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秀青年
作者: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9日 11:30
高艳锋,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医学部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青年常务理事、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编委、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青年编委和Protein Peptide Letters编委等。
高艳锋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免疫与药物化学的交叉领域研究。先后主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副组长)等科研项目。在Nat Commun和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4项,其中在肿瘤抗原多肽方面的成果已成功转化应用。在国际上首次筛选得到了针对PD-1/PD-L1具有阻断活性的阻断D肽,被国内外同行评价为“为低分子量肿瘤免疫检查点药物的研发开启了新篇章”。获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中国药物化学年会青年学者优秀报告奖、中国国际多肽会“Young Peptide Scientist Award”、中国多肽产业联盟杰出青年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和郑州市“国家级领军人才”等荣誉,参与的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朱平平,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朱平平教授长期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微环境调控与表观遗传调控,鉴定出肿瘤干细胞和肠道干细胞的多个干性调控因子和调控通路,并发现肠道干细胞的免疫微环境调控新模式。朱平平教授先后主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优青项目等。在Nat Immunol, Nat Cell Biol, Nat Struct Mol Biol, J Clin Invest和Nat Commun等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论作者论文十余篇,共发表SCI文章3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两年内引用率超过1000次。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胡汪来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分子病理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3
年
6
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11
月受聘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
2019
年
12
月加盟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主要以结直肠癌等为疾病模型,研究非编码
RNA
对于肿瘤发生、代谢及化疗耐药的调控。重点关注:
1
)、关键转录因子
p53
、
c-Myc
等驱动非编码
RNA
参与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
2
)、非编码
RNA
参与细胞代谢应激等调控参与结直肠癌化疗耐药调控。目前以第一
/
通讯作者
(
或共同
)
在
Nature Cell Biology
、
Proc Natl Acad Sci
、
Cell Metabolism
、
Cancer Communications
等高水平杂志发表
SCI
论文
12
篇, 受邀发表中英文综述
4
篇,论文被
Nature
、
Cell
、
Cell Research
、
Molecular Cell
、
Hepatology
等高水平杂志引用超过
480
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
10
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