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教授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在教学指导、学术事务决策审议、学术评价、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9年10月,历史学院组成以张国硕教授为主任、袁延胜教授为副主任的新一届教授委员会。三年来,在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全体教授委员会委员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据统计,每年共召开教授委员会会议 20次以上,举办学术活动、意见交流、教学观摩数十次。具体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历史学院整体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方向设置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规划提出咨询或审查意见。协助学院制定各专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对引进人才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测评。指导学院的教学工作,对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生专业方向、导师遴选提出建议或审查意见。多次组织听课、评课活动,优化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组织评议推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选题,对教师申报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选项给出学术评价意见。
二是制定、修订历史学院人才、招生和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方法,为考核、评定各类人才和科研成果提供依据。结合历史学院实际,制订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高层次人才选拔聘任考核工作实施办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高层次人才具体上岗条件和岗位目标任务推荐建议》。制订《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实施细则》《历史学院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
三是对历史学院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引进的学术带头人、各类人才项目申请人给出学术评价意见,引领学术发展方向。全面参与教师职称的初评、推荐工作。评审推荐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省优秀骨干教师人选。对省特聘教授、校特聘教授、省政府享受特殊津贴人选进行评审推荐,并对其进行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提出具体评价意见。
四是主持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与文学院合作,每年举办郑州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历史·文学·文化”学术分论坛。设立博士、硕士生分会场,让更多的研究生有机会参与论文宣讲。学术论坛的举行,加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了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来,通过教授委员会的努力工作,在广大师生的紧密配合下,历史学院的学科建设得以良性发展。学科队伍不断壮大,专职教师已突破百人,先后引进国内学术领军人物3人,引进博士学位人才近20人。一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成为学科骨干人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项,立项数在全校各文科院系中名列前茅。申报河南省社会优秀成果取得新突破,荣获一等奖。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考古、世界史等学科取得新佳绩。
(历史学院教授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