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讲座

作者: 时间:2021-05-31 点击数:


2021年5月21日晚,应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邀请,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在我院第五会议室作了题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道德转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高晓玲教授主持。本场讲座以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开展,来自全国各地多个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我院师生共300余人一起聆听了讲座。

殷教授首先解题,从解读伊戈尔顿的《文学事件》出发,就“道德转向”中的“道德”(morality)一词的内涵进行了阐释。19世纪之前的人们倾向于将“道德”视为“规范”(norms)或“准则”(codes),但19世纪之后,受到简·奥斯汀、奥斯卡·王尔德,尤其是亨利·詹姆斯等文学家的推动,对“道德”一词的理解更侧重于对价值观value)和品质(quality)的评判。道德含义的转变意味着19世纪需要一种新的道德范式(paradigm)来对抗道德失衡的威胁。此时的文学取代宗教发挥了维系共同体平衡的功能。随后,借助童明教授《现代性赋格》一书的重要观点,殷教授引入并对比了“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两个概念,他指出“道德判断”是一种理性判断,而“审美判断”则超然于功利目的,以生命的丰富多样性为愉悦的根本,反衬出了道德判断的狭窄格局。至此,殷教授总结道:“道德转向”意味着“道德”一词的内涵在19世纪优秀作家的努力下变为融“真”“善”“美”为一体的概念集合。

就“道德转向”出现的原因而言,殷教授主张在文学典籍与文化观念的互动关系中寻找答案。殷教授指出,道德转向是文化观念流变的结果,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时引起的“转型焦虑”的产物。在19世纪的英国,对于机械文明的焦虑使得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家都通过诗性的文学语言,向文化观念中植入了新的价值含义,而道德内涵的变化往往是从“转型焦虑”中生发出来的。特罗洛普、吉辛、萧伯纳等人的作品无不体现着对物质繁荣背后道德底线崩塌、审美趣味低下的忧虑。以萨克雷和乔伊斯为代表的英国文人深知扭转此局面的最好方式,就是建构民族的良心,构建一个国家能够共同认可并维系的价值体系。

殷教授认为,“教养”(manners)是理解19世纪英国文学和文化观念的关键切入点。在埃德蒙·伯克看来,教养比法律更重要,因为它所包含的自我审视与自我管理习惯可以使道德内化为一种有效的自我约束力。殷教授强调,维多利亚小说通过对生活复杂性的再现,使道德从论断转向自省,有助于培养共情想象力,这对于共同体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主持人高晓玲教授高度评价了殷企平教授的讲座,认为其谦虚、严谨的科研态度令人敬佩。殷教授以严密的逻辑、宏观的视角、丰富的内容为我们详细阐释了19世纪英国文学中“道德转向”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研究意义。殷教授将民族良心的构建融入文学研究是对文学研究当代意义的发声。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敏教授对殷教授的讲座进行了评议,认为殷教授将文学研究的意义与当代世界发展图景相结合,以道德阐释的丰富性为世界立法,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办法。文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世界中的道德问题,它把生活的丰富性、人性的复杂性呈现在作品之中,引发读者自我反思、自我审视从而培养道德想象的能力,进而培育心智。

最后,殷教授就“道德转向”的延展性、辐射性等问题同线上及现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