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上午8:45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理事会暨“全球史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方式在腾讯会议和视频平台同时进行。国内外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及其他师生近两千人参与了此次会议,盛况空前,彰显了本次会议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外国文学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主论坛:开幕式、主旨发言(一)
开幕式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梁展主持,郑州大学副校长韩国河对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表示感谢,同时肯定了承办单位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和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为会议召开所做的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程巍分别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做了大会致辞,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全球史观对当下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郑州大学副校长韩国河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致辞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程巍致辞
大会主论坛第一阶段安排了四场主旨发言,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秦海鹰担任主持。
主持人 秦海鹰教授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人文学部主任申丹教授以“挑战西方文学理论:对‘Point of View’的重新界定”为题,结合自己的中西学术对话实践,提出建构中国学者的外国文学理论话语就要勇于首创自己的理论和勇于修正西方权威学者的理论,并以“point of view”这一西方叙事研究界的核心概念为例,示范对这一理论概念的创新和对西方理论观点的修正。
主旨发言嘉宾 申丹教授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的发言“走出康拉德《黑暗的心》”重新阐释了康拉德的后殖民主义经典作品,指出他笔下呈现的“黑暗”并不是全球殖民主义的全部,学界在后殖民批评中需要将文学研究与历史的细节联系起来,以期对原殖民地的语言文字教学机制、欧洲殖民宗主国的历史作用、被殖民国家发展差异等问题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主旨发言嘉宾 陆建德教授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杨金才教授则以当下的全球化语境来观照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发现该剧本展示了交互关系中的流动性与迁移性,为我们理解地域性文化如何应对外来影响和确保自我独立性提供了启示。
主旨发言嘉宾 杨金才教授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蒋承勇教授作了题为“‘灵’‘肉’之分合——科学视角与西方文学人学观念之现代转型”的发言。他认为,自然科学作为西方文明演变的潜在原动力,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一大表现是西方文学之人学观念的变更,即关于人之“灵”“肉”关系的认识与阐释从二元分裂转为合二为一,从而在人学观念层面达成了西方文学的现代转型。
主旨发言嘉宾 蒋承勇教授
(与会嘉宾合影)
平行论坛一: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
第一平行分论坛围绕“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的主题先后进行了六场发言,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林丰民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的曹莉教授梳理了I.A.瑞恰慈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过程和接受逻辑,指出瑞恰慈对于中国的意义在于将其批评理论中包含的现代意识和合理成分融入到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和诗歌及诗意复兴的具体实际之中。
北京大学的陈明教授以“二鼠侵藤”的中古佛教譬喻故事为研究对象,从全球史的视角,利用多语种的文本与图像资料,梳理该譬喻的文本和图像产生、流变过程以及文图关系,揭示全球化为古代欧亚文学文化研究带来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钟志清研究员的发言题为“以色列的东方犹太人叙事”。她指出,当代以色列文学研究是以欧洲犹太人创作的文学为核心的,忽视了东方犹太作家。这实际上忽略了犹太人的东方起源,也忽略了众多犹太人多年生活在北非和中东的客观事实。审视米兹拉希犹太人叙事可在某种程度上重释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关系史,弥补这一东方视角的缺失。
浙江大学的郝田虎教授以数据库提供的大量“新”材料为研究基础,对莎剧表演在中国的历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改写了学界对于中国话剧始于1907年这一通行结论。
