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富、黄锡全教授参加第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

发布人:牛振 时间:2022-08-16 点击数:

2022年8月4日,第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在京举办,60余位国内顶级专家围绕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与秦汉简帛、古文字与人工智能等多个专题进行深入研讨。论坛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支持协办。中心李运富、黄锡全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源:“中国文字博物馆”官网

黄锡全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士”字探源》的报告。黄教授在报告中提出,目前“士”字的来源说法不一,主要有“士、王同源”与“士、圭同源”二说,学术界意见不一。因此,探讨“士”字的来源,对于了解及研究有关问题很有意义。黄教授认为“士”当为“吉(”字所从之“士”演变,本为笄首 形(代表笄)。士、吉、笄音近。“士”与“吉”字所从的“(笄首)”同源,与“圭”字作“土”形近字别,即来源不同。男子称“士”当源于男性成人“冠笄”。

 

李运富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从〈说文解字〉看古黄河生态》的报告。李教授在报告中认为文字学家许慎所处的东汉正是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说文解字》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同时,也反映了黄河流域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说文解字》中,“河”字共出现53次,都是专指黄河,这些涉“河”条目的解释包括黄河本体及与黄河相关的地名、水名、方言、物产、文献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汉以前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及社会文化。

这次论坛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新华网发布的第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预热新闻的点击量达到了122.3万人次。论坛同时在中央媒体、河南省媒体和安阳市媒体等3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线上直播,在线人数突破218万人次,其中腾讯网在线人数135.87万、搜狐网在线人数29.2万、安阳融媒客户端在线人数32万。学者们以扎实的研究根基挖掘中华文明精华,形成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国内各高校师生、社会公众通过网络了解古文字研究发展最新情况,学习古文字专业知识,为文字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机会和条件。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 0371-67780907

邮箱: zdhzwmzx@126.com

邮编: 450001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文学院 安大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典文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上海交大海外汉字中心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世界汉字学会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