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下午2点半,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高晓玲教授应郑州师范学院邀请,于郑州师范外国语学院文质楼道德讲堂做了题为“十九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兴起”的主题讲座。
高教授首先以中产阶级概念的模糊性与内在矛盾性为题引,以不同思想家的论述为依据,从时间的不确定性、阶级的多重性、划分标准的不确定性和术语的多义性这四个论点阐释了中产阶级这一概念的复杂性。接着,她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中产阶级这一概念的冲突模糊性,从中产阶级概念的产生、划分标准、概念的界定、价值观以及其地位和影响五个方面详细梳理了中产阶级的演变和发展。
中产阶级的出现与现代化变革密不可分。高教授从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产阶级产生的背后原因;接着,她阐述了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尤其区分了中产阶级与“绅士”的差异,尽管二者身份有交叠之处但决不能完全等同。之后,梳理了中产阶级概念的界定的历史渊源,分别选取18世纪的笛福和休谟、19世纪的穆勒父子和阿诺德等以及20世纪的彼得·厄尔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和观点进行论述。总体而言,高教授认为18世纪的中产阶级是一个被赞颂的阶级,被认为是最有美德的阶级;进入19世纪以后,中产阶级却呈现出复杂性,再也不能单纯地认为中产阶级就是好的代名词,同时还对中国的一些社会现状进行了反思;20世纪的中产阶级有了新的说法;此外她提出按阶级划分人群是一种非常武断的做法,这样就抹杀了作为人的本质意义,而对阶层问题的研究可以提醒我们怎样看待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周围的人。最后,高教授讲述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以及其社会影响力。
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很多师生也积极与高教授进行了交流。
(供稿: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