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纪已过半百,但一声号令挺身而出,二十几天来每天睡眠不超过五个小时;她,平常温柔娴静,但为了挽救病人而苦苦支撑,柔弱的身体迸发出无尽的能量......她是我院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张卫青,河南省支援湖北应对疫情医疗队第一批成员、护理组组长。无数个像张卫青一样奋战在湖北武汉抗疫一线的同志,汇成了这个时代最坚实的臂膀,最美丽的风景。
一、从张卫青身上,我深刻明白了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
担当是共产党员必备的政治品格,体现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责任面前的敢做敢为,是紧急关头的舍我其谁,作为一名党员,张卫青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一往无前、无怨无悔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为了抗疫,她没有事先将自己要去武汉的事情告诉家人,一句“家人会理解我的”便义无反顾冲向了“前线”,化悲痛为力量,母亲“三七”祭日那天她在远方默默地祈祷,说到丈夫她也总饱含带有“愧疚”的深情,她把对家人的爱默默地藏在了心底,舍小家为大家,用个人与亲人的分离去换来更多病人的健康和与家人的团聚,去换来病毒前面更多人生存下去的希望。遇到危重病人,张卫青总是说“我先上”,像拿着炸药包的战士一样冲在前面,每个人都知道那意味着把更多安全的空间给了别人,而自己受感染的机会却很大,但是张卫青心心念念的始终是怎样救助病人、保护好身边的同志,却从来没有自己,我深刻明白了共产党员的担当绝不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不是仅仅做做样子,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魄,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的无私奉献……。
二、从张卫青身上,我真正读懂了医务人员的价值追求
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不同的价值追求,最终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归宿。对于医务工作人员来说,选择了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也就选择了辛酸苦累。张卫青总是用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践行一名医护人员的价值追求,为生命站岗值班、为健康真诚守护,为病人执著付出。她的字典里仿佛没有“空闲”这两个字,春节前几天在医院里,她忙着疫情防控;从大年初一报名、大年初二启程出征,到武汉后第一时间投入繁重的救治工作,她每一日的睡眠时间,都不超过四五个小时……这是一位已经年过半百的人啊!看着张卫青那张午后时分趴在会议室办公桌上,泪水在我们眼中打转,她是多么地辛苦!但她从来都是说:没事,我不累,你们要做好自我防护啊,朴实而温柔的话语背后是钢铁般的坚守和不可动摇的意志,让人动容!有时,我也在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能够做到像她那样吗?”或许我无法做到,但我将努力去做。我深为有张卫青这样的同事而骄傲,身为有这样一位长者做自己的榜样而荣幸,她像一颗明亮的星,告诉我什么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追求,什么是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的尊严与神圣!
三、从无数个张卫青身上,我清楚看到了战“疫”必胜的光明前景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像张卫青这样甘于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这段岁月里,无数英勇的医生和护士用汗水和坚持救助生命;无数普普通通的人在抗疫一线顽强支撑,留下了最美“逆行”的背影,还有什么能比用生命换取生命,更让人怦然心动;还有什么能比前仆后继的冲锋,更让人感慨动容:有的姑娘噙着泪,落去满头青丝,变成了“假小子”;有的人为抗“疫”推迟婚礼,却累倒在一线,只留下空守人间的爱人;很多医护人员为了节省医疗资源,在防护服里垫上尿不湿;一整天的工作下来,摘下口罩、护目镜的他们,脸上早已布满了血痕,可她们却笑着对镜头说:“这是最美的战绩”。这是何等的奋斗者和从容者,是所有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的人铸就了这个时代的伟大与光荣!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在苦难中岿然不动!在这个极不平凡的春天,张卫青和无数像她一样的人,是最闪亮的明星!我也要做一名“追星族”,守好岗位,不辱使命。我们坚信,这场抗疫战争,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不远的将来,阳光终将驱散阴霾,一定会见到春暖花开,海晏河清!
(第二附属医院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