上海交通大学的吴攸副教授以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研究中国的方法为考察对象,认为他的方法极具创新性与自省意识,成为中西比较中的一项“理论工具”,反映出中国思想之于西方乃至世界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铮教授立足于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梳理,发现意大利文学实际上成为了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人文理想和社会诉求的共同参照。
分论坛发言结束之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教授对本论坛的讨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体现了当下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新气象,与西方学术话语形成了一种对话的姿态。他指出,发言均体现了中西文明互鉴的视野。比如,曹莉教授、吴攸教授的发言阐释了文论研究在中西文明互鉴中的重要意义,而文铮教授的研究也在中西互鉴的视角之下发现了意大利文学对中国20世纪历史变革的重要意义,发出了中国学者自己的声音。其次,发言都是基于大量的文本考据进行研究,比如陈明教授通过对文本和图文叙事流传过程的考证以小见大,而郝田虎教授基于各种数据库的材料考据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观点。第三,发言都具有跨学科的特质,比如郝田虎教授的研究涉及文学与教育、文学与女性的关系,钟志清研究院的研究则涉及文学与历史、种族的关系。
(与会嘉宾合影)
平行论坛二:英语文学
本论坛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何宁教授主持,共有六位专家提交了论文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作了题为“走向共同文化——重读《文化观念》”的报告。殷教授的论文围绕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1943- )的《文化观念》(The Idea of Culture, 2000)深入探讨贯穿该书的主线,以及如何解释作者把文化的“傲慢与自负” 放在全书压轴的位置两个问题。殷教授指出,《文化观念》有一条主线,它围绕着两大话题而展开:1)文化陷入了何种危机?2)如何走出危机?殷教授认为,该书第一章“文化的不同说法”(Versions of Culture)可看作楔子,随及引出的第二章“危机中的文化”(Culture in Crisis)和第三章“文化战争”(Culture Wars)对应上述第一个话题,而第四章“文化与自然”(Culture and Nature)和第五章“走向共同文化”(Towards a Common Culture)则对应上述第二个话题。从上述主线可见,《文化观念》的诞生是为了应对伊格尔顿所说的“文化危机”,而应对策略则是上文所说的“共同文化”。《文化观念》的结尾处在强调“共同文化”的同时,又声称文化“变得傲慢与自负了”,并主张“把它放回本位”。殷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共同文化的重要元素,强调文学文化研究的社会责任和公众精神。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高晓玲教授的报告题为“近代英国绅士观念的变迁”。高教授以文学文化现象中的“绅士”切入,从英国历史中的绅士概念、绅士的培养与现代转型、绅士与公众空间的构建、绅士观念的转变与英国的没落四个方面,透视社会转型问题。高教授指出,英国的绅士观念经历了从出身地位到言谈举止,再到内在品德的转变,这在早期现代时期,推进了社会革新的进程,刺激了经济的活力,促进了阶层的流动,使英国先于欧陆其他国家完成了现代转型,确立了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观念,为中下阶层提供了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使个体主义价值观成为西方主流价值观念。虽然英国经历了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强势兴起,但终究降服于绅士精神的强大力量,使绅士化成为统辖英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徐德林研究员作了题为“英国奖学金男孩:生命故事与生命史”的报告。1902 年英国《教育法案》的实施不但造就了大量“奖学金男孩”或“奖学金女孩”,帮助他们成功实现了经济及阶级地位的跃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结构性地改变了英国的文化图景:威廉斯、霍加特等曾经的奖学金男孩在促成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大国地位的同时,形塑了英国文化研究的显影与发展,因此改变了英国的文学研究范式,引发了英国乃至世界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徐教授指出,在别样的“中国奖学金男孩”围绕“内卷”或者“小镇做题家”争论不休的当下中国,面对“知识是否能够改变命运?”被国人普遍怀疑这一情势,我们可以从阅读英国奖学金男孩的生命故事与生命史获得关于当下中国教育模式的启示。
来自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的高继海教授报告的题目是“The Devonshire Manuscript《德文郡手稿》”。Devonshire MS 是英国 16 世纪 40 年代一部诗歌集,除了收了 Chaucer, Thomas Wyatt Henry Howard 的诗之外,主要收集了 3 位贵族女子的诗歌。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Margaret Douglas 写的一组爱情诗。高教授指出,通过对这部诗集若干诗作的分析,在探讨其语言、音韵特色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中考察其文化内涵及其与当时政治权力的关系。《德文郡手稿》的魅力还在于其中不少诗反映了女性的诉求,从女性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陈述女性的观点。
