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一、基本信息
姓名:吕红医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492399472@qq.com邮箱或电话:13733825770
二、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9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学士
1998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工学硕士
2005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工学博士
三、研究方向
河南省生态住区与创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先后参与和主持完成十一五、十二五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35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
四、承担主要课程
本科生课程:城市(文脉)设计、建构设计
研究生课程:乡土建筑理论与实践、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五、所获荣誉
1.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女职工先进个人,2019
2.郑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2015-2016
六、学术头衔/兼职
河南省生态住区与创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河南省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民居建筑学会理事
七、近期科研成果
(一)论著论文
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
1)专著4部
(1)传统农房建造技术改良与案例ISBN978-7-11222009-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2018
(2)中国小城镇及区域发展规划回顾ISBN978-5177-0044-9中国发展出版社参编(第三),2014
(3)荥阳砖雕(专著)ISBN978-5177-0044-9中州古籍出版社副主编,2014
(4)Special Issues on Chinese Villages and Their Sustainable Future,JEM 2008,参编
2)论文55篇,其中英文论文5篇,中文50篇
(1)Xia Futou’s Public Bath House A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Experi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Volume87,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JEM),special issues on Chinese Villages and their Sustainable Future,2008(SCI)
(2)The Role of Participatory in the Upgrading and Preservation Process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s/第12届香港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ISBN-13:978-962-7589-27-3/出版:香港大学2006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a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st urbanization/都市化国际论坛(ISBN-10:90-78658-01-0/ISBN-13:978-90-78658-01-6)2006
(4)Vernacular House pattern in Chinese villages:A systematic thought to the Nature and Society第12届香港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ISBN-13:978-962-7589-27-3 ISBN-13:978-962-7589-27-3/2006
(5)Acupunture method:Sustainable planning in Experimental case study in Xiafutou Village/第12届香港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ISBN-13:978-962-7589-27-3/出版:香港大学2006
(6)地坑窑院自主改良模式效能分析与研究——以三门峡曲村为例[J].建筑科学,2020(12)
(7)传统合院式民居风环境绿色改良技术研究[J].建筑科学,2019(8)
(8)豫中地区传统民居适宜性节能窗应用探讨[J].建筑节能,2020(3)
(9)豫中地区传统民居适宜性地面改良技术探讨--以方顶村方兆图故居为例[J].城市建筑,2019(3)
(10)荥阳碉楼民居[J].建筑与文化,2019(8)
(11)色彩地理学视角下神垕镇历史街区传统色彩分析[J].城市建筑,2019(5)
(12)从现代坡屋面构造方式探讨豫中地区传统民居屋面适宜性改良技术——以郑州方顶村方兆图故居为例[J];中国名城;2018(11)
(13)基于现代木结构技术的乡镇民居设计探讨-以宜兴市张渚镇示范农房建设为例[J].南方建筑,2018(6)
(14)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南岳庙大殿营造特征探研[J].华中建筑,2017(4)
(15)移民文化视角下方顶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顶村与丁村的比较研究[J].华中建筑,2016(1)
(16)基于耦合理论的历史文化名村特色价值保护研究[J].南方建筑,2016,(1)
(17)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J].中国名城,2016(4).
(18)山东黄河下游地区传统民居调查研究[J].中外建筑,2015(2)
(19)荥阳地区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案例研究[J].中外建筑,2015(8)
(20)荥阳地区传统民居(砖雕)墀头构图特征研究——基于数值变量法的比较分析[J].中外建筑,2015(2)
(21)筚路蓝缕以启后学——中原地区汉代建筑研究综述[J].中外建筑,2015(2)
(22)新县传统民居装饰初探,[J].华中建筑,2014(4)
(23)商丘地区传统民居考察分析,[J].华中建筑,2014(3)
(24)豫北山地民居形态考察[J].[J].华中建筑,2014(4)
(25)多方博弈下的城中村改造利益均衡模式探讨——以郑州市冉屯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6)
(26)工业型小城镇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基于人口和产业“双驱动”的波士顿矩阵法,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论文集
(27)豫西南盆地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特征探微[J].华中建筑,2012(10)
(28)河南传统村落的时空简史[J].中州建设,2012(15)
(29)生态学视野下的豫北山地民居景观分析——以河南省林县石板岩民居为例.华中建筑,2012(1)
(30)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样本研究——以河南荥阳秦氏旧宅古民居为例[J].中外名城,2012(4)
(31)河南荥阳秦家大院古民居群考察报告[J].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1福州
(32)南阳市邓州地区乡土建筑考查报告[J].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1福州
(33)豫西地区窑洞民居的人文地理区划及形态特征探微[J].华中建筑,2010(7)
(34)地坑院生态价值及其保护性改造初探,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35)地坑院窑皮空间的构成及其影响因子解析——以陕县凡村地坑院窑皮空间研究为例[J].建筑学报,2010(S1-21)
(36)自然的人化——析传统文人园林中的泛人文体验[J].华中建筑,2010(10)
(37)历史地理学视野里的豫南山地民居现象研究——以豫南信阳市新县民居为例,17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0
(38)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7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0
(39)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9(12)
