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工团学 > 学生活动 > 正文

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召开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党日活动

日期:2023-12-05 信息来源: 浏览量:


11月30日下午,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召开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党日活动,院党委副书记高留志出席。活动由支部书记张书含主持,全体在校博士研究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支部书记向同志们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同志们共同观看《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课程第二讲“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认真研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六个维度》等文章,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创新突破和部署要求,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张书含同志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包容性相融通的显著特征。我们应当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指南引领下做好专业研究工作,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的内在统一,不断探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新路径,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思想”。

陈鹏同志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我们应当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范畴内开展研究,探讨中国法治问题,总结中国法治经验,形成中国法治理论,切身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方正同志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就如何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法学博士研究生,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和从事的研究,勇于担起法治建设的历史使命,为应对新时期所面临的法治挑战及推动法治进步奠定理论支撑、贡献法学智慧、展现时代担当。

刘汴鹤同志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科学回答了我们应当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将文化自信融入成长过程,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融入自身,涵养法治人才的昂扬风貌和理性心态。

温春辉同志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认识的理论创新,也有文化工作的具体布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这启示我们在科研中要树立正确的研究方法,“目光徘徊于实践和理论之间”,发现真实存在的法治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破解方案。

张进同志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文化兴盛是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支撑,我们应当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将这一重要思想融入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断增强科研能力,提高成果质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中展现法学青年的新作为。

高亚男同志认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科学凝练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作为法学研究生,我们不仅需要扎根于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的中华法律文化,传承弘扬优秀思想理念;也应当具有纳百川之胸襟,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

最后,院党委副书记高留志充分肯定了此次集体学习的成效,指出法学是意识形态重点关注的领域,博士研究生应当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同时,对同学们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重要思想,深刻把握重大战略,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二是,广于交流,博采众长,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三是,学深学实,持之以恒,进一步建设优良学风。四是,学而不厌,百折不催,进一步强化成果意识。

(文:方正 图:孙东升)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0371-67783100

传真:0371-67783100

邮编:45000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02440号-1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