湘潭大学外语学院的胡强教授报告的题目为“音乐、趣味、财产与阶级塑形——高尔斯华绥《有产者》中的‘观念’转型 ”。胡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有产者》中主要人物的“感官世界”,着眼于个体、家族、中产阶级情感生活的历史考察,从订婚、晚宴、丧礼、新居等多个小切口挖掘了转型时期英国社会进程与文化观念之间的多重互动。博西尼触发的“险情”体现了一种阶级身份上的文化区隔,他与福赛特家族格格不入的不仅是外表,还有精神层面上“有产者”对于“无产者” 的视觉“凝视”及其权力逻辑。“产业”指向了具体的物质财富,也体现为隐性的审美趣味、社会观念、话语权力和文化品格。“玻璃人”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的异化,一种人在精神与物化的夹缝中努力出演自我的精神焦虑。索姆斯与妻子的矛盾强化了对“有产者”的思想批判,刻画了“有产者”及其“占有的法则”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这种困境让“索姆斯本性”放大为一种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文化症候,同时也通过财富、趣味、心智与情感的关键词互文进一步厚描了英国上层中产阶级的认同变迁及其精神代价。胡教授指出,高尔斯华绥以文学特有的感性方式捕捉到了社会变迁过程中很多微妙而深刻的言外之意。文学创作与历史叙事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对话关系,作家不仅在书写历史,同时也以其情感审视和文化忧思参与了对历史的价值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瑞红的报告题目为 “英国 19 世纪中世纪主义思潮探析”中世纪主义思潮发源于 18 世纪后期,与欧洲历史主义思潮、浪漫主义运动和哥特式复兴运动等相伴而生,也是作为现代性所包孕的一个对立面而出现的。这场复古风在英国于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高潮,不仅表现在宗教、政治、艺术等领域,同时也成为世俗流行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中世纪主义者们局限于在回顾中寻找反抗现实的出路,不可能真正解决时代的问题,但其思想与诉求也反映着时代的折光,代表着现代资本主义体制这个庞大的系统所发展出来的一种自我批判。
会议最后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生研究员陈雷对各位专家的报告做了精彩点评。本次论坛采取报告与评议相结合的模式,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真正做到了自由表达、深入交流、辩论争鸣。
(与会嘉宾合影)
平行论坛三:欧洲文学一组
平行论坛三由中国外国文学理事、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守仁主持,中国外国文学理事、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罗国祥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我院师生100余人参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平以“浮士德的幽灵——欲望、殖民与乌托邦”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歌德晚年,曾称浮士德是一个充满“魔性”的人物,而所谓“魔性”,用托马斯·曼的话说,乃是“欲望”。1918 年,斯宾格勒出版了《西方的没落》,将浮士德视为西方文化的象征,以与希腊文化的“宁静”相比较,而浮士德所体现的则是行动,向外的驰逐,和无止境的欲求。在现代西方,尤其是帝国主义阶段,浮士德则成了极度扩张的化身。在歌德写完《浮士德》的40年后,即1871年德国统一、第二帝国建立之后,浮士德的幽灵隐然浮现,尤其在威廉二世时代,迄于第三帝国,一直徘徊不去。在威廉二世时代,德国国力迅速强大,不免野心膨胀,开始推行扩张主义的“世界政策”,以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一争雌雄。中国的青岛成为他们猎取的首选目标,以图通过将其打造成一个“模范殖民地”,实现德国称霸世界的目的。实际上,在德国扩张主义 的背后,是欧洲近代以来的一种“财富乌托邦”在从中作祟,而这一“乌托邦”正是浮士德的理想。在《浮士德》中,歌德通过浮士德的死,打破了这一乌托邦的迷梦。
武汉大学文学院涂险峰教授以“《魔山》——时间观念史”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在托马斯·曼的时间小说《魔山》(Zeitroman)这部作品中,交织着诸多不同的时间阐释模式,如斯宾格勒时间、相对论时间、柏格森时间、叙事学时间以及现象学时间等,由此构成一部现代时间观念史。其中,斯宾格勒和爱因斯坦的时间观念直接参与了《魔山》的创作,柏格森的时间哲学暗合或泛化影响了托马斯·曼对时间的部分理解,而叙事学时间则自觉成为《魔山》探索时间问题的有机方式。此外,《魔山》也为时间现象学提供了丰富的阐释可能性。现代时间观念史中的一些重要论题,如斯宾格勒对“浮士德时间”的批判、爱因斯坦与柏格森时间之争的焦点问题、海德格尔式现象学-存在哲学对时间观念的建构,以及保罗·利科连接时间现象学与叙事学的阐释意向,均可在《魔山》的“思想实验”空间中予以探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谢建文教授以“德国当代作家舒尔策作品中诗意意识形态话语揭示”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德国当代著名作家英戈·舒尔策作为一位与历史和现实直接相呼应的作家。他将政治、经济和历史话语带入文本,演绎转折期民主德国和统一后德国东部民众的情感和命运。其核心着眼点在于表现急剧历史与社会变化中的人。针对东方世界,他表达的是角色们在变化的历史处境中经受的迷茫、挣扎与奋争。而在西方现实语境中,他清楚地看到了东部也就是所谓新联邦州的种种问题。他在真实且尖锐地面对这个作为存在处境的西方时,同时也揭开了两种体制和历史发展转换间和转换后对西方及其关联的一系列虚像。舒尔策主要以美学的方式来揭示他的思想性命题并展现相关态度。他将他并不能真正解决的包括乌托邦方案在内的意识形态问题,转化为美学的问题,转化成历史变化语境下丰富而个性的日常世界,由此也在更坚实、更深刻和更有意蕴的层面上展现了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高方教授以“法语作家的‘世界-文学’实践——以勒克莱齐奥、爱德华·格里桑和大卫·迪奥普为例”为题进行发言。