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打造“硬核”思政课,这13位河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的很透彻!
  • 发布人:
  • 时间:2020-03-25
  • 点击:

近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印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疫情这个特殊教材,努力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引导学校师生在困难和危机面前,与人民共命运、和时代同步伐。

河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纷纷响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引导广大师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为战胜疫情培植强有力的“精神疫苗”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琛教授


12367


全国新冠肺炎防控战“疫”行动打响以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疫情这个特殊教材,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网上课堂教学为根本,结合全国抗疫行动,采取疏导教育、比较教育、典型教育、自我教育等方式,全力上好这堂思政大课。

一是疏导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讲述疫情期间所听到、看到的生动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好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的感人事迹。

二是比较教育,引导学生比较鉴别各国面对疫情防控的不同做法和实际效果,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

三是典型教育,引导学生搜集讲述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讲清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

四是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对标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标准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自觉纠正错误思想和行为。

郑州大学领导高度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全员听讲思政课,牛书成书记等领导与海外师生座谈抗疫、刘炯天校长为研究生上思政课,党委副书记兼马院院长贾少鑫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概论”开第一讲,全院教师在授课中自觉把网上思政课堂同疫情战场有机结合起来,为战胜疫情培植强有力的“精神疫苗”,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引导大学生在关注现实中与祖国共同成长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陈娱


35B6A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郑邦山厅长呼吁教育者“要将灾难变为教材,与祖国共同成长”。把灾难变教材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时代需要,也是思政课教师的一种时代担当。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传播者,把灾难变为教材,就要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失时机的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价值引领、思想启迪。

讲好抗疫的故事。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全面用好疫情防控“教科书”,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特别是硬核河南、厚道河南的精彩故事,讲好医务工作者的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的敢打硬仗,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疾控人员的坚守岗位,新闻工作者的深入一线,志愿者的真诚奉献,把这些生动的故事变成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传递战役必胜的信心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讲出理论的力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托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多元网络授课等平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讲清楚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伟大性,坚持全国一盘棋领导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价值性,等等,凸显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迸发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大学生在关注现实中与祖国共同成长,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全面领会中央战略决策中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目标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振江


3DD41


面对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的灾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制定了战胜灾难的战略决策。这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破解疫情灾难的科学案例,也是指导我们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行动指南,更是我们“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的经典教材。

党中央的战略决策高屋建瓴并高瞻远瞩,如“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争定位,“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和“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的总体原则,包括医务工作人员、解放军战士在内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力军地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总目标等。这些战略策略不仅指引我国的疫情防控战争已经取得初步胜利并将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而且为世界各国疫情控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们主题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

灾难是教材,贵在促成长。以此为载体对广大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大家真正明白我们赢得“大战”、跨越“危机”和通过“大考”,必须坚持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主力军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坚定主航道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主体教育“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的目的,圆满完成“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继承“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传统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郑小九

36395


“多难兴邦”。中国历史上时常面临水灾、旱灾、蝗灾、病疫、战乱等灾难的挑战、冲击,中华民族就是在应对灾难、危难的挑战中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越是重大的灾难就越能够激发起中华民族忠心报国的情感、团结抗争的意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过程中的灾难、挫折、失败都是最好的教材,只有经历了风雨、思考了人生、经过了奋斗,才会逐渐长大、逐渐成熟,才会在自己的天空里看到美丽的彩虹。

个人与祖国是命运共同体。每个人要心系社稷、心忧天下,继承“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传统,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梦想的大合唱之中,弘扬新时代爱国奉献精神,自强不息、拼搏不已,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

为此,高校思政课要下力气做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用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用时下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击新冠疫情的活生生的经典素材教育青年学生,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

 

众志成城克时艰,立德树人在云端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蒋笃君

 

4014C

一、学校高度重视,学院精心组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坚定的立德树人意识,校党委书记张元、副校长李利英、余传杰等领导多次关心、指导思政课网络教学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疫情防控本专科教学工作组,制定思政课网络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计划”、“质量监控方案”,确保思政课网络教学平稳、有序、高效。

