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庆祝建党百年:第二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原论坛 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学术论坛
  • 发布人:
  • 时间:2021-03-14
  • 点击:

会   议   通   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史和理论成就。决定于2021年3月27日在中国郑州召开“第二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原论坛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学术论坛”,会议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现将会议安排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1.会议主题

庆祝建党百年:第二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原论坛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学术论坛

2.分论坛主题

分论坛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五: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六: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七: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八: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九:科学技术哲学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

分论坛十:中共党史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分论坛

分论坛十一:青年学者论坛

分论坛十二:校友论坛

二、会议议程

时间:09:00—17:30  地点:郑州大学主校区

三、会议说明

会议将以线上+线下混合方式举行。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及论文一、二等获奖者线下参会,三等奖、优秀奖获奖者线上参会(获奖名单详见附件2)。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线下会议与会者来往交通费由会议主办方承担(注:交通费,高铁仅限二等座;机票仅限港澳台地区、云贵川藏新疆、东北、海南等偏远地区经济舱),会议主办方统一安排餐饮和住宿。

线下报到时间:326 15:00—21:00

线下报到地点:金桥商务酒店(郑州市中原区科学大道79号)

四、疫情防控要求

为做好本次会议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请所有人员依照要求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一)会前防控要求

1.所有参会人员均须在会前登录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程序,依法如实进行14天内到达或途径地域的申报。

2.参会人员在报到时需提供郑州健康码。

3.对于来自疫情中风险或高风险区域的参会人员禁止参会。

4.低风险地区参会人员,需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与健康码均为绿码方可参会。经审查,个人14天内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不得参加会议。

(二)会议期间防控要求

1.会场要求:参会人员在进入主会场前请主动配合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绿码的方可进入。会议期间需全程佩戴口罩,休会期间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时也应佩戴口罩。

2.外出要求:参会人员请遵守会场、酒店“两点一线”管理,除参加会议活动外,原则上不外出,确需外出者,要严格遵守驻地的防疫要求。

3.健康监测:参会人员请于会前14天每天上午8 : 30前提供行程码和健康码给疫情防控组,在会议期间主动报告健康状况。参加全体会议前,在酒店提前做好查码+测温”工作,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绿码的方可参会。

五、联系方式

崔晨骁  18697790682              

王炎衡   17561919044                    

刘 宇     13949170650  

乔 榛  18595526117


参会人员请扫二维码入群

感谢您对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支持,感谢您对会议的关心关注,欢迎您拨冗参加会议!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〇二一年三月



附件1:

姓  名


性  别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电子邮箱


参会方式

线上( )线下( )

拟参加分论坛


参会论文题目


会议发言题目


住宿安排

A.安排住宿     B.不安排住宿

说明:请最迟于2021年3月20日前将会议回执发至联系邮箱myyhsjllb@163.com,纸质版会议通知将在报到时提供。

附件2:

一等奖

1

郑娜娜

中国人民大学

地方党内法规:概念、结构与功能

2

祁建朋

山东大学

论“领导一切”与“全面领导”的

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

3

那日呼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认知演变与政策变迁——以内蒙古为中心的考察

4

刘艺恩

上海外国语大学

社会性成长:新领导型国家身份的塑造——中国成长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

5

孙亮洁 刘明明

南开大学

论齐泽克对韩炳哲“自我剥削”理论的

批判及对共产主义的辩护

6

张楠楠

中国人民大学

当代文化注意阐释路向与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7

王恺仁

首都师范大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研究

8

刘亚宁

西安交通大学

习近平时代新人观简述

9

崔俊申

华南师范大学

经典阅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为中心

10

山东大学

全球化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跨文化传播与认同研究

11

樊士博

华东师范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

为中心的分析

12

殷全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绑架现象

及其消解路径

13

赖珩媛

四川大学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的当代价值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

14

阮华容

首都师范大学

整体性视域中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15

薛俊丽

陕西师范大学

媒介、情感、价值: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爱国主义的“记忆之场”建构逻辑
——以CCTV《国家记忆》抖音短视频为例