她认为,近十几年来,“世界-文学”这一法语新词引发广泛讨论,它体现了一种消解中心,追求平等,面向多语言、多文化开放的文学观和世界观,呼吁建立由交互共鸣文学关系构成的世界文学空间,丰富了学界关于世界文学的理论话语。她回溯了“世界-文学”这一术语的生成背景、思想来源和理论意义,随后以勒克莱齐奥、爱德华·格里桑和大卫·迪奥普等当代法语作家为例,揭示翻译、文学奖项、多语言主义和跨文化写作在“世界-文学”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张锦编审以“‘疯癫’的生物学、与文学与政治经济学: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尝试”为题进行发言。她认为,福柯对欧洲古典时代疯狂史的考古与谱系学考察是为了讨论现代的疯癫或疯狂主体是如何生成的。张锦编审以分类-生物学、经济-政治经济学、语言-语文学为话语范畴,以医疗制度与社会关系的互动研究史、理性的生成过程以及欧洲史为参照,探讨福柯对疯癫的话语实践史及其与哲学、理论思考之间关系的重构。从文艺复兴:结束还是结构艺术作品,古典时代:禁闭、交流、游手好闲,19世纪:精神病院、家长、弗洛伊德三个时期对“疯癫”进行阐述。
本次研讨会学术氛围浓烈,罗国祥教授作为评议人,围绕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的幽灵、人对时间的不同体验、诗意的意识形态、美是一种感觉及疯癫等话题,对五位专家的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他认为诸位专家的报告涉及文学、美学、社会经济学、世界史、语言学等方面,既生动又深刻,贴合时代语境。此次研讨会设计内容多样,呈现出不同研究领域和分析方法的碰撞,各位与会者受益颇丰。
(与会嘉宾合影)
平行论坛四:欧洲文学二组
本场研讨聚焦全球史中的欧洲文学研究,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主任、副教授范晔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高峰枫评议,共有四位专家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汪介之教授以“外国文学研究中历史意识的若干层面”为题,认为我们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强化历史意识,不限于发现与揭示文学作品及一切文学现象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价值, 还需要强化民族历史—社会历史意识、思想史—文化史意识 、文学史意识、文学批评史意识等。他认为历史意识与审美意识,历史的批评与美学的批评并非互相对立的两极,二者完全可以和应当彼此融合、相得益彰。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刘建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关于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新质特征的几点思考",刘教授从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传统、板块与整合,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化形成的基本影响以及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文学的基本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认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文化上的新创阶段,而不仅是过渡阶段,近现代以来的西方文化传统也不完全来自古代的“二希”,是西方化了的基督教统筹了中世纪多重不同性质的文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金冰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新维多利亚小说’与全球资本主义”,金教授将“新维多利亚热”及“新维多利亚小说”的兴起置于德里克所提出的“全球资本主义”批判语境中加以考察,聚焦“新维多利亚小说”对英帝国的多重重构如何挑战与抵制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趋同与同质化的蔓延,从而揭示后现代历史想像与全球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之间的张力关系。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胡亚敏教授以“世界战争文学史研究:几个关系”为题,指出我们在进行世界战争文学史研究需要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世界战争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的关系;世界战争文学史与世界战争史的关系;世界战争文学史与世界文明进程的关系;世界战争文学史的总体宏大叙事与微观个人叙事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体现中国学者的主体性和如何构建中国学者视角下的世界战争文学批评与研究。
四位专家的发言结束之后,高峰枫教授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相关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发言专家也分别对高教授的评议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本次会议最后圆满结束。
(与会嘉宾合影)
平行论坛五:文学理论与学科发展
本论坛邀请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周启超教授为主持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的朱振武教授为评议人,来自不同院校和科研所的六位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