二、研究“云端”技术,讲好“抗疫”故事

任课教师运用各种平台搭建“学习课堂”,以学习通为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自学阵地”,优化教学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抗击疫情主战场,充分彰显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把“抗疫”中涌现出典型事迹,以及工大师生共抗疫情的生动实践和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师生“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互动,讲好“抗疫”故事,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信仰教育。

三、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组织“形势与政策”、“特色理论”、“纲要”等课程网络集体备课,把灾难作为特殊教材融入关键课程,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中国疫情防控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全体工大人上了生动的“人生新课”,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砥砺意志品行、增强奉献意识、践行生态理念,做到不负韶华与祖国共成长。

 

铭记抗疫经验 培育时代新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赵增彦

26199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疫情防控既是一次严峻大战,更是一次严肃大考。骤然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英雄的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英雄壮举、壮丽悲歌。中国人民以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显著成效,为全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同、广泛赞赏。

巍巍华夏,苦难辉煌。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每次大灾、“大考”之后,都必然是力量的拔节生长,都必然是精神的淬火成钢。迎大战、应大考,中国共产党到底“能不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好不好”、伟大的中国人民到底“行不行”、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到底“美不美”,举世在普遍关注,学子在深沉思考。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抗击疫情取得显著成效的宝贵经验,理应是引领学生立德成人的最佳教材、引领学生立志成才的最佳素材。

宝贵经验是什么?毋庸置疑,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情系大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赤子情怀、使命担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大执政底气;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制胜法宝;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文化密码,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疫”思政课  守正创新齐发力

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会萍

 

34507


面对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最美的逆行者千里奔赴抗击疫情最前线,传递着“多难兴邦 使命担当”的民族薪火,展现着“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的制度优势,凝聚着“勠力同心 国家安全”的核心理念。上好战“疫”思政课,需要恪守政治导向的“正”,需抓住时代谱曲的“新”,让灾难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恪守战“疫”思政课的“正”,就是让党的旗帜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高高飘扬,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旨向,也是党员对入党誓言的践行。战“疫”中思政课的“正”,就是在价值引领、正能量传递、道德提升的教学中,以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和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用鲜活的事例和客观的实践,向万千学子传递党的声音,展现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

 

抓住战“疫”思政课机遇谱写时代新曲。以中国共产党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快速精准部署展示中国力量;以医务工作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无畏奉献精神诠释爱国主义;以全体中华儿女 “雪压青松松更翠,霜打梅花花更艳”合力同心呈现中国精神。以战“疫”思政课阐释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

 

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中的“情”与“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闻英

 

2860E


近两个月的疫情防控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丰富的、震撼人心的、触及灵魂的教学材料。运用好这些材料进行教学,可以从“情”和“理”两个维度展开,即讲好其中的感人故事,阐释好其中的深刻道理,以达到育人效果。

一、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中的“情”。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医护人员、科学家、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带给人们太多的温暖和感动。在教学过程中,讲好他们的防控故事和防控精神,会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冲击和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奋斗精神。

二、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中的“理”。疫情防控昭示了什么道理?需要讲深讲透,增强教学的理论性和思想性。第一,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疫情防控中“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第二,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疫情防控中的武汉保卫战,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建设所展示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力量,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第三,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人类的不少灾难包括新冠肺炎的发生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怎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四,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疫情的全球化蔓延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深化了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

 

打造“硬核”思政课 培养健康守护人

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戎华刚教授

 

3B99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中,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把立德树人初心落实到行动上,在岗位上砥砺思政课使命担当,把抗疫战场作为活教材,倾情打造“硬核”思政课,着力培养敢于担当使命、具有家国情怀的医学生、人民健康的守护人。

思政课要取得实效,关键要突出时效性与针对性。马院教师借助云端网课革新教学,开展“医路同行”战疫小课堂 ,实施线上“小班研学讨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情讲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战“疫”故事。乐知覃思,问题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辨别力。如“家国情怀”主题思政课,弘扬了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力量;“最美‘逆行者’”主题思政课诠释了医者的仁心仁术;“生命之思”与“心有敬畏”传播了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国文化。

打造“硬核”思政课永远在路上。新医马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不断坚定广大学子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不断增强新医学子“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人民健康守护人。

