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成果都是奋斗积累而来的,而一切值得赞叹的幸运,身边的榜样们缓缓地陈述着:困难重重并不足惧,对科研的兴趣、对世界的好奇、对自己的挑战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些是他们的力量源头。除此之外,不骄不躁,谦逊自信,用来形容2015级吕子锐、张倩、张博、凡刘杰四位同学又再合适不过了。
吕子锐:科研,吾上下求索
吕子锐,男,共青团员,郑州大学2015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方向本科生,挑战过川藏线,发表过SCI论文,申请过国家发明专利,参加过国内学术会议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
“只有不断跟进世界的前沿科技,才能够做好科研。”“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各个科研公众号的最新推送。”吕子锐同学说到。他看到优秀的推送会立刻收藏,并在其他平台上找到相关文章,然后细细浏览。
“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2016-2017年的那个暑假里,吕子锐同学与几位挚友一起骑自行车挑战川藏线。“在有了那次经历之后,其它的事情看起来都不算什么了。”他一路上经过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有14座,最高甚至突破5000米。经历了心志与体力的磨炼,他能够静下心来去做一件事。吕子锐同学暑假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不顾汗流浃背,通宵达旦。
做科研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要有端正的态度。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态度上的高度重视,行动上是不会积极向前,坚持实事求是的。吕子锐同学强调:科研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他坦言道:“在前1年半的时间里是基本上没有成果的,最后成果只是对前期积累的总结。”吕子锐同学表示:21天的坚持成就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的就是毅力。暑假很热,每天10个小时的任务量,他始终坚持在实验室里;最后,同等重要的是探究能力。吕子锐同学说到自己确定研究方向时,他坦言,当时实验室里基本上没有人做生物,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带,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探索,找前沿、找大牛……同时,看文献时要深究每篇文献的每个点,只有每个点都抓住,探究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张倩: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张倩,女,中共党员,郑州大学2015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方向本科生,已获得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阿尔托大学(全奖offfer)等多所世界名校的研究生录取。
出国深造并不是张倩同学刚入大学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想留学这个想法是大二寒假参加完AIESEC海外志愿者项目回来之后产生的。”她怀着想出去看看的单纯想法,抱着开拓视野的初衷,选择出国——在不同的文化中学习、生活一段时间。但张倩同学也表示:“后来发现如果能申请到名校,确实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专业领域的大牛,学习国际前沿的知识。相比国内三年制硕士,国外大多一年制的学习,虽然时间短但是能量密集,会过得很充实。”
“拿到这么多offer,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准备得比较早。”定好目标院校,了解往年的录取情况,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和语言成绩,多参加一些竞赛活动丰富简历。同时张倩同学告诫大家:雅思、托福考试模式不同于CET4、CET6等中国式英语考试,需要有更多的准备。“学习雅思,不要拖,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内将其攻克,拖久的话就可能会劳神伤财了!”
“对于英联邦的学校,在申请中学习成绩应该是放到第一位的,北欧会注重你申请专业和本科专业的契合度,但成绩也非常重要。”她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均分80分是底线,好一点的学校平均分一定要在85分以上。
张博:不惧,从零开始又怎样
张博,男,中共党员,郑州大学2015级金属方向本科生,曾获郑州大学2017年度“创客之星”,“徕卡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潮州三环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二等奖,“创青春”创业大赛省一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一等奖,河南省校园创意大赛二等奖。
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张博同学是大二转专业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由摸着石头过河的少年炮灰成长为一位团队的负责人……!许多人害怕自己第一次不够优秀,不会成功。但张博同学告诫大家:“不要怕晚,尽管可能失败,把它当做前期积累就可以了。”
张博同学反复强调:“在一个比赛中,团队很重要。”而作为团队负责人,选择成员则是重中之重。选择有三个标准:态度端正,能够完成最基本的分工、参与日常的会议;有丰富的参赛经验或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擅长网络运营;要有共同的目标。比赛过程中难免会有分歧,只有朝着共同的目标才能一起完成比赛。在讲道自己难忘的事时,张博学长回忆:当时有个组员觉得项目前景一般,中途退出,我挺难过的,也对自己没信心。但问了其他队员后,他们纷纷表示相信我,并觉得项目很好,会跟我一起努力。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最终才取得了成功。
“从零开始一场比赛最困难的其实就是初期准备阶段,因为这个时候结果是未知的。”张博同学说道。但正是未知的结果激发前进的动力。在这时可能会没有信心,可能会想要放弃,但因为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不易,更难得的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彼此鼓励,坚持到底。
凡刘杰:你好,我是追梦人
凡刘杰,男,郑州大学2015级高分子材料方向本科生,考研至同济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系。初试分数393,专业排名第一,综合复试排名第一。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恒心,耐力和毅力。“前人的路有千万条,自己的路却要一步一步的走。”凡刘杰同学选择了这条名为考研的路,并且走到了最后。
怎么做到持之以恒呢?答案是立下目标后就潜心其中,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影响,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是明确目标。就像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说的一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凡刘杰同学看来,既然确定要考研,那么其他地方的风景再美也与自己无关,需要做的只是在考研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并抱定不输给保研人的信心,在考研的学习中潜心,不顾其他方面的影响,一往无前,认真做完最后一次准备,考完最后一场试。最终获得考研第一名的好成绩,凡刘杰以自身行动证明了立不易方的恒心。
无论结果如何,2019考研已尘埃落定,过往的岁月注定要成为每一位学子刻骨铭心的经历。不管什么原因,结果如何,每一个认真努力的学子都值得尊敬。愿所有的考研人都能快乐拥抱考研,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
凡刘杰同学致所有追梦人:
时光从未停止,梦想也许会远去;
高昂的精神、躁动的灵魂,却从未枯萎;
每一次对自我的认知、对梦想的追求,
犹如推开一扇窗,发现昨日的想象;
于是,便孑然一身,踏上隐隐约约的征途,
向心中的远方流浪;
四季转变,你乘着一城月光、扶过流动的时光,
沿着这条路缓缓而行,或许这时光与你有缘;
少年啊,无论今后你度过多少岁月,
都请不要忘记那个为梦想而执着的自己。
梦的实现是动人的,而过程是枯燥的,在重复中臻于完美,在简单中做到极致。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大学时光仅有四年,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筑梦于心,逐梦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