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青年网】红旗渠的历史是党和人民的历史,红旗渠的启示也是党和人民的启示

日期:2023年09月09日 12:32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为向六十年前与我们并无二致的新共和国的建设者学习,2023年7月8日一早,郑州大学“星火传承红旗渠,呼告时代‘青精神’”团队赴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通过红旗渠这座具象的红色历史,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风貌;并调研当年劳动工农历史文化以古为今用,尝试解答当今的一些社会问题。

1960年,林县人民在物质条件贫乏的情况下,为了让子孙后代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毅然决然地拿起了凿钉锤头开始了新中国的一场“愚公移山”。

六十年后的现代,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物质生活的飞速进步,一些不同以往的社会负面风气蠢蠢欲动。前几年的“扶不扶”问题无疑彰显了国民性内充满利益和猜忌的个人主义一面,再加之近年社会上对“奋斗”问题的大讨论等等一系列类似的现象,让队员们认为研究眼下如何激发群众关于解决“当今社会如何理解并学习老一辈革命和斗争精神”这一问题——让“红旗渠”作为“红旗渠”成为可能、让“红旗渠”敢为“红旗渠”成为可能、让“红旗渠”会为“红旗渠”成为可能——的个中思考,可能将比短短一次实践几次宣讲带来的教育更加深刻、更加有时间上的延续性。

当年新共和国的建设者,各个方面和当代群众别无二致。在距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年代越发遥远的今天,“红旗渠建设者”式的行为在很多人第一眼看来却甚至有些无法理解。而出现这样的“无法理解”之时,我队认为又重复印证强调了当今时代与六十年前的不同。毫无疑问,脱离其时代宣传研究某种精神的成因是错误的,但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造已然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相比较于研究退回历史环境这一不可能而错误的方式,当代青年和群众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眼下的社会环境里做出新的、时代的“红旗渠式”影响、模范和正畸。

因此我队认为,与其说从红旗渠的故事里我们可以解读出大量急需当代青年学习的品质,不如说红旗渠作为老一辈劳动者的造物可以解答大量我们当代人们应该存在的困惑。本项目团队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的。缺乏先行的解答,群众是难以听进去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当今的很多社会问题,我们都可以从这个伟大的事件及精神中得到解答,进而对青年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矫正。除了本次实践调研的“红旗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我们从中还能解读出诸如“性别问题”、“集体问题”、“腐败问题”等一系列社会热点话题的红旗渠答案。以此类推,才可以使得普罗大众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思考社会,对于一些热点能有自己正确的理解而非成为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加以利用的工具。同时达成更为重要的一点目的:拉近学生和社会的距离、尤其是和劳动群众的距离。

图为实践队所拍摄崖壁上的标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巍川 供图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因此作为一个无比强调群众路线的社会主义政党,“如何发动群众的力量做大事做实事,进而在这个过程中相辅相成地拉近、革新、进化党群关系”这个问题也是亟待思考实践的。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我宣讲队由五名团员志愿者组成,本着强调自身团员“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先锋队”的特征和拒绝“本本主义”的原则,为了对以上几个问题的作答做准备,决定在开展相关宣讲活动之前先进行一次系统而真正的实地实践考察。而在这一系列实地勘察和纪念馆游览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当年红旗渠干部人民“与天斗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而对于前文提出的诸问,我认为自己可以说找到了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已经给出的明确答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实质内涵:

自力更生,就是依靠群众、相信自己。自力更生的林县人民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主动为国家分忧解难。截止1969年7月工程完工,总投资6865 . 64万元,国家投资1025 . 98万元,占14 . 96 %;自筹资金及物料折款2099 . 49万元,占总额30 . 58 %;建设投工3740 . 17万个,民工费用差额合款3740 . 1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4 . 88 %,可见其投入之独立。

自力更生对于当代乡村振兴,主要是“不等不靠不要”。不论是扶贫脱贫工作还是创业致富工作,只靠外力的补偿永远不能真正独立地实现振兴。当代乡村必须抛却等靠要的侥幸心理,真正务实重干,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拒绝“躺平”拒绝特权。我们作为青年团员,更要时刻铭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在学习任务完成之余主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引领社会,而拒绝成为象牙塔中的闭门造车者。

