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下午2:30,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具象表现与综合材料工作室《媒介材料实践与创作》课程展暨教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朱建良、石佛艺术公社社长黄国瑞、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吴斌、湖北美院教师张彦峰、大河美术报社副总编辑李向华、油画系主任王国建教授、设计系副主任高云教授、国画系副主任薛峰、史论系副主任付铭,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设计系、史论系青年教师20余人,以及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郑州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老师王博纳主持,参会教师分别从教学和个人创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展新形式、掌握新材料、培养新的艺术观念。
2019年油画系当代具象表现与综合材料工作室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增设了媒介材料实践与创作课程,本次展览作品是课程调整后的首次教学成果。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朱建良
第一点感受就是这次课的总结布展非常不易,因为去年我们大家都经历了三个月的“不许动”,也就是疫情的封控,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王博纳老师和同学们做出了这么一个精美的、具有探索性、材料丰富的展览。大家的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对艺术的探索来之不易。
第二点感受来就说展览形式非常丰富,各种形式都有,看了以后也十分感动。
第三点,大家都很用心,看看材料的装置,包括这个录音录像,都体现出大家对这门课程的专注和用功,非常值得赞扬。
第四点,艺术价值很高,学术成果很丰厚。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继续探索创新,取得更大的成就。
主持人 王博纳
这门课是19级油画当代具象表现与综合材料工作室的课程,一共有20个同学。有两个同学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参加展览,参加展览的一共是18位同学。上学期的九月份这门课就已经结课了,10月初突然遭遇疫情,正在布展的情况下,就戛然而止。疫情过后,新学期开学又重新把这个展览给布置完成,呈现给大家看看。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也都非常努力,非常辛苦。开这个座谈会,我想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针对同学们的这些作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发表一些看法,多多指教。第二个就是,当代艺术教育在咱们河南郑州怎么进行推广,谢谢大家!
石佛艺术公社社长 黄国瑞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这个学生作品展览令我很吃惊,在河南高校具有引领作用,因为河南太需要当代艺术了,由于河南是一个传统大省,相对于传统元素,当代元素较弱,距离北京上海等都市对比依然有差距。另外,艺术是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与生活生命产生关系的,分工匠和艺术家,不要同等定位,艺术家更在于思想。我们的每个作品都具有一个深层的东西,但这不是止境,还可以再深入发掘。同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要太过追求形式感,不要流于过去的概念。现阶段,无论是模仿,再创造,我们都要加以鼓励。石佛艺术公社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机构,诚邀在座师生积极参与艺术公社的各类活动,为河南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活力。
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 吴斌
这次展览令我眼前一亮,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次展览。目前在河南省内高校来说是比较超前的。同时我感觉到就是大家对艺术创作具有热情,对材料的一种理解,还有对于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那种诉求或者这种欲望也被激活了。这些作品里具有思想深度,不只是简单的诠释和表达,里面还有一定的逻辑。我们还要注意写作表达能力以及我们的文字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关联。这次展览是非常成功的,说明王博纳老师的教育方向和方法是正确的。
湖北美术学院教师 张彦峰
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两个关键词叫诚意和温度,就是发现我们的学生开始关注跟自己相关的问题,真正地在思考,把艺术当成一个探索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个是难能可贵的。其实你真正地看当代艺术,你会发现我们所谓的观念无非是一些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然后才是深至我们身份的认知。这里面其实有一些同学意识到关于女性身份的话题讨论,但是这个讨论是大家基于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结构,所以说阅读量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对于材料是有敏感度的,可对于材料本身延展的意义没有做过多的思考。不过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做了,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值得肯定甚至庆幸的一件事情。
