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师德师风>>正文

育人培才担使命 中原大地起高峰

2023/07/20 发布人:赵笑统 浏览次数:

育人培才担使命中原大地起高峰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周震团队的成长史

邵功磊,窦雅颖,潘科成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联系电话:18890043710

为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同时促进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在2025年显著前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在中原大地起高峰,成为国家创新高地的支撑与重要支点的目标,郑州大学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特于2021年以特聘教授的身份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周震教授。引入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发展战略将有力提高郑州大学一流高校和学科的建设,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突显成效。

周震教授

周震教授原为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入选了教育部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党建和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方面经验丰富。于2021年加入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并于2022年初担任郑州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来郑州大学工作后,他将上述先进经验用于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周震教授主持(含已结题)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通过高通量计算、实验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揭示二维材料储能特性,构筑了兼顾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水系超级电容器和锂/钠离子电容器,指导设计了系列钠/钾/镁离子电池新材料;首次提出了基于CO2电催化转化的储锂新机制,据此设计多种储锂新材料,并构筑了可充电Li-CO2电池储能新体系;设计了多种空气电极催化剂,发展金属锂负极保护的新策略,优化了锂空气电池综合性能。在Chem. Soc. Rev.、Prog. Mater. Sci.、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和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用30000余次,h-index高达101。2014-2021年连续八年入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2018-2021年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9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020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现为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Materials Advances和Green Energy and Environment副主编、Batteries & Supercaps、JPCA/B/C、《过程工程学报》、《电化学》和《电源技术》编委以及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扎实的工作经历和丰硕的佳绩铸就了周震教授高瞻远瞩的能力和开阔的全新视野。

锚定目标,前瞻谋划。周震教授入职以后,依托于郑州大学雄厚的综合实力,以及化工学院强大的科研平台,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总目标,落实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争推动形成高水平研究型学科平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攥紧拳头、奋勇争先。在学校和学院的关怀下,组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研究中心,精准布局学院学科发展和团队研究方向。作为团队带头人,周震教授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出实际贡献为初心。坚持瞄准和洞悉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以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为目标,积极开展新型智慧能源关键材料与体系的设计与技术研发。研究领域涵盖清洁能源电催化与电合成、固态电解质与全固态电池、下一代二次电池实用化和能源过程计算模拟与机器学习等。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得益于郑州大学科学的人才引进政策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心通过校内外整合和引进已形成由15名固定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其中直聘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4名、副教授3人。通过前期筹备与积极建设,中心软硬件资源充足,初步具备了对准世界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实力。

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以建成资源与人才汇聚高地为目标,引领河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燃料电池与清洁能源生产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功能催化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在能源、环境、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具体如下:(1)光、电高效催化产氢材料及其工作机制;(2)绿色电化学制氢、电催化还原CO2和N2和气体扩散电极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制备;(3)N2吸附和转化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评价与应用;(4)新兴污染物环境健康与控制技术。

2.固态电解质与全固态电池:主要开展高比能固态锂/钠电池、固态电解质的开发与应用相关工作,包括(1)基于机器主动学习的固态电解质及其界面设计方法;(2)高性能固态电解质及其界面精准构筑;(3)高比能长寿命固态电池的设计与集成技术;(4)多尺度固态电池成像技术。

3.下一代二次电池实用化:主要专注于不同空气电池体系(锂-氧气电池,锂-二氧化碳电池,锂-氮气电池)的性能改善与机理揭示,包括:(1)高效正极催化剂的功能化设计与制备;(2)界面优化提高锂负极实用性;(3)组分调控改善电解液稳定性。

4.能源过程仿真模拟与机器学习:主要利用多尺度模拟高通量计算结合机器学习开展能源转化与储存相关材料的筛选与理性设计,包括(1)高效电催化剂的筛选;(2)电催化界面及电催化机理研究;(3)固态电池体系高效固态电解质的筛选及界面传输机制研究。

