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东教授为2020年郑州大学青年学者国际论坛做主题演讲
作者: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4日 17:42近日,2020年郑州大学青年学者国际论坛——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分论坛成功举办。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立东教授应邀出席此次会议并做了“河南食管癌高发现场60年防治回顾与展望”主题报告。
报告首先从食管癌流行特征讲起,王立东教授指出:食管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中、西方人群食管癌在流行特征、组织学发生和发病危险因素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中西方学者关注的科学问题明显不同,食管癌的研究成果共享困难。全球每年新增的约50万例食管癌患者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比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100倍,而5a生存率仅15%左右;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97%,主要危险因素是维生素缺乏( 特别是核黄素、维生素A、叶酸等) 和亚硝胺暴露。西方人群以食管腺癌为主(80%) ,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和反流性食管炎。中国食管癌流行特征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分布差异( 高、低发区发病率相差500倍) 和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家族史阳性患者占40%) ,提示环境和遗传因素在中国食管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西方人群这两种特征均不明显。高发现场人群普查、随访和防治研究所积累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数据库和食管癌前病变样本库是阐明中国人食管癌变机制的重要基础。
接着,王立东教授讲到了河南食管癌研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1959年开始,以沈琼、裘宋良、杨文献、刘桂亭等为代表的河南医疗队专家组( 河南第一代食管癌研究专家) 长驻林县开展高发区食管癌防治研究,从此揭开了连续三代人、长达60年的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工作的序幕。沈琼和裘宋良教授是我国第一批赴林县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现场人群研究的病理专家,坚持在林州工作和生活近20年,研发出食管“拉网”检查方法,建立了国际上首个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脱落细胞学诊断标准等。研究生培养制度恢复后,老一代科学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其中,以王立东( 师从裘宋良教授) 、董子明( 师从刘桂亭教授) 等为代表的学者,秉承老一代专家的无私、奉献、创新和爱国精神,1985年至今继续坚持林县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形成了河南第二代食管癌研究专家群体。
1995年以来,以王立东教授培养的高社干、周福有、秦艳茹、王启鸣和李秀敏博士等为代表的食管癌研究专家( 河南第三代食管癌研究专家) 又相继投入这一工作。期间,还有许多有师承关系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学者,例如,董子钢( 师承刘桂亭教授) 、王尧河( 师承张云汉教授) 等一批青年才俊于国外继续从事肿瘤研究,并取得杰出成就。
60年来,河南三代食管癌病理研究团队前仆后继,采取从“高发区人群-实验室-高发区人群”的循环研究策略,建立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大数据库和生物样品库,以无症状高危人群分子分型和早期发现的关键分子靶标和理论体系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早期发现率为主要研究目标,以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病理学及多维组学技术和人群普查为主要技术手段,基于临床表型和多维组学关联分析的生物计算,建立食管癌早期发现和个体化防治的智能医学模型体系,系统阐明食管癌变分子机制,食管癌变早期分子变化特征及其与癌前病变组织形态变化和转归的关系,进一步揭示环境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变的影响,为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发现和个体化防治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
随后,实验室副主任张莉蓉教授陪同参观,并向各位青年学者介绍了实验室发展情况、目标与定位、仪器设备与实验平台、科研成果、食管癌信息数据库与样本库等情况。
▲2020年郑州大学青年学者国际论坛大合影
▲张莉蓉教授为青年学者介绍实验室基本情况
▲青年学者走进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