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甘当路石育新人:终生奉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建设者?——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东虓教授
  • 发布人:
  • 时间:2015-05-17
  • 点击:

 

        题记:“朴实整洁的衣着,和蔼淡定的笑容,手持一只银白色保温杯,讲台上亲和无间的问候——这是王东虓教授一贯的姿容,也是记忆深处他的身影。”——2008级学生刘天婷 

       34年来,王东虓教授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三做”教学导向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中,使内容深入浅出,生动鲜活,幽默诙谐。
        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民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孝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等众多兼职中,王东虓教授说自己最喜欢“老师”这个称谓。王东虓教授并不在意这些头衔,而是以一个普通老师的身份诠释着人生价值,以朴素和蔼的人格魅力和幽默风趣的课堂讲授赢得师生的爱戴与尊重。
       “视工作如生命”
         王东虓教授在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的建设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85年,教育部在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王东虓教授作为筹建者之一,使郑州大学跨入全国33所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生单位行列;1987年,教育部开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王东虓教授带头积极组织申报,郑州大学跻身全国20余所高校,成为全国首批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之一。2006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二级硕士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点的申报中,王东虓教授依旧走在前面;2006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博士点的申报中,王东虓教授也是率先带头者; 2010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级博士点的筹备申报中,也始终离不开他辛勤耕耘的身影。“正是王老师这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生命的拼搏精神,让郑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公民教育研究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振国教授说。
        王东虓教授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生命,他的这种精神感召着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的每一位老师。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在王东虓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陆续出版了《公民学概论》、《国外公民学》、《公民学》、《西方公民学》、《公民权利意识研究》、《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公民意识读本》、《公民意识研究》等20多部公民教育学科建设成果,初步奠定了公民教育学科的基础。
        王东虓教授作为河南省的德育专家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领军人物之一,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问题方面,积极响应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号召,并于2009年7月11日,面向全社会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创新研究”课题公开招标,资助22项科研课题;2010年2月7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战略任务,加强公民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公民教育学”学科建设招标课题》20项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以课题带动,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时代化的开拓者”
        2010年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即将迎来十周年庆典,回顾这十年来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取得的不凡成就,这里面无不倾注了王东虓教授坚韧不拔的心血和专注学术的汗水。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战略主题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并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由此可见,国家把公民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目标中,而在十年前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就已经开始了公民教育方面的探索,并且王东虓教授认为“公民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化的要求”。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王东虓教授从中深受启发,认为“公民”这个概念,预示着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点已从以往的“崇高”道德教育向公民道德教育“转移”,社会教育标准走向的变化,启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应“从基础性教育工作做起”的思考,而公民教育恰恰是全社会的基础性教育工作。