(40)亦土亦洋两相宜—河南巩义刘氏庄园,[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41)"南源北辙"——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学报,2009(S1)
(42)神龟背上的村寨河南卫辉小店河清代古民居群[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8(9)
(43)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问题,15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44)结合地域特点的古建测绘实习教学初探,《国际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2007.10
(45)中国村落遵循生态原则的经验探索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以河南省下伏头村为例[J].建筑学报,2007(10)
(46)浅谈乡土建筑更新和保护中的两种模式,15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47)绿色村落形态规划思想初探,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2006.3
(48)农村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建设试点[J].《建设科技》2006(7)
(49)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博士论文,2005
(50)街道的单一性与多元性含义[J].新建筑,2005(2)
(51)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系统思维及其形态表征[J].华中建筑2004(4)
(52)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J].新建筑,2004(6)
(53)村落形态的自组织演变及其规划思想初探《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建筑分册》2003.10
(54)郁金香国度的建筑艺术[J].中州建设,2002(6)
(55)传统建筑空间趋同性探源[J].新建筑,1999(6)
(二)科研项目
在研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7项。
(1)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美好生活需求的历史城镇可持续社区模型研发与示范”SQ2019YFE010826项目负责人,2020-2021
(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农房建造技术改良与应用示范”2015BAL03B03课题负责人,2015-2018
(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传统农房配套设施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BAL03B02子课题负责人,2015-2018
(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传统木构农房绿色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BAL03B03主要参与人,2015-2018
(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能源自维持住宅监测展示平台研发与示范”2013BAL01B04子课题负责人,2013-2015
(6)欧盟地中海地区第六科技合作框架项目“地中海国家清真寺浴池及可持续性社区研究”(FP6-2003-INCO-MPC-2Nr 517704)2005-2008
(7)中欧第五框架合作项目“中国村庄的可持续前景研究”(ICA4-CT-2002-10007)2002-2005
(三)实践项目
近5年来完成规划设计实践项目20余项,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运河洛阳段保护传承弘扬实施方案,项目负责人,2020
大运河鹤壁段段保护传承弘扬实施方案,项目负责人,2020
大运河滑县段段保护传承弘扬实施方案,项目负责人,2020
河南省黄河文化内涵挖掘研究,项目负责人,20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巩义窑址环境整治方案暨博物馆设计,项目负责人,2020
大运河河南段保护传承利用规划,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2019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彩陶及釉彩文化内涵研究,项目负责人,20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丰清凉寺遗址环境整治方案,项目负责人,20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荥冶铁遗址博物馆扩建设计,项目负责人,2019
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滑县纸厂既有工业遗产改造设计,项目负责人,20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偃师商城遗址环境整治方案,项目负责人,201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后端湾遗址环境整治方案,项目负责人,201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商城遗址环境整治总体方案,项目负责人,201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荥冶铁遗址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项目负责人,201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城宫殿区遗址公园规划,项目负责人,2016
世界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测绘勘察、病害调查和数据库建设,项目负责人,2016-201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项目负责人,2016
世界遗产大运河滑县段道口古镇一面街古民居群修缮设计,项目负责人,2016
世界遗产大运河郑州段环境整治规划及景观设计,项目负责人,2015
滑县道口古镇保护利用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2015
滑县道口古镇环境整治总体方案,项目负责人,201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项目负责人,2015
(四)其他科研成果
获得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1项),软件著作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1)TEST DEVICE OF UNIVERSAL NAIL/SCREW HOLDING POWER专利号US10260995B2
(2)一种古建筑苫背屋面施工方法(ZL 201610041753.6)发明
(3)一种古建筑瓦屋面施工方法(ZL201610039865.8)发明
(4)能源自维持住宅物理环境模拟分析平台V1.0(2015SR109249),软件著作权
(5)能源自维持住宅模型库系统V1.0(2015SR109250),软件著作权
(6)能源自维持住宅基础信息采集及内容展示平台V1.0(2015SR109385),软件著作权
八、获奖情况
(一)科研获奖
(1)中国木材保护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4),2019.12
(2)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第1),2019.12
(3)河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第2),2011.8
(4)河南省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奖二等奖1项(第1),2011.7
(5)河南省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第2),2007.7
(6)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3),2004.10
(二)指导学生获奖
(1)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作业优秀奖,古“戏”今唱——滑县道口镇文脉设计,2019
(2)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豫东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研究(指导教师),2013
九、社会公益活动与贡献
(1)河南日报客户端发表论文1篇《落实以黄河文化赋能河南区域协同发展》
(2)配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完成《大运河河南段保护传承弘扬实施方案》,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