16

王亚军

南开大学

习近平关于科学技术重要论述的多维视域

17

华东师范大学

“情”与“理”的共振:网络爱国主义视下两大舆论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

18

李海姣

广西师范大学

短视频的入场:

大学生价值观习得的风险防范

二等奖

1

王冰冰

中国人民大学

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建设的百年进程

及经验启示

2

北京大学

论中国共产党四大本色

3

范守勋

复旦大学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

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4

南开大学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

五重论域透视

5

司鹏辉

武汉大学

危机与应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经验探析——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6

张润峰 梁

华东师范大学

党的自我革命: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

7

武汉大学

遏制与接触: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

历史演进与现实进展

8

东北师范大学

特朗普时期美国对华意识形态遏制的

话语构成、基本逻辑及发展趋势

9

中国人民大学

何谓跑步机效应?

——从价值问题重申普殊同的批判理论

10

山西财经大学

暴力、理性、地缘:葛兰西主义

在拉美反霸权运动中的适用性问题分析

11

李景景

河南大学

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几个基本问题

12

殷逸枫

清华大学

从“感性在先”到“爱的宗教”——费尔巴哈哲学的内在理路及其逻辑悖谬

13

朱希明

广西大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创新发展的逻辑进路

14

肖玉飞

复旦大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学理念

15

战伟龙

中山大学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非历史主义解读

——基于结构主义的理论视角

16

李文勇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人本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审视

17

周雪梅 季俊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人工智能发展与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18

史雅琪

北京化工大学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

儒家仁政思想的扬弃逻辑

19

冯肖贞

河南理工大学

毛泽东农民思想的缘起、内容

与当代价值探析

20

王文江

武汉大学

在战疫中书写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华美篇章

21

北京大学

党报理论隐性要素的三维创新路径

——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为例

22

李泽军

吉林大学

生命至上: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

23

李明芮

山东大学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

24

梅长青

西安交通大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凝聚力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25

於天禄

清华大学

中国共产党百年国际主义理念的演进研究

26

李青青

中国人民大学

从“计划”到“规划”:

五年计划变迁中的国家治理逻辑

27

段文建

四川大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天花防治研究

28

唐国尧

大连理工大学

认知神经技术下的审美增强

29

湖南大学

刍议颠覆性技术创新风险

30

薛小平

四川大学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

逻辑结构

31

郝垚丽

武汉大学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对

研判社会思潮的启示

32

山东大学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

出场路径探析

33

华东师范大学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

34

中国政法大学

新时代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协同机制探赜

35

吕晨晨

河海大学

感知·参与·建构: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三重要素

36

电子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育模式的

特征分析与趋势研究

37

张建荣 左新亚

兰州大学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态调适功能研究

38

刘新华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与爱国主义教育

对象主体性的逻辑对接

39

朱配配

浙江大学

优秀同辈的示范代价:大学生同辈压力的内涵、影响与疏导

40

北京师范大学

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舆论走势及其启示

——基于百度指数的大数据分析

41

陈炜枫

河海大学

算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一种可能

42

赵丽瑶

中国人民大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

43

姬全生

上海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域下

新媒体应用热的冷思考

44

申亚萌

中国人民大学

从“历史或文本”到“史本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探析

45

朱笑爽

中国矿业大学

“四个全面”战略的新阐述

及其唯物史观逻辑

46

四川大学

党的建设研究的思维逻辑与问题场域

三等奖

1

张文龙

新疆师范大学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追因、

百年图景与现实诉求

2

李英豪

西安交通大学

新时代依规治党思想的理论阐释

及其价值意蕴

3

复旦大学

“党内激励”发展与中共组织建设

4

周慧红

吉林大学

延安时期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论析

5

马小云

兰州大学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保障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研究