大河美术报社副总编辑 李向华
我对此次展览深感欣慰并大力支持,我自己作为一位媒体创作者其实和艺术家们有着共同性。首先我们需要培养足够的观察能力,尤其是对艺术对象的敏感度,我们能看到什么,决定着我们下一步会往哪里走。其次是我们的思考能力。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过程中,如何去拨云见雾并且能甄别出有价值的信息及表象背后深层的社会问题。如何重新认识当代艺术是同学们接下来要冷静思考的问题,有筛选性的思考问题,才能让我们的艺术道路更好的走下去。
油画系主任 王国建教授
当代具象表现与综合材料工作室立足于当代,对20世纪以后的艺术作为研究教学方向。目前开设的两门新课程,综合材料表现与实验和媒介材料实践与创作,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设的当代艺术课程,初衷其一是:高校艺术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怎样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开设与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相关的课程,突破学院式教育的局限性,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国际艺术的前沿,二是:通过课程培养学生新的艺术观念与思考艺术问题的新方法,让学生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由传统架上绘画的题材、语言等向媒介、信息、观念等转变,从单一的艺术形式,向更宽泛的当代艺术领域发展。三是:作为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艺术学科的发展更应该面对国际一流高校,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艺术领域,让学生在当代艺术发展大潮中,不再是看客,而是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前卫意识的参与者。
设计系副主任 高云教授
虽然作品语言稚嫩,但从作品中看到了学生的真诚,在作品中看到了同学们的勇敢,打破了三年油画技法的局限,摆脱了传统材料的束缚,对新的材料和语言进行探索我觉得是非常勇敢的,能在作品中看到同学们对新材料的兴奋和热情,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媒介来展现不同的想法。和王博纳老师从英国相识,也有过展览合作。作为设计系同事,博纳老师的教学实力有目共睹,并且王国建老师推进教学改革的精神非常可贵。在王国建老师的作品里能看到王国建老师是一直在求变创新的,从而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史论系副主任 付铭博士
第一点是在于王博纳老师他对于这门课程的创新和改革,这个课堂的内容可以说是他的个人创作的研究和教学的结合,同时他的作品也在这一次的展览上面进行展出,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新媒体以及艺术的一种探索,就像最前沿的这种AI在他作品当中的展现,也是在AI创作的一种辩证的思考,对于这种最前沿最先锋的内容能够很快的转换给学生是一份很难得的机会。
第二点是课展融合,这也是一个当下在很多学院都进行的一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也是他们一种身份的转变,通过展览使他们从学生到艺术家开始转变。
最后就是自己对于这幅作品创作的想法,是否我们的文字表述能从我们的作品之间建立起真正的联系?艺术的本质艺术最真实的是什么,那我们作为一个学生来说需要多方位的去学习这种思考,这也是我们对于当代艺术创作可以思索的方向。
雕塑系 孟秀兰副教授
艺术应该打破艺术学科的界限,艺术家不该局限于形式而应该去对社会进行关怀。艺术的表达有很多,数字媒体,装置艺术等。艺术家该有不同的艺术表达,去有思想地表达社会的问题。学生能有自己的思索并结合材料去表现。上学期学院改革使得每个专业每个课程结束举办结课展览,让每个专业学生更深刻的去了解自己的作品以及与不同专业的交流探索,这是很好的。
国画系教师 刘炜涛
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开展,可参考伊娃海思、阿布拉莫维奇等。打动自己、灵魂的交流,不止靠解释与语言,也有感受与认知,例如卡比艾斯。艺术行为本身是一种观念,用一种观念去诠释另一种观念。当代艺术的问题在于问题太多,关注问题过多延伸是艺术之外了,艺术家关注灵魂本身的想法,不该只用视觉构成解释,艺术家不止理性的逻辑,还有创作时的手感与感受。视觉表达不该是局限于表达问题,可以关注于一些感性的表达,灵魂需要升华,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雕塑系教师 刘永
油画系的学生们相比于雕塑系来说接触的材料不多,但通过博纳老师的带领突破了画布的局限,用材料来展现想法,更早一步迈进了当代艺术的大门,是全国油画系中的先驱。作品中同学们对各种丰富材料的运用与体验在本次展览过后将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态度,进入一种状态,对身边生活事物的敏感度进行提升,发现生活中的美。而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油画系教师 晏明俐
这个课程是我们王国建老师的一个课程改革,并通过王博纳老师的带领,同学们认识了材料的美,并开启了艺术上的另一扇窗。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于艺术的探索和对作品的深入探究,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同学们不同的一面。这门课程不仅是传递艺术,更是依托于艺术去传递同学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利用自身的正能量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影响世界。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我们去学习艺术的意义所在。我为你们点赞!