艰苦创业,就是敢于奋斗、坚持不懈。林县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修建红旗渠这种大工程,毫无疑问极其缺乏物质基础和条件,只能用双手双脚艰苦创业。于是从“神工铺”到“青年洞”、从“创业洞”到“老炮眼”,都是林县人民腰吊绳索晃崖间、青年突击当人先拼出来的。贫困能积极进取、艰难可无畏前行、逆境要百折不挠、出错敢创新创造……这就是林县人民拿实际行动诠释的艰苦创业深刻内涵。习总书记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想如今渠下受益于围绕红色地标方兴未艾的新农村建设的建渠者后代们,对这句话更是深有感触。

对于青年,实践艰苦奋斗的品质则更要减少对物质条件的抱怨,积极到党和国家需要力量的一线发光发热,相信艰苦奋斗这一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信条。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团结协作,就是众志成城、相互信任。面对建渠的困难和压力,林县县委班子以书记杨贵为代表彼此信任、互相支持、主动揽责,给了林县人民最安全的依靠、也给了当代“躺平式”干部们一个正确的榜样。林县干部公社人民一体劳动互助、共享资源、通力合作,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才最终得以完成这出现代版的、不靠神仙皇帝的“愚公移山”壮举。这种精神放在当今时代,更是相当于甘露之于旱地。我们要认真学习靠拢当年林县劳动干部人民众志成城、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拒绝因为社会上某些消极个例而陷入冷漠和个人利益猜忌的恶性循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乡村干部要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弘扬红旗渠精神中展现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新形象,把全面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

无私奉献,就是干部带头、不计得失。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工作标准比群众高,口粮标准比群众低”的自觉,不搞特权,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当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都要冲在第一线。10年间,共有81位优秀林县儿女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年龄最小的仅17岁,涌现出杨贵、任羊成、李贵、李改云、吴祖太等一大批模范人物。我们新时代青年、将来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主力军,更要时刻自省干部带头、不计得失这一红旗渠品质的要求。

图为实践队在纪念馆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巍川 供图

结束了一天的实地考察后,我们各位队员也在归来的火车上积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所见所得和认识到的问题。

队员、团员邢巍川对当地景区治理和经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当将“红色景区盈利为人民”的原则作为首要标准,要实打实地帮助红旗渠老区群众增就业、提收入,杜绝少数人漫天要价自饱私囊的行为出现。同时向社会开放招募卫生志愿者,或者合法聘用当地群众作为卫生人员、卫生监督人员就业。对于景区游客来源单一的问题,仍要思变创新,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从而不要固守单一景点模式、落入传统红色景点缺乏吸引力吃老本的窠臼。

队员、团员任家豪着重谈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回顾了一路上的所见,并提到当自己展开旗帜与身后的鲜红的党旗一起合影时,仿佛与开造红旗渠的先辈合为一体,体会到了他们当时的困难和决心。而到了红旗渠纪念馆,那座雪白的刻着“红旗渠精神永在”的石碑,更让他对红旗渠精神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分、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这句话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分、对红旗渠精神的感悟又加深了一分。他希望回到学校之后能以红旗渠精神为引导,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队员、团员李家成则谈到,此次在红旗渠之旅中,通过对红旗渠此地景观包括历史人文的了解他有了颇多的感触,尤其是对于当地先辈们奋力拼搏开天辟地的精神。红旗渠所在就是精神所在,山壁的沟壑就是先辈们奋力挥舞的身影,壮丽的山路就是先辈们顽强不屈的证明。只要我们继续发扬宏大红旗渠精神,就一定能够在新中国的伟大发展历程中绽放属于我们的光彩。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塑造属于我们的奇迹。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薪火不息,吾辈当习得前辈精神,刻骨铭心矗立奋发,争当新时代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的前进道路开辟航道。

队员、团员付家兴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让他对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见证了馆内陈列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实物,他被那些参与红旗渠建设的工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了解到了他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给了自己很大的鼓舞和启发、也让自己深刻反思了现代我们在便利奢华的生活条件下却常常抱怨不满的心态这一现象。思考如何感恩并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从我队热烈积极的心得讨论来看,可以认为此次实地考察为后续红旗渠精神宣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成功的准备和铺垫作用。

图为实践队到达青年洞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嘉康 供图(通讯员 邢巍川)

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4186459&app_version=1.4.9&sid=1582882&time=1694010628&signature=6B3MvlKp05kgOXPA9oG7nxVJJHymdoe1erYEjxzQLWmw8DnyJb&sign=4b7568800d7d34ffd27f8df9d09eb8a9#

友情链接: 中国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