两个月后,在王东虓教授的带领下,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而它当时的定位就是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年间,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一路高升,从“校级”升格为“省级”,再升格为“国家级”。 2005年5月21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为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并指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以其在全国研究机构的唯一性,选题研究与社会发展对公民教育、公民素质的紧密性和重要性,以及拥有一批学者和产出一批成果等,赢得了国家教育部的肯定,批准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说起这些,王东虓教授说,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荣升“国字号”的关键在于顺应了中国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改革的大潮。
      “爱生如子,努力为学生解决困难”
      “他把真爱播撒在学生的心灵,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只要他知道学生有困难,总能见到他的身影。”1998级学生雷同学如是说。1999年的10月,有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在郑大求学期间,由于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危险,这事让王老师知道后,王东虓教授送我的一大袋子馒头伴我度过了没有饥饿的一周,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更激起了我对生活的信心,使我以最大的勇气完成学业,事后我才得知,那是王老师在省科技馆召开全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会议筹委会发给参加会议的每人每天50元的餐补,会议结束后,其他老师都把餐票用于兑换牛奶、饮料时,他却要换50元的馒头,当时负责兑换的工作人员还笑着说:“见过教授换饮料的,还第一次见教授换这么多馒头呢,”但他依然不改初衷。这就是王老师,一位普普通通的老教师,心里始终想着他的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
        王东虓教授不仅把自己应得的一份无私地留给自己的学生,还经常给学生冲餐卡接济生活困难学生。2004年4月5日那天,王老师给我补课至中午,我便邀请王老师吃饭,他就爽朗地答应了,说“好啊,那你把餐卡给我吧!”在我们一同到餐厅门口时,王老师说你先上去找位置吧,在我上楼排队期间,他是去餐卡充值处给我卡里充了200元钱。这是事后才得知的,那时我家里困难,他怕伤我自尊心,王老师就是这样关心照顾我的。晚上吃饭时,才发现中午请王老师吃饭,我餐卡内钱不但没少,反而多了200元,2003级学生张同学回忆到。关心同学,爱生如子这样的事例真是枚不胜举,“在家里吃饭能享受到饭来张口,没想到我在学校也会享受这种待遇”,2006级学生李同学激动地说:“记得有一次我因急需赶着填写一份材料下午要上报,没有能顾上去吃饭,王老师就亲自把牛奶、鸡蛋番茄盖浇饭给我带到办公室,解我饥肠辘辘”。 王老师就是这样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着、精心呵护着他的每一个学生。
         2009级学生徐珍珍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10年的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39度左右的气温热的让人窒息,那天下午我们在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上王老师的课,原本是开着空调的,但因有几个同学感冒了,正在发烧,王老师知道开空调不利于感冒同学的康复,征求了其他同学的意见,不顾自己汗流浃背,把空调关了。这件小事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王老师对学生父爱般的呵护,更体现了王老师作为一个师者对学生的无私关爱的崇高人格。
       “走!吃饭去,我请客!”在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王老师带学生去学校餐厅吃饭是很常见的事儿。令学生们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十二碗蔬菜面”的事儿。那是2009年11月,一个年级的11名班委到院办汇报工作,当汇报完时已近中午,出院办门时正巧碰到王老师从办公室出来,看到这十几位学生大中午的还没有吃饭,王老师爽快地说:“走!吃饭去,我请客!”看到这些学生还有些不好意思,王老师半开玩笑半严肃地说:“吃饭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郑大菊园餐厅的蔬菜面窗口是王老师带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当王老师带领这些学生来到餐厅刷卡时,报出要十二碗面,当时的工作人员脸上写满了惊讶。“我当时觉得王老师就像一位父亲,他还特别细心地问了我们的口味和习惯,几个人放辣椒,几个人不放辣椒,”2009级学生门若煜回忆道。这件事儿不经意间在学生中流传开来,渐渐地成了学生们谈论王老师时的趣闻。在学生们心中,王老师总是这么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在平凡的生活和学习中带给他们无数的感动。
        在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经常会有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来找王老师。这些学生有一些回来是因为自己找到了舒适、体面工作,向王老师报喜的;也有一些是因为自己在工作学习或者科研上遇到了麻烦,向王老师求教的。在这种时候,王老师会像在课堂中那样和他们交流谈心。不管是获得的成功还是遭遇的挫折,王老师都会耐心的倾听,然后给他们的学习工作提出自己真诚的意见。毕业将近一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王同学,给王老师打电话时,王东虓教授察觉到她有些灰心就主动邀请她过来谈心。王老师一番细致入微的劝导,使她豁然开朗,重扬生活的风帆,勇敢地面对生活,不久之后,重拾希望的她最终进了河南某高校任教。对这样的事情王老师身边的学生早已习以为常。“不是学生毕业了,老师就没事了。王老师经常这样告诉我们”, 2009级学生王丹一提起王老师总有些激动,“王老师的学生不管毕业多少年,只要他能帮上学生的忙的,他一定会尽力而为”。事后才了解到王老师并不是王同学的导师。这真是“扶上马”再送一程,正是这些点滴小事,表现出王老师作为长者、学者、师者的无穷人格魅力。
