻碍道路的树木进行砍伐拆解。砍伐树木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人员受伤,王广明寸步不离现场,有条不紊指挥人员作业,经过三天的辛苦努力,终于将树木清理完毕,快速恢复了道路通行。

积极践行三育人职责,勇敢担当服务奉献使命

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是后勤集团践行“三育人”的重要途径与举措。王广明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重践行育人理念,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推进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王广明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在南校区引进了一批美人梅和海棠,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于无声处将育人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不仅增加了校园花卉品种,还丰富了校园绿化色彩层次,有着60多年校龄的南校区校园再次焕发出盎然生机。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浇花、铲草,王广明为花草创造舒适的环境;修剪、施肥,他用汗水浇灌花草的家园。不辞劳苦,弯下的是他的腰背;姹紫嫣红,秀美的是郑大的环境。他用一颗后勤人的初心呵护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夏天头顶烈日,脚踏黄土,挥汗如雨;冬天阴雨绵绵,寒风刺骨,满手伤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校园的每寸绿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王广明用他勤劳的双手,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增添了舒适和愉悦,在平凡的工作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起令人尊重的奉献使命。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班长,王广明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高大树木带头爬,绿植大缸自己抬,脏活累活往前冲。他常说,“我们是一个班组,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能多干点就多干点”。王广明在工作中话不算多,很少批评或表扬哪个职工,但绿化班却是出勤率最高,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团队,正是他凭着春风化雨的实际行动温暖、影响着大家。王广明平日很关心爱护职工,夏天割草干活,他会煮好一大锅绿豆汤供工人们解暑;冬日里补植草坪,他不忘给大家及时发放手套等劳保用品。赵师傅说:“下大雪那年,我没有雨鞋,为了铲雪方便,王班长把他的雨鞋给了我。我当时心里很感动,直到今日想起来还暖暖的。”

王广明常说:“我的父辈就在这里工作,郑大后勤就是我的家,我对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厚的感情。”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待工作兢兢业业,遇到急难险重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就是这样一名看似平凡的后勤人,36年如一日,没有怨言,只有辛勤的劳动;没有索取,只有默默的贡献。王广明把自己的大爱奉献给了校园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守,展示着敬业、勤业、乐业的后勤本色,真正践行了甘于奉献的后勤精神。



上一条:王力强:守护食堂运转的幕后英雄

下一条:许新玲:争做维修电路的一颗“螺丝钉”

关闭

地址:郑州大学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