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七周年纪念日,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日子。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院研究生辅导员段思佳带领20名暑期留郑研究生到郑州烈士陵园瞻仰追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首先,在革命先烈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仪式由牛文涵同学主持。革命先烈纪念碑位于陵园南园区的中心位置,碑高27米,寓意着“二七精神”永放光芒,顶端有巨大的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碑的底座雕刻有万年青花卉图案,象征着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碑体正面是周恩来总理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为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全体师生在纪念碑前默哀三分钟,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致以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段思佳老师向同学们强调了这次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激励着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嘱咐同学们要用心用脑学习党史革命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勇于担责、面向未来,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

学生代表马雪莹发表了精彩的演讲,阐述了77年前的今天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告诉我们,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同学们重温了入团、入党誓词,这些誓词回响百年,红色血脉赓续绵延,初心使命历久弥坚。大家整齐列队,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依次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和无限哀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随后,老师和同学们进入中原英烈馆参观。馆内共分两层,第一层逐鹿中原、砥柱中原、星火燎原、风起云涌四个展厅依次展现各个历史时期河南人民为探求救国救民、民族富强正确的道路做出的伟大贡献。第二层陈列了吉鸿昌、杨靖宇、焦裕禄、任长霞等河南籍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

河南,华夏文明的一方热土,中国革命的一片天地,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工人早期运动的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主力红军的创建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开辟了重要的敌后战场;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扭转战局的锁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民族富强正确的道路,河南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涌现了一批一又批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志士仁人、英模烈士。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我们将沿着英烈们的脚步,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永担肩上;我们将不辱使命,完成历史赋予青年的神圣职责。
2021级法学理论专业的王柄鑫说,这次实践活动使我对于未来要走的道路更加坚定和充满信心,抗战中无数革命先烈不语艰苦为民心,忠志为国建和平,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全方位推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民族命运相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攒力量!
民商法学专业的姜明霞谈到,“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参观中原英烈馆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革命先烈们那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和为家国而战的伟大信念。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当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做新时代有志有为的好青年。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的张子轩说,77年前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正年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我们正年轻。站在烈士陵园,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定应牢记使命、勇立潮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向前!(文:赵雨露;图:冯涛、沈思哲;审核:高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