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汇编丨总书记深情寄语莘莘学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希望你们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总书记十分关心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论志向、谈学习、讲奉献、话担当,鼓励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又到开学季,一起来学习感悟总书记对广大学子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期盼。

  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的讲话

  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当年,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展现了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

  你们今天是小树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你们身上实现。希望同学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考察时的讲话

  我看过你们不少比赛,每当看到我国体育健儿在重大国际赛事上顽强拼搏、勇创佳绩、为国争光时,我从心里面为大家喝彩。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希望你们继续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2019年6月18日,习近平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

  你们在信中说,村里的老人常给你们讲照金的革命历史,这片红色的土地让你们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2018年5月30日,习近平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

  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

  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6年12月24日,习近平给北京市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学生的回信

  我看到你们,就想到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来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未来的主力军、生力军。希望全国各族少年儿童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的讲话

  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将来走上社会,投身特区和国家建设做好思想品德、学识修养、能力才干等多方面的储备。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的讲话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13年10月1日,习近平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




上一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下一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关闭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校园内泊月路东段

常用电话:院办公室 67783172   研究生招生 67781310   本科就业 67783173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