 

思政课教学和信息化融合的质变时机已成熟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冰蔚

 

BBA2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去审视,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是一次考验与挑战,但为思政课教学信息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疫情防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需求把传统课堂全方位转换为线上课程,如果说线上教学是中国高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的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的话,那么此次迫于疫情压力发生的授课模式改变,必将对这场革命形成倒逼力量。

 

河南科技学院的思政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微社会”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率先在全国建成集陈列、展览、播放、模拟、表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以期实现人文与科技相融会的教学机制,但在网络化教学方面却一直存在短板。此次疫情提升了教师对线上教学的认可度,并激发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强化了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思政课教学和信息化融合的质变时机已成熟,未来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主流模式。

 

思政课教师必须因势而新,在教学理念的转化、角色的转换和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为即将到来的教学模式革命做主动准备。

 

我们应该用好这部“振聋发聩”的教科书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韩玉璞

 

2195E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而刚刚过去的2019年澳大利亚无情“流窜”的山火、西班牙封门闭户的突袭暴雪、东非令人惊惧的蝗灾、菲律宾“灰云”压顶的火山爆发、美国不明就里的致命流感,都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类在一次次疫灾重伤下舔舐伤口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既不能像刚刚脱胎于自然的原始人那样,慑服于自然力的淫威,成为自然的奴仆;也不能像在人为自然立法思想指导下秉持万物皆备于我、人类中心主义因而遭致一次次“自然的报复”。

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教训”。这次疫情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最鲜活的教材,我们应该用好这部“振聋发聩”的教科书,教育当代大学生感恩自然,“不要忘记人类是自然的孩子”;呵护自然,明白“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敬畏自然,体悟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复兴,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伟大复兴。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民族才有更光辉的未来。

 

谈用疫情防控对比手法,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郭长华

 

202FB

 

一直以来,两种制度的优劣在各个领域早已尽现,但要想让当代所有的大学生都坚信这一点并不简单。

此次新冠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蔓延,全世界都面临着同一个敌人,但是,如何应对这个共同的敌人,世界却明显地分为两个战场,两种“战略”“战术”:

在中国,党把新冠肺炎作为当前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敌人,坚决遏制;而有的国家却告诉国民,它就是普通的流感,没什么可怕;

在中国,政府对所有病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做到“四早” “群防群控”,而有的国家有人却抛出“群体免疫”;

在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各级党组织都是战斗堡垒,共产党员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多少人舍家为国、舍生忘死、逆向而行…..而有的国家人们却在争论,谁来对这个事情负责?

在中国,最早分离出病毒的毒株和基因序列并向世界分享,有的国家除了指责和侮辱别国,其他什么都没有准备好,白白浪费了中国人民做出巨大牺牲为其争取的应对疫情的宝贵时间和经验……

此次疫情就是一面平光镜,直接照出两种制度的真容。(疫情应对的不同,反映的是一个政党执政理念和宗旨的不同、社会制度优劣的不同、治理体系和效能的不同)所以,思政课教师要把此次疫情当教材,利用对比法让大学生们在对比中辨别,在对比中选择,自觉拥护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教材”·“契机”·“战役”

商丘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龚志宏

 

70654

 

充分利用疫情这个特殊“教材”,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结合思政课教学,讲好战“疫”故事,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领悟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爱国精神,攻坚克难、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奋斗的担当精神和理性、涵养的健康心态。

充分利用疫情这次特殊“契机”,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疫情是一场危机,但也给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带来了难得的“倒逼”压力和改革契机。我们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把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网络教学中涌现出来的直播、录播、直播+录播、慕课、微信群语音授课等教学形式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完善,久久为功,切实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

充分利用疫情这场特殊“战役”,磨炼思政课教师队伍。疫情防控如战场,关键时刻显担当。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能否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疫情防控”大课堂结合起来,及时将疫情防控的丰富素材转化为深刻而鲜活的教材,是检验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一场大考,也是一块“磨刀石”。经过战场战役的考验,思政课教师队伍将更加坚强、有力、自信。

转自河南省教育厅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