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数据科学研究所(筹)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23

点击次数:

 

为切实落实《郑州大学关于所、系、中心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校政〔2019〕55 号),深入贯彻执行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规划及我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一流大学转变的战略,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科研实力、加快信息管理专业转型发展与建设步伐,争取使该专业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特申请成立“郑州大学数据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并提出相应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同志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遵循,推进郑州大学一流大学的阶段建设目标实施,立足特色学科建设,坚持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发展、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相互融合的原则,紧密围绕信息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开展系统研究,以科研为主体,构建一流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学研究型治理体系向研究型治理体系转变,助推郑州大学研究型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

二、目标定位

数据时代给各学科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认识论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出现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科学研究中沿用至今的“知识范式”的新研究范式——“数据范式”。“数据范式”的广为应用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变。数据科学是以揭示数据时代新的挑战、机会、思维和模式为研究目的,由数据时代新出现的理论、方法、模型、技术、平台、工具、应用和最佳实践组成的一整套知识体系,是信息管理学科新的研究与转型方向。在此背景下,成立“数据科学研究所”,构建数据科学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汇聚和培养数据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尽快使郑州大学成为国内数据科学研究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目标一:打造国内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研究所将依托《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与风险监控研究》《数字保存经济要素与经济评价研究》《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标准与认证研究》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基于用户行为挖掘的UGC质量实时预判与控制机制研究》《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研究》等7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及《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研究》《泛在网络中的信息过载与信息组织模式研究》《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情景敏感服务模式及实证研究》《学术授信评价及其在学术博客评价中的应用》等4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凝练学术方向,瞄准学术前沿,坚持以学术产出为基础,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外信息管理学科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研究平台。

目标二:构建立体化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所将充分发挥成员的专长,整合有效资源,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形成以校内成员为主导、校外专家和国外专家为辅助的双导师制度,以国际化培养为着力点,强化知识更新力、学科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吸纳优秀本科生的加入,不断提升其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主要职能

第一,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学术产出能力。研究所将立足于已有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研究建立信息管理学科学术体系,推动数据科学、信息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构建面向国家、科研人员、学生群体和社会公众的数据科学学术平台。研究所将在已有基础上以郑州大学的名义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我国信息管理专业数据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实力与层次,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我国信息管理专业。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和声誉。研究所将通过项目合作机制和双导师培养机制大力培养数据科学及信息管理学科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

四、研究方向

方向一:数据分析与治理

方向带头人:臧国全(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院长)

成员:郭少友(教授)、高晓宁(博士后,讲师)、徐爱琴(讲师)

校外专家:马费成(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陈传夫(武汉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外专家:张进(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教授)

设立依据:大数据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应运而生,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行业企业等数据的大量汇聚使得数据演化为重要的生产力。大数据的存取、交换、分析、管理和应用等面临诸多新挑战,无论是从存储到超算、从数据库到数据安全、从数据分析到统计建模,还是从科学计算到优化算法等,都对数据分析与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科学研究所数据分析与治理中心主要研究数据科学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工具、途径、模式、效果、效益以及改进提升的路径、策略和建议等,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讨问题解决之道和发展之策,破解数据资源开发应用服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该方向的研究人员将依照各自领域和专长,利用最新研究方法、技术和工具等,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对该方向的理论问题、实践难题和技术问题等开展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力求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为数据、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服务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践方案。

 

方向二:信息计量与评价

方向带头人:杨瑞仙(副教授,副院长)

成员:周春雷(副教授,省青年骨干教师)、郭强(教授)、李雪

校外专家:邱均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资深教授)、杨思洛(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张琳(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国外专家:Wolfgang Glänzel(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国际顶级计量学期刊Scientometrics主编)

设立依据:从最初的文献、科学活动的计量,到信息、知识及知识活动的计量,再到捕捉分析学术成果的电子痕迹,重视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计量研究,信息检索、科技评价和知识发现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要的前沿课题。数据科学研究所信息计量与评价中心主要利用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或专利文献数据库的数据,揭示国家、机构、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关系以及体现在数量上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影响能力,分析我国科学研究的结构与布局,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此外,该中心将积极凝聚国内外社会资源,创新学术研究机制,加强评价人才培养,改善评价咨询工作,努力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该研究方向的诸位研究人员都具有高级职称,是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优秀骨干;他们在该研究领域发展深化演变的创新过程中都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前瞻视野,为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系列成果提供了人才保障。