油画系教师 汪梅
从架上的传统绘画,一直把同学们拉到当代材料这么超前的概念,是往前走了一大步。我们油画可以不仅是单纯的架上绘画,我们也可以混着玩,可以和其他很多视觉冲击力强的杂糅在一起。博纳老师就像是带着一群有思想的蘑菇,一起创作,一起研究,在探讨生活的真谛,在挖掘人类最本质最纯真的东西。就像艺术和哲学是分不开的,哲学是无形的艺术,艺术是一个有形的哲学。
油画系教师 张博
当代艺术的展览以往经常在外省,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次在中原、在郑州、在咱们美院能够近距离的观察并与这些创作者们进行沟通,其实是非常难得的。每个人都是在从自己的角度展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从作品中能感受到有时代的影响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展览,表现各种各样的形式,找到自己对艺术真正的一个感兴趣的方式,千万不要去故步自封,我们仍需要继续的扬帆起航,不停的向艺术的边界继续拓展,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继续前进。
国画系教师 牛文娟
当代艺术借助媒材直击内心,表达作者所理解的独特世界,较传统艺术更具有反思性与冲击力。我认为,当代艺术的特征是观念性、时代性与多义性。从观念上性来讲,提出问题、反思问题,往往传达一种哲思。从时代性讲,当代艺术表现当下的时代语境,角度多元,且由无标准性带来更多的自由性与可能性。多义性方面,不同的观者看到作品,都会根据自身的经历与修养对此进行不同的语义阐释,这也是当代艺术的魅力展现。我提出两点建议给学生:一、如何利用河南本土与中国传统元素做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破地域性的,反过来,任何地域性的元素都可以做出国际性特征,反映人类共同的哲思。二、当代艺术入手看似容易,表现出高度与新意却很难。希望同学们以此为起点,多体验生活,了解哲学,构建作品深度的基础,同时思考媒材的多义性,才能有更精彩的语言表现。
雕塑系教师 李思明
本次展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像是绘画专业的作业,摈弃了传统油画材料的局限,感受到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思考问题,将架上绘画作品延展到三维空间,有实质性的突破。
国画系教师 王振
丰富的形式多彩的探索,生活中与材料的接触有诚意有温度,让作品获得生命力。生活中的材料能让人脱离固定的构图与二维的局限。造型和笔墨是国画中的根本,但其实只是艺术家外界的要素,不是艺术家的本体,这个时间点急需改革,材料的突破也是国画的需求,需要反向思考突破个人的舒适圈,突破格局与想法。画不能为了给别人看,作品要为自己看,发自内心为了自己去创作。
国画系教师 赵帅
在此之前各位专家老师们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当代艺术是引领我们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艺术的发展创新是艺术的基本需求。对于班里的学生我经常告诉他们要多看多读多想多涉猎,可以去学习其它艺术专业的独特思想从而进行专业上的互补,进行学科交叉。当传统绘画和当代思潮进行碰撞,迸发出火花,才能更好的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当代的语言去展现传统艺术的本质和精神内核。我们不能为了当代而当代,为了形式而形式,而是要追求作品本质的内核,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国画系教师 徐万诚
有眼熟的感觉但在现阶段是个不错的突破,大家也都踏进了艺术的大门。药片的那个作品对我影响深刻,对整个展览有所升华。喜欢吉他那个作品带来的反叛与激进,不是单一的模仿。
设计系教师 田田
19级油画表现班的同学,虽然不是实验艺术专业,也不是当代艺术专业,但是你们有这样懂艺术,懂技术,懂中西方文化的老师,带着你们去学习真的是非常幸运的。虽然这个课程是媒介材料实践与创作,但是我的观展感受核心还是思想和观点,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和对生活问题的提出,这也正是我们作为艺术人士的社会使命。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课程,希望我们能够把这样的课程开给我们每一个系,如果能作为一个院系选修,可能觉得真的是对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方向的拓展。
油画系教师 韩丁虎
我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了解到实验艺术。今天在我们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看到学生通过寻找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材料将自己的探索和社会积极地发生联系,打破了固有的艺术认知。油画系的学生开始不满足画家的身份,从而向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靠拢,这是值得鼓励的。装置艺术在河南还较为前卫,博纳这个结课展,在当今河南的价值与意义不亚于杜尚当年《泉》的展出,这种艺术形式突破了平面的桎梏,甚至有了“多觉合一”的艺术形式,通过各种元素形成的合力与观众产生共鸣。但是,我们也要警惕:现如今艺术的泛材料化程度越来越高,创作媒介越来越多元化,使用单一材料或者废旧物品去进行创作的时代已经过去,换言之,试验艺术的创作成本和创作难度也越来越高。最后,我抛出一个问题:当我们用新的材料媒介,是将其做成具有美感的视觉艺术盛宴还是将其用来反思社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学工办主任 朱铂隆
对于将来发展意义重大。运用了电子元件等现代材料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了自己的文化自信,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任务。美术人才是国家所需要,综合国力提升,文化自信也在同步提升,未来可期。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
参会嘉宾与19级当代具象表现与综合材料工作室学生合影
编辑:郑雅文
记录员:胡逸涛
采编:19级油画系具象表现与综合材料工作室全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