6

吕晓澄

华东师范大学

农村综合改革中的政党嵌入研究

——以广东清远市S村为例

7

张颖秀

吉林大学

突发公共事件下的执政公信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8

尚青霏

内蒙古师范大学

试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思想形成过程及其当代价值

9

薛艳艳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

10

孙洪刚

中国政法大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境遇下

中国推动全球善治的四个维度

11

复旦大学

现代文明的西方主导演进、

困境及中国方案

12

媛 黄进华

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开源情报的海外

中国共产党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3

薛永龙

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对象本体存在的

“网络意识形态熄灭论”

14

西北师范大学

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理论之源与历史之脉

15

杨昇昌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共同体问题的唯物史观透视与

马克思主义生态论的当代建构

16

胡庭恺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域下的

“领导”概念论析

17

浙江大学

恩格斯和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向度

18

赵继龙

西南大学

破壁与融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性思考

19

广西大学

从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观的

超越观照中国道路

20

王邦屿

中国人民大学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一个乡村振兴的

分析框架

21

杨俊哲

华中师范大学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机遇、挑战与对策

22

吴春金

厦门大学

历史合力论视域下的全面小康社会探析:历史经验与时代意义

23

马晓静

南开大学

社会治理变迁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

24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论美好生活的哲学意蕴及其实现

25

程权杰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创新

26

王婧薇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人民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

内在逻辑研究

27

宋娇静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8

北京交通大学

“四史”学习教育作用于国家治理的

价值意蕴、显著优势和实践要求

29

蒋旭东

湘潭大学

“以人民为中心”对历史唯物主义的

创新贡献

30

四川大学

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人民”概念的三个维度

31

章瀚丹

西南大学

科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演进

32

孙伟超

上海交通大学

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启示

33

东北大学

习近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生成的三重内在逻辑

34

朱航正

首都师范大学

“文化基线”视域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陕西地方会党的统战工作初探

35

杨宗儒

中国人民大学

回顾与展望:新世纪以来的中共党史学科话语体系研究

36

苏彦玲

四川大学

新中国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中的

干部教育培训

37

黄艳君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异化理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析

38

姚宇琦

西南大学

科技哲学批判视域下对多伦多学派

科技观的评述

39

贺振东

福建师范大学

批判性思维:作为马克思内在的

理论特性分析

40

北京外国语大学

乌托邦≠空想:乌托邦社会主义中

“乌托邦”概念的源起、演变与理解

41

周宣辰

南京理工大学

“大数据融合”下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42

尚晓丽

武汉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媒介的

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43

高晨光

东北大学

大学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张力和路径

44

崔维维

陕西师范大学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辨析与批判

45

同济大学

中国共产党培育时代新人的四重维度探析——基于建党百年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46

袁圣洁

南京师范大学

打造“筑梦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引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47

山东大学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思政的SWOT分析及策略建构

48

杨振家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三重维度

49

黄子纯

西南大学

网络“泛娱乐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引导研究

50

栗孟杰

同济大学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新视野

51

蒲文娟

兰州大学

科学灌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再探讨

52

王傲蕾

南开大学

泛娱乐主义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优秀奖

1

鲍旭源

贵州师范大学

化“制”为“治”:治理现代化视野下

提升基层干部“三力”路径研究

2

王俊涛

复旦大学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站稳人民立场

3

同济大学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

构建逻辑与进路

4

东北师范大学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认识问题论析

5

廖慧勤

上海大学

凝魂聚气: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

重要经验——以改革开放以来为视角

6

王华华 王永益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以建党100年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主要领导人讲话为分析对象

7

安瑞龙

山东大学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百年历史经验

8

李兰平

中南民族大学

村支书“一肩挑”相关问题的研究

9

周玉洁

湖南大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机制建构

及价值意蕴

10

张正茂

山东师范大学

毛泽东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

及其当代价值

11

范嘉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党的领导制度与风险治理的互洽逻辑

——以疫情防控为例

12

西安交通大学

建党百年来干部教育培训的

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13

兰州大学

建党百年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

历程、经验与启示

14

叶子维

武汉大学

理论强党视域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建设的路径探析

15

张保军

湘潭大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法规中关于

组织纪律建设的历史流变

以党章为主要线索的考察

16

陈佳鹏

河北工业大学

从党员成分历史演变中发掘中国共产党

百年党建的进步

17

魏凌云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共产党“党员境界”的

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特质

——基于“积淀-变革”的政治解释

18

北京师范大学

“差序格局”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的

廉政建设研究

19

马文灏

西南大学

从《资本论》视角对“入关学”