中心布局的研究方向

对标一流,创建高地。经过一年的筹建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人才引进方面已经初显成效,分别从海内外知名高校引进十余位优秀青年人才,如从美国北卡罗纳大学引进青年教师刘一漾,从南开大学招入拥有7篇“高被引”论文的青年博士后张旭研究员,从信阳师范学院调入青年人才张彰、以及吸引本院优秀青年教师马炜、张利利和博士后田芸加盟。尽管中心前期建设条件艰苦,叠加新冠疫情,面临诸多困难,但中心科研人员依然统筹当前稳定和长远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科研成效,坚持目标为王,坚持攥紧拳头,坚守岗位,不等不靠,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以用工作实绩检验发展成效。

立足当前,布局未来。周震教授带领第一批加盟的青年教师,狠抓项目申请,精心谋划,悉心准备,变不可能为可能,先后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已到账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同时,周震教授作为一位资深的国家基金获得者和评审专家,发挥党员的不吝赐教优秀传统,不仅悉心指导中心青年教师进行基金的撰写和申请,而且在学院组织基金申请分享会,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历程分享于学院青年老师,并热情和全面解答各位基金申请者的疑问和困惑。同时,也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当前和未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申请,争取中心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上再创佳绩。

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是中心的使命与担当。中心在成立之初,周震教授就带领青年博士赴河南及周边省份企业洽谈合作,已与湖北广水嘉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申报河南省重点研发项目;与鸿之威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正与全球排名前茅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比克电池公司锂电池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合力攻克下一代电池关键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为区域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团队力量。

中心2021年新立项的科研项目

落实落效,笃行可至。一年来研究中心在草创期,激流勇进,充分调动内外积极性和研究资源,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先后在Nat. Commun.、Adv. Mater.、Adv. Funct. Mater.、Natl. Sci. Rev.、J. Mater. Chem. A和Sci. China Mater.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学院、学校以及社会广泛报道,在学术圈显示出相当影响力。同时,夯实基础、扩大成果,中心多次主办了线上学术会议,逐渐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并扩大了国内外学术影响。

中心青年教师的最新学术成果

因材施教、培育人才。周震教授在南开大学工作时就非常重视本科生教学,在研究型和双语课程建设方面成效突出,课堂融入思政元素,入选南开大学校级“课程思政”优秀典型。对研究生培养倾注心血,因材施教,培养出多名德才兼备的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得校级教学名师奖。在郑州大学工作后继续关心教学,尤其是拔尖学生培养。他牵头申报并建设通识类课程《科研零起步》,为研究生开设《科研创新与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在针对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初具成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获批立项3项重点项目和2项一般项目。其中,获批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时,中心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10余人,并申请发明专利1项。研究生科研水平提升显著。已有研究生先后申请了3件中国发明专利,在Adv. Funct. Mater.、J. Mater. Chem. A、Green. Energy Environ.和J. Energy Chem.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2019级硕士研究生王丽明在张利利、马炜和周震等教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题为“In Situ Anchoring Massive Isolated Pt Atoms at Cationic Vacancies ofα-NixFe1-x(OH)2to Regulat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fo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Adv. Funct. Mater. 2022, DOI: 10.1002/adfm.202203342, IF = 18.808)的研究论文,郑州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该同学在读期间致力于电解水的研究工作,通过前期积极阅读专业文献,夯实了理论基础,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迄今为止,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件、发表Adv. Funct. Mater.论文1篇,两次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学业奖学金。中心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完善核心价值培育、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机制,逐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心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的最新成果

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也凝聚着周震教授的辛勤付出。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中心必将在河南的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长于郑大、服务于河南、奉献于国家。相信在周震院长的带领下,化工学院必将牛耕沃野,创一流;郑大虎啸群山,起高峰。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中心必将立足于国家发展的需求,布局未来的发展方向。牢牢把握教育这个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下一条:教书育人守初心 秉信行远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