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李伟昉教授,带来了题为“世界视域中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发言,指出当今的比较文学研究应该强调民族性研究和异质性研究两个层面的特点,在世界视域下关注平等对话,秉持中国意识,重视自身文化传统和个性特色,从而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做贡献;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王立新教授以“区域文化与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以希伯来文学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为例”为题展开分享,明确了区域文化系统的概念和特殊性,探索了区域文化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涉及到的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以希伯来文学中大洪水神话为例,阐明其与古代地中海的区域文化圈的传承和超越关系,探讨了跨学科研究的前景和研究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邱雅芬研究员做了题为“区域国别视野下的日本文学研究”的报告,强调我们身处新时代、面临新挑战,需要怀抱立足本土、胸怀世界的学术意识,开展富有特色的日本文学研究,在其中导入区域国别视野和社会历史视野,重视“贯通”“融通”,为中国新文科建设努力。最后邱教授分析了中山省三郎的诗歌赏析,充满反思意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的李建波教授作题为“外国文学与国别和区域交叉研究:案例”的发言,首先阐释了区域国别学的概念,从文学批评理论、国别研究专家评论、相关学术论文和书籍等出发,总结了外国文学与国别和区域交叉研究的基本路径:以文学作品和外国领袖人物的演讲、媒体言论等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学批评发现其中国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内涵意义和成因。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陈靓教授带来了“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欧洲中国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报告,展示了“区域性”概念梳理及方法论构建,探讨了从研究对象反向构建区域国别研究的研究范式,结合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视域说”和美国性别研究中的“交叉性”理论,提出“文化比较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方法,以“研究矩阵”的模式尝试对当前的欧洲中国学研究中的视角、对象和范畴进行建构。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后亮教授进行了关于“理论热的兴起与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转向——兼议“跨学科研究”的三层内涵”的发言,回顾了 1980 年代理论热的兴起所导致的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转向,从文学批评的方法、对象及功能三个层面考察“跨学科研究”的多重内涵,辨析了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原因,反思其意义,即建立有趣的思考,增加我们对历史、生活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研讨会的最后,朱振武教授就六位发言专家的精彩呈现分别做了细致评点,对每位专家的发言内容都进行了具体概括和总结升华,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校内外师生百余观众在评论区进行了热烈交流。
(与会嘉宾合影)
会议录像链接(有效期:均于2023-01-09到期)
1. 主论坛:开幕式、主旨发言(一)
录制文件:
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9061147a-9893-4f13-a45f-9272236ef82f&from=3
录制文件二维码:
2. 平行分论坛一: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
录制文件:
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5256aceb-8c43-460c-9294-67d00fa6f9e6&from=3
录制文件二维码:
3. 平行分论坛二:英语文学
录制文件:
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5256aceb-8c43-460c-9294-67d00fa6f9e6&from=3
录制文件二维码:
4. 平行分论坛三:欧洲文学一组
录制文件:
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f7f97177-d253-466f-9f06-3aedda588d9e&from=3
录制文件二维码:
5. 平行论坛四:欧洲文学二组
录制文件:
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3e2abfd2-f47a-4002-bf4f-ad181f287fa9&from=3
录制文件二维码:
6. 平行论坛五:文学理论与学科发展
录制文件:
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ac06ad71-3e48-432a-ba46-6a87852b0a2e&from=3
录制文件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