网络思潮的批判

20

西安交通大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向度

——“共同繁荣的世界”理念探析

21

乔开红

山西财经大学

实用主义执政理念下巴西左翼劳工党的

兴衰逻辑分析

22

中国石油大学

非理性主义所建构的第二自然——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自然观解读

23

鲍雨璇

武汉大学

后真相的范畴、批判和反思: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

24

李腾飞

吉林大学

柯亨技术批判场域下的自我救赎

25

郑文搏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哲学中被遮蔽的“个体”问题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篇的考察

26

李国涛

首都师范大学

论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的建构逻辑

27

王雪源

山东师范大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28

北京师范大学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对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29

庞付玲

山东大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研究

30

大连理工大学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消费不足

发生原因探析

31

郑兴宇

河海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思维刍议

32

朱佳欣

北京语言大学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哲学的主体逻辑

33

徐少敏

北京师范大学

《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治理思想探析

34

金志校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劳动理论中他者的渐显

35

陈全顺

兰州大学

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生态意识的

系统论审思

36

陆君瑶

中国人民大学

人工智能的审视与反思

——基于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的考察

37

刘欢欢

贵州师范大学

普世价值的“幻相”及其危害

38

王甄玺

浙江大学

马克思政治哲学制度观形成逻辑

及其当代指向

39

马辰之 张姝嘉

浙江师范大学

以马克思空间观浅析中国城乡空间问题

及其解决的可能性

40

李文勇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双重向度

及其当代价值

41

河海大学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网络泛政治化批判

之批判

42

安徽师范大学

精神扶贫: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

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43

李蕙如

北京林业大学

以城市社区治理看待基层社会

治理实践创新路径

44

汝倩倩

南开大学

论习近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45

天津师范大学

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出场语境、

本质审定和逻辑进路

——基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视角

46

李世阳

山东师范大学

延安整风中学习教育运动的历史考察

47

韦喜芬

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生成机理及启示

48

赵元媛

宁夏大学

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49

毛瑞昕

西安邮电大学

重大疫情应对中社会心理分析与

社会心态调整研究

50

宁波大学

红船精神传承中的当代话语转换

51

李小云

西南大学

习近平城市建设思想的逻辑进路

和实践要求

52

王化禹

内蒙古大学

城乡一体化的两种探索模式——基于马克思主义城市观对H市发展的分析

53

杜烨能

南京师范大学

五四时期董亦湘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54

穆鹏程

上海交通大学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考辨释义、逻辑生成与路径建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三题

55

崔冰洁

河北师范大学

关于“人”本身及其行为的新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角色伦理与行为地理学的交叉视角

56

王庆林

华南理工大学

公平正义是制度自信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公平正义理论在建国初期的实践

57

贵州师范大学

超越资本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58

山东大学

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人民性意蕴

59

韩风华

中南大学

新疆战“疫”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能”

60

李彦虎

西南交通大学

新时代青年传承与保护革命文化的应然性

61

樊振伟

山东大学

新时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

几点思考

62

胡冬华

湘潭大学

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双重话语

63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用发挥的

逻辑展开

64

武文爽

大连理工大学

试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挑战与路径

6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西北民族地区

特色乡村文化培育

66

周涛涛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工读互助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67