       “不是理论没有用,是因为你不会用,只要深刻理解,才能真正的运用”
        王东虓教授的课堂上总是不乏风趣与幽默,生动鲜活的事例,常常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也常常赢得同学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在讲到恋爱观时,王老师举了一个曾经发生在他学生身上的事例,一次坐在前边的女生对后边的男生笑了笑,男孩以为“送上了秋天的菠菜”(暗送秋波的幽默化)……他还毫不忌讳地谈到了“性”,并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在课堂的讨论中,当有的同学谈到有些大学生因恋爱受挫而自杀时,王老师意味深长地说:“既然连最可怕的死亡都敢面对,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呢?”“做人要坚强,自杀是懦弱的行为。”这使我深深地领会到了王老师经常说的“不是理论没有用,是因为你不会用,只要深刻理解,才能真正的运用”的魅力。2009级学生周志勇如是说。
        怎样把公民教育的理念引入课堂,融入生活,让学生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兴趣?对此王东虓教授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他的上课形式非常特别,打破了传统一板一眼地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围圆桌坐着听讲,有时还可以坐在沙发上,让大家以舒适、随意的方式,以轻松的状态,讲出大家真实的所想所感。这种授课方式消除了课堂严肃紧张的气氛,让师生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交流,没有谁是权威,也让学生在课堂中切身体会到了民主的实质。
        他总是鼓励同学们“学到感悟到的东西要勇于表达出来,善于交流才会不断提高。”在王东虓教授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第一次站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将他们对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的感悟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对于学生们的发言王老师每次都认真给出中肯的评价和点拨。比如课堂事例:关于“在路上碰到摔倒的老太太是否该扶”、“公交车上是否应该让座”等现实生活问题,都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的很多辩题都能引导学生思考,甚至同学们课下还会继续讨论。
        他引导大家“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教育,不管社会存在何种问题,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2008级学生刘天婷在王老师的课上受益颇深:“王老师对待学生的不同观点甚至不正确的观点都很宽容,他的课堂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区分,只有是否在认真思考的学生,他给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给每一位学生最大的尊重、鼓励与宽容。”王老师总是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提问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学术问题的认识,也让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做学问应该严谨,认识到了在大学中该如何做学问、如何搞好学习与研究的关系。“王老师在课堂上春风化雨般的讲授让我心中理论研究的幼苗不断茁壮成长”这是2007级学生丁仕琼的感慨。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学术上的“侠之大者”,蕴含很厚的功力,就好像武林高手,往往貌不惊人,但是出手不凡,轻松的一掌就能让人感到他深厚的内力。在学生眼中,王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武林高手”。“王老师的课堂上他总是能够用一些幽默诙谐小故事,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总能把枯燥的原理寓于生动鲜活的事例之中;王老师的课,一本书、一杯茶、开篇几句话,没有精美的PPT,没有华丽的辞藻,看似平淡,却总是能够带给学生无尽的思考和启发。他可以把他读过的几百本书,沉淀积累提炼出来的精华,在寥寥几句话中告诉学生,令人受益匪浅回味无穷,这使得一向不耐烦听理论课的我都不忍心逃课了。” 上过王老师课的2009级学生王文彬这样说。“王老师的课堂充满笑声,他虽然讲授的是理论课,但脱口而出的都是鲜活的例子,紧密联系实际、时尚且具有风趣味,使我充分体会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带来的乐趣。”2009级学生李朋这样评价王老师的课。
       “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启迪学生的机会”
        2007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刚刚写入“十七大”报告中,王老师就在课堂上对这一社会热点鼓励每位学生都讲出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虽然学生们的回答有很多不足与不成熟的地方,认识或较为肤浅或片面,但王东虓教授都认真的做记录并鼓励引导大家畅所欲言。正是在这样争论与发言的课堂上,同学们第一次明白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王东虓教授就是这样利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动向,巧妙地创设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在学习中思考,从中感悟人生的价值与真谛。