方向三:用户行为与服务

方向带头人:付立宏(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

成员:金燕(教授,省青年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王娜(省青年骨干教师,副教授)、袁静(省青年骨干教师,副教授)、耿瑞利(讲师,高层次拔尖人才)、鲁晓明(讲师)、赵天昀(讲师)

校外专家:朱庆华(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申静(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吴丹(武汉大学教授,长江青年学者特聘教授)、邓胜利(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国外专家:阮炼(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教授,馆长)、Lai Ma(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设立依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智能服务”从个人、学术社交网络等领域扩展到电子商务、交通、能源等商业领域,以及图书馆、教育、医疗健康等公共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集成与应用背景下的用户与系统交互行为发生了新的改变,也催生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分析与利用用户行为数据,挖掘用户行为数据的商业价值,利用行为数据进行精准有效的信息服务成了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问题。用户行为与服务研究方向将重点开展数据驱动的用户行为分析、多通道交互行为融合建模、预测与推荐、用户需求精准感知,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建模与挖掘等。旨在深入探索用户需求和偏好,准确地解释用户行为的内在机制,以研究问题共性为导向,采用行为实验与用户大数据相结合的学科交叉融通方法,从而加深理解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服务优化,更好地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为用户服务这一基础议题,为信息技术应用、用户体验改进、信息服务提升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该方向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展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研究、用户参与的网络动态信息组织模式研究、基于用户行为挖掘的UGC质量实时预判与控制机制研究等多项研究项目,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为该领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组成人员

所长:臧国全(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所长:金燕(郑州大学教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校内成员:

付立宏(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少友(教授、硕士生导师)、郭强(教授、硕士生导师)、杨瑞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春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袁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耿瑞利(讲师,高层次拔尖人才)、高晓宁(讲师,博士后)

校外成员:

马费成(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学名师)

邱均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创始人)

陈传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朱庆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申静(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丹(武汉大学人机交互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负责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杨思洛(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青年学者、图书馆学系副主任)

张琳(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Scientometrics副主编)

国外专家:

Wolfgang Glänzel(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Scientometrics主编)

阮炼(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教授、馆长)

Lai Ma(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进(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教授)

、运行机制

1.建立灵活沟通机制。建立定期与非定期相结合的沟通方式。对于常规任务将每月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沟通工作进展;对于非常规任务将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等媒介沟通,确保研究任务及时下达、督促协调项目研究,保证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任务高质量完成。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心将突出研究重点和特色,组建国际化研究队伍,包括国内外、校内外相关领域著名学者和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数据科学研究人员,同时借助我院图书情报学教师的力量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国际化视野研究,整合研究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良性运行机制。

3.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研究中心将建立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办法,将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列入科研成果奖励范围,作为职称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4.建立运行监控机制。研究院运行过程中,强化检查督查,加强研究过程监督和管理,督促研究工作如期顺利开展,形成有效监控机制。

建设基础

1.项目依托

研究所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4项。项目经费近400万元。

项目编号 姓名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05BTQ007 臧国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
71673255 臧国全 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 数字保存的风险型元数据与风险监控研究
71173197 臧国全 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 数字保存经济要素与经济评价研究
70673094 臧国全 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 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标准与认证研究
17BTQ007 付立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研究
10BTQ024 付立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知识转移绩效与图书馆咨询团队运行机制研究
17CTQ030 杨瑞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研究
15BTQ064 金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基于用户行为挖掘的UGC质量实时预判与控制机制研究
12CTQ027 王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泛在网络中的信息过载与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18BTQ071 王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用户参与的网络动态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13CTQ046 袁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情景敏感服务模式及实证研究
11CTQ014 周春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学术授信评价及其在学术博客评价中的应用

2.学术论文

方向一3位成员共发表相关期刊论文13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9余篇,CSSCI来源期刊、学科权威期刊《图书情报工作》《中国图书馆学报》刊载约9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情报学》全文转载14篇。

方向二3位成员共发表相关期刊论文117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6余篇,CSSCI来源期刊、学科权威期刊刊载近7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情报学》全文转载12篇。

方向三5位成员共发表相关期刊论文14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CSSCI来源期刊、学科权威期刊《图书情报工作》《中国图书馆学报》刊载2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情报学》全文转载27篇。

研究成果详细目录见附件1。

3.学术专著

中心成员共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均由世界图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

七、预期效益

1.科研产出

研究中心将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的研究为目标,发表高质量论文、出版学术专著。

2.项目经费

研究中心将努力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经费支持。

3.学科提升

研究中心将努力推动郑州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力争其在学科评估和全国信息管理学科的排名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为信息管理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提供支持。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

版权所有:2023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