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构简介
河南省过程传热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4月批准建立。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郑州工学院新型化工设备强度研究室,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中心,2000年更名为郑州大学热能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是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能源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学科基地之一,河南省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热能工程及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之一。实验室自1995年起与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独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师资和科研力量较雄厚,学术梯队整齐。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兼职1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已累计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86人。
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外合作科技攻关项目和横向课题等共58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等20余项奖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核心期刊等累计发表论文510篇,部分被SCI、EI、ISTP等收录,出版著作10部,获专利24项。具备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在国内能源科学及相关技术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该学科与技术领域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具备承担国家和省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必要能力和基础。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实验室主任刘敏珊教授现任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温材料与强度委员会委员、多年来担任ISSI(FM)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六届科技图书编审委员会委员、《过程装备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委、《压力容器》和《化工设备与管道》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2.主要研究方向
(1)对流传热强化新机理及先进装备研究;
(2)超临界自然工质传热及微尺度换热技术研究;
(3)高导热复合材料换热设备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4)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现代设计与健康检测技术研究。
3.研究团队
古 新、王 珂、靳遵龙、刘 彤、王永庆、赖永星、王 丹、安万辉、李会知、王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