       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不仅在于课堂上的引导,更在于王东虓教授的身体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应该以谁为坐标原点?是个人、他人、还是国家集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还是主观为他人、客观为自己?”对于这些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核心问题,王教授曾经与国内知名的学者徐教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两人先是各自坚守自己的立场,徐教授认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应该以个人为坐标原点,只有自己爱自己,然后爱他人,最后波及到集体国家;王教授却始终认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应该以国家集体为坐标原点,爱他人,最后才是爱自己。最终王教授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加上生动鲜活的事例说服了徐教授。虽然只是一场小小的辩论,却让我们深深的感悟到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精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王教授对待学术和真理执着、严谨的精神和作风。“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大家,就应该像王老师这样,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并且致力于把真理传递给更多人。”在学生的眼中,王老师那份对真理的追求就像个孩子在追逐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单纯、执着,这份单纯、这份执着也深深地感染着这些学生。“王老师在学术上的态度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学生田梦君有感于王老师对待学术坚韧执着的精神,对王老师发自内心的敬佩。
        王东虓教授教育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不仅从大处着眼,更体现在一些生活小事上。王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做事一定要细心,不能马虎。有一次王丹在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看书,王老师让她帮忙填一张表,填完之后她就拿着笔到对面的办公室看书去了,结果把笔帽丢在了王老师办公桌上,王老师直接拿着那个笔帽给她送到对面办公室,当时王老师一改平时的温和,严厉的对她说,以后做事不能丢三落四,一定要细心。 “王老师总是不放过每一次对学生教育的机会,那一刻我真的是很感动,我有时候做事真的是很马虎,如果在这种坏毛病不改的话,以后很可能吃大亏;是老师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做任何事都要用心,都要细心,马虎会毁掉一切优势。”王丹谈起这件事感慨地说。
  “要端正心态,在遭受挫折失败时,要像孩子一样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在获得成功时,要像大人一样理性思索,不能被成功的喜悦冲昏了我们的头脑。”这是2009级学生杨光在谈到王老师时给她影响最深的一句。她说:“那时刚入大学的我,失去了老师眼中‘红人’的地位,对大学的生活还不太适应,加上班委选举失利,信心受挫,心情很是沮丧,正是在王老师的‘失败时像个孩子,成功时像个大人’信念支撑下,我慢慢调整了心态,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重新找回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耐得住寂寞是成功的一大法宝”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即使最纯净的大学校园也大学不乏因评职称发表论文的“学者”,或所谓的论文生产“专家”,但王东虓教授经常教导学生,写一篇论文不是三两天功夫的事儿,而是需要逐字逐句的反复琢磨推敲,科学论证,实现多一字多余,少一字不达意,这样拿出来的论文才是一篇有含金量的论文。这样算下来,一篇论文需要修改三五十遍,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五年也说不准,但一旦面世就会带来一定的社会价值。所以说做学术、搞科研,耐得住寂寞是成功的一大法宝。2008级的石同学在谈到王老师的这种治学态度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曾尝试着修改王老师发表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的《把握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涵》(2009年6月10日)一文,但是发现就连标点都没法调整。”正是在耐得住寂寞的治学态度和对学术孜孜以求的精神感召下,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在王东虓教授的带领和亲切关怀下,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8项,其中《青少年“三理”教育体系研究》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社科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被河南省文明委、省教育厅采用, 2007年7月6日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分别作了经验推广;也正是王老师的这种耐得住寂寞的治学态度的影响力,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始终以“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服务和谐社会”为宗旨,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重要作用,示范和辐射效应巨大。
     结语
     王东虓教授一生视名誉如浮云,除了获得科研、教学方面的奖励外,其它诸如先进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从未争取过,而是把机会更多地让给了中青年教师,这种人生境界也是难得的。王老师就是这样“把荣誉让给别人,把事业留给自己”的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青年教师这样评价王老师。
 (通讯员  石志成  王一平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