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生: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总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党合作“四新”的论述

作者: 时间:2018-11-27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6日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提出,“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推进多党合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和提高制度效能的坐标和总纲。“四新”包括了总体状态、合作基础、职责履行和自身建设,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形势任务、多党合作的实践发展深刻认识和把握。

一、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

多党合作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的实践概括。新气象是多党合作过程中呈现的团结、和谐、奋发、高效的整体状态。形成多党合作的新气象,就是要在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拓展合作领域、营造合作氛围、提高合作境界,开创新时代多党合作的新局面。

增强合作意识,就是深刻认识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制度优越性,把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政党制度作为重要政治责任自觉贯彻到相关工作之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有关要求,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克服和纠正把民主党派作为附属单位、下级部门的现象;积极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加大行政部门党外正职选用力度,克服和纠正把推荐使用党外干部当作“恩赐”的现象;切实有效地进行政党协商,虚心听取不同意见,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拓展合作领域,就是多党合作中既要搞好政治上合作、政权中合作,还要在全局性、战略性、重大性问题上形成合力。要在脱贫攻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执政党与参政党自身建设等方面,拓展合作领域,形成新的格局,使多党合作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效能更加显著。

营造合作氛围,就是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求同存异、扩大包容,创造团结、和谐、宽松的合作环境。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履行职能中的领导与合作、执政与参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互动,其核心要素就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要广开言路,广求善策、广集众智,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不同意见,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尖锐批评,切实做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提高合作境界,就是不忘合作初心、牢记伟大使命、共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为人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多党合作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

二、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

多党合作是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合作,基础不牢,合作就难以长久。国共两次合作都以分手而告终,美苏英从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到进行冷战,都是政治基础出了问题。政治基础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共识,使多党合作的基础更深化了。政治共识是对政治目标、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方面的基本认同,思想共识是政治共识的更深层次,还应包括对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理解认同,如果说政治共识解决的是实然问题,那么思想共识还要进一步解决应然问题,可以说,思想共识是政治共识的精神内核。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就是新时代要扩大和增进思想共识,进一步打牢多党合作的根基。

扩大思想共识,就是扩大共识面。政治基础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政治共识。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新中国成立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则成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扩大思想共识,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在指导思想、理论体系、特色文化上的共识,特别是要在党和国家的全局性、战略性、国际性、根本性、挑战性的重大问题上,形成思想政治共识,同心协力地面对和应对。

增进思想共识,就是提高认同度。认同是有程度和层次的,其表层就是表面接受和同意,但内心还有别的想法,如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民党蒋介石虽然同意共同抗日,但骨子里仍是“限共、反共、溶共”;其中层就是愿意和赞成,但它只限于当时的联盟,不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如二战中美苏英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它只限于反对法西斯,对各自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尊重而不认同;其深层就是达到自觉和自愿,不是勉强接受和盲目跟随,而是在思想理论认同中矢志不移。提高思想共识的认同度,就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共识,不应停留在表层,进展至中层,还要不断向深层进发;不仅是实然的同行,而且是应然的同心;不是一般的接受和赞同,而是要内化于心、溶入信念从而使新时代的多党合作更加牢固、更有力量,切实做到同心同向同行。

三、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

提高我国政党制度的效能,关键是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新目标、新征程和新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党派职能的丰富和扩展,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天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职责,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找准职能定位,积极作为、勇于进取,作出新的建树,把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履行参加政治协商职能,主要是搞好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发挥带动作用。“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

度化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是多党合作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来源,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机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政协协商是民主党派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渠道。要准确把握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的特点,用好话语权,增强影响力,着力提出具有针对性、不同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更好实现党的领导发挥积极作用。

在参政议政上,主要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含,在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向深度进发,向难度聚力,向广度拓宽。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挥多党合作凝共识、集众智、聚合力的优势,形成以人民为主体的多元共治;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个攻坚战”中,主动配合、同心协力,形成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合力突破;在服务“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优势、积极探索,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民主监督上,主要是适应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的复杂性和腐败这个最大威胁,着眼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助力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中不断拓宽民主监督的新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增强监督意识,敢于和善于进行民主监督;要把批评作为民主监督的要旨,既要有利国家、有益人民,又敢直面问题、不避祸福,把民主监督的完善、纠偏和防错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要与人大、政府、监察、群众、舆论等监督形式一起,既在权力正当有效行使上发挥支持作用,又在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消除和防止腐败上发挥制约作用;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不断探索新的民主监督有效形式,使民主监督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四、参政党要有新面貌

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事业,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也取决于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就是要适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治把握、参政议政、合作共事、组织领导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展示民主党派的良好社会形象。

一方面,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定位,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是对民主党派性质的最新界定,也是多党合作理论的重要创新,标志着我国的多党合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意味着他们已经实现了从“为新民主主义服务”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历史转变,在履行职能上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治责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自觉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方面,要适应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执政党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不断提高,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全面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改能力。要在增进政治共识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在保持界别优势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努力彰显人才、智力优势;要在加强制度建设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协力推进共同事业的发展;要在岗位实践锻炼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更好发挥民主党派的整体作用;要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为长期合作、携手共进奠定坚实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能力水平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能力水平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把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效能充分展现出来。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