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新闻 >> 正文

【中国青年网】河南学子三下乡:赤子心向党,青春献农村

日期:2019年08月28日 10:27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中国青年网商丘8月23日电(通讯员 周炎 姜昕 郭炫彤)7月13日,郑州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赶赴商丘市小李庄小学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坚信志愿活动应该在“用”字上着力,在提高效果上下功夫,只有坚持深入基层,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再度支教 搞活乡村教育

深夜12点,结束备课的志愿者们纷纷合上电脑,回到由那些军绿色体测垫子搭起的床板上准备休息。而在商丘市小李庄小学三楼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仍是亮的。电脑前的这个人名叫王坤,他正在整理着四个支教团的信息,为接下来一周的工作做部署安排。

而就在去年,他已然作为兰考一团赴农村小学支教的负责人参加过支教活动,去年的支教经历坚定了他继续为农村小学教育贡献力量的决心。今年,作为微光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负责所有包括濮阳、洛阳、商丘、兰考等地赴农村小学的支教活动,全面组织管理四个志愿服务团队。身份的转换意味着身上责任的增加。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他一直踏实认真,不敢出一丝的差错。

翻阅地理教材、上网查阅相关地理常识、寻找代表性的图片做课件、和支教队员讨论上课流程等等这些都是王坤正式上课前的“必修课”。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了解、掌握这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地理知识,他还为同学们带来了地图拼图,在动手中使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继而培养他们自己探索地理世界的能力。

“虽然暑期支教时间相对较短,但只要支教课程合理,也可以给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内容,开拓孩子们的眼界。”王坤谈道。

“我自己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深刻地认识到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希望将自己所学尽可能多地教给孩子们”在谈起支教初衷时,他这样说道。今年,已经大二的他本应有暑期专业实习的机会。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最终选择继续支教,“作为服务队的负责人,我有责任和义务跟进各个支教团的支教情况,并做好相关部署,让今年的暑期支教圆满完成,决不会在集体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出现缺位。”

在支教的过程中,他也发现出了农村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孩子的求知欲并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强烈,仍有个别孩子上课时漫不经心,没有丝毫学习的动力;其次,个别孩子沉迷网络,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加之,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孩子的三观可能受到错误导向。在支教中,王坤等志愿队员利用班会、家访等形式着重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他们重视与“问题少年”交流,让其变得更加懂事与礼貌。

“支教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实地走进社会、了解农村、了解农村孩子的机会,知行合一,是一个很好的个人历练的机会。”结束支教生活后,王坤这样写下自己的感悟。

克服困难倾听少年心声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佳参加了支教回访活动;结识了几个孩子,从而在心里埋下了支教的“种子”。报名支教之初,她也有过一些顾虑。先是担心少数民族的自己会吃的不习惯,再因为平时与孩子的接触不多,会比较严肃,怕孩子不接受自己。

在她看来,支教中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们关注度,鼓励他们,使其树立信心。支教过程中,她同时担任班主任一职。在课上教学、课下准备中,她深感教师职业的不易。

班级里的周宇阳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班主任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与该同学进行多次交谈后,她认为有必要和其父母进行一次沟通。在与其母亲沟通的过程中,周母哭着讲述自己教育的艰辛,使马佳深感父母教育的不易。“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她总结道。耐心细致的她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孩子们会把手工课的作品送给她,也会给她分享自己的零食。

“在目前农村教育问题上,学校环境很好,但真正缺少的是老师。”她说,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老龄化等都影响着课程的设置与学生兴趣的培养。大学生“三下乡”不仅为孩子带去新鲜的血液、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而且还有一批人因为短期支教而选择走向农村,进行长期工作、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公益实践助力学生成长

支教前几天,那些课堂上活跃的孩子却让性格温和的赵宇犯了难。温和的授课模式使他的课堂氛围非常混乱,严重影响正常教学。而支教又是一个老师同时带几十个孩子,需要各方面都兼顾到,他也担心自己做的会有不恰当的地方。在与其他队员的谈论中,他决定适当改变授课模式,规定课堂秩序,平常温和的他在上课的时候也变得严肃起来,在及时的调整中,课堂秩序得到了很大提高。

亲身体会支教的过程中,赵宇打破了原本对支教的认知。支教并不一定非要到大山里或者是穷苦的地方去,只要是需要志愿者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支教的目的地。“我们支教团来到的这所学校设施非常好,但是他们的老师非常少,很多素质教育课程形同虚设。”他说。支教也并非只是教授一些普通课程,志愿者们在支教过程中还设置有安全演练、家访、运动会、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在教授孩子们普通知识的同时,还兼顾到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

谈及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他很是支持:“一方面是对乡村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开拓其视野。而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三下乡”活动也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得他们能将自己所学付诸实践。”

在这个新时代,“情怀”仿佛已经泛滥,成了一部分人泛泛空谈的怀旧。但是总有那样一部分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情怀是我们从未忘却的人文关怀。赤子心向党,青春献农村,当每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愿意真心实意地为这个时代贡献一份力量的时候,乡村教育振兴,他们一直在路上。


原文链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990669&app_version=1.1.7&sid=448597&time=1566620412&signature=MzLbNjJ5wr0YegkWEG37oBkwoueAPl4DP6vqOn8lB2py9XRQxd&sign=fb54d2399e53b57d0b6e4787b43f9288#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