苏跃林

贵州师范大学

湘鄂川黔苏区红军医疗体系探析

68

仇晓丽

郑州大学

浅析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

69

万彩琴

中国政法大学

无意真实:《点石斋画报》中的

西方女性形象形塑

70

吉林大学

中国社会公私关系发展动态的论析

——以“五好”评选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71

刘力维

武汉大学

早期武汉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学习

及实践经验

72

刘天语

东南大学

思维的技术化:脑机接口技术的哲学审视

73

四川大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重维度

74

西安交通大学

论“人性复归”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线

75

万坤利

山东大学

服务性劳动教育:理论意涵、具体表征

与实践路向

76

曾献辉

福建师范大学

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困境与对策

77

刚 孔国庆

南阳师范学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

分层次分阶段的视角

78

晏志伟

江西师范大学

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机制研究

79

西安交通大学

以“青”育“青”:西迁精神寓于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刍论

80

刘艳艳

华南师范大学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意蕴与

路径探索

81

黄宁花

湖南科技大学

守正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必然要求

82

新疆师范大学

课程思政的功能性外溢及其实现路径

83

谢春芳

东南大学

论新时代我国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特点

84

代俊远

厦门大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时代性探索

85

宋甜甜

广西师范大学

习近平人民情怀的生成、内涵与实践路径

86

马淑欣

西北工业大学

优良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优势及路径研究

87

陈兴惠

云南大学

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有效性策略研究——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88

桂林理工大学

建党100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

历史演进及启示

89

雷长稳

安徽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法探析

90

华中科技大学

我国近十五年来思政课教师研究的热点与脉络演进——基于2005-2019年CNKI数据库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91

袁佩媛

西南大学

论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载体的功能

及实现路径

92

四川农业大学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青年困境与治理探索

93

袁峰龙

成都理工大学

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94

代天天

东北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位点的建设研究

95

莉 王安琪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的生成逻辑、

历史演进、时代意蕴

96

赵烁宇

华南理工大学

编码·重构·孕育:拟态环境与

青年红色基因表达

97

黄祎霖

华中师范大学

精准信息推送中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生成境遇及其引导

98

陈开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路径探究

99

徐怀泽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精准思维的高校思政课获得感

提升机理透视

100

兰州大学

从大数据到小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转型探析

101

宋娇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创新路径研究

102

刘若澜

郑州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以中国有嘻哈

为代表的新兴青年亚文化探究

103

张佳旺

西南交通大学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路径探析

104

黄恒信

河北工业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

路径探究

105

曹晋庭

兰州大学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106

徐雯婷 郑敬斌

山东大学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回溯、现状与展望 ——基于CSSCI期刊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107

张春艳

西南大学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研究

青年学者

1

王煦樟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西藏农牧区

村党支部建设调查研究

2

宋义明

山东大学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基本内涵、

发展优势与优化路径

3

王一喆

北京化工大学

在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加强

民主集中制建设

4

钟壮壮

安徽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中华民族“三次伟大飞跃”的逻辑经验探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5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员会党校

关于规范督导检查基层工作的思考

关于新时代持续深化伟大斗争的思考

6

张贤裕

大别山干部学院

牢记入党誓词 不忘初心使命

7

陕西理工大学

恩格斯自然观略议—兼评“辩证唯物主义”

8

张喜英

中国人民大学

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9

谢一玭

大连理工大学

新冠疫情下“主体性”问题的反思

10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内在逻辑

11

刘望秋

阿克苏地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阿克苏地区的实践

人口红利转变与阿克苏地区经济

可持续发展

把阿克苏荒漠绿化柯柯牙工程打造成

全国红色教育基地

12

言浩杰

盐城师范学院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的

“自我革命”论

13

太原工业学院

毛中特概论课讲好精准脱贫故事学理逻辑——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14

李晓蓉 包志国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时代价值、

共识基础及路径选择

15

闫萌萌

中共崇州市委党校

中国话语建构路径研究

——基于话语表达的视角

16

王华彪 刘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

对策略探

17

张枝实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学院

对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思考

18

黄咸书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红船精神”与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

思想论析

19

李振宇

新疆师范大学

自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提升路径研究

20

信阳师范学院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

21

上海海关学院

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理念、运作策略

与制度创新

22

崔建西

西南大学

后疫情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重心

23

浙江师范大学

以思想的方式来做思想教育——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思想及其教育启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