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首届交通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7日  浏览次数:

 2025年11月15日上午,由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首届交通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郑州举办。会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会(UNESCO–ICCROM Asian Academy for Heritage Management)指导,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日本、印度、越南、埃及等国家地区的建筑规划、遗产保护、工程技术、历史地理等多领域的2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交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核心议题开展广泛研讨交流。

 会议合影

开幕式上,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致欢迎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河南省文物局党委书记、局长任伟,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谭鸿,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等领导和专家分别致辞。王海杰与任伟共同为由郑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历史城市保护发展学术联盟”揭牌。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同志主持开幕式。




 王海杰代表学校致辞

王海杰在致辞中表示,大会聚焦“交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核心议题,并立足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历史节点,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影响,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构建跨学科、跨区域全球学术共同体,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深入交流探讨。任伟表示,河南既是中华民族和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河南省在交通遗产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成效显著,希望会议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贡献智慧。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教授刘庆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康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尼西亚分会主席苏哈迪·哈托诺等19位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他们围绕交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实践、技术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创新,为遗产保护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多可能。

会议设立的四大平行论坛,涵盖“古代交通城市与遗产”、“铁路城市与遗产”、“运河城市与遗产”、“数字技术与交通遗产”等议题,共安排40余场专题报告,中外逾百名学者青年进行相关研究分享。




会议现场

 


 

 

                下一条: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办“智慧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学术讲座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 张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