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伏电池中电子受体材料的分子工程》学术报告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19-04-10

由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将邀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二军研究员做专题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题目:有机光伏电池中电子受体材料的分子工程

时间2019416日下午1500

地点:材料馆207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周二军,男,物理化学专业。 2007年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师从李永舫院士; 2007 年至2014 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14年以中科院<>计划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课题组目前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科院项目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总计1000余万元。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Mater3篇); Angew. Chem. Int. Ed. 1篇); Energy Environ. Sci. 1篇); Adv. Energy Mater. 2篇); Adv. Funct. Mater. 1篇); Chem. Mater. (2) Macromolecules9篇); ACS Macro Lett. 2篇)等期刊上发表70余篇。全部研究论文累计被他人引用30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370次, h-指数为31。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浙江省特聘专家。


报告简介

非富勒烯光伏受体材料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极大推动了有机光伏电池的发展,我们在聚合物受体和小分子受体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 合成了多种二酰亚胺类n型聚合物光伏材料,通过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设计,实现了给体/受体材料吸收光谱和能级的匹配,分子取向和结晶性的调控,实现了几个关键效率的突破。

2)针对最经典最便宜的p型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3HT),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受体与其匹配。首次将苯并三氮唑(BTA),喹喔啉(Qx,噻吩吡嗪(TP),噻唑烷二酮(TD)等单元引入到非富勒烯小分子的设计中来。 最终实现P3HT体系开路电压和能量转换效率的世界最高水平。

(3) 首次提出“同A策略”这种可以获得高电压有机光伏电池的简单方法:即采用同样的A单元(缺电子单元,比如苯并三氮唑、喹喔啉等)来构筑给体和受体材料。“同A策略”被证实实现高电压高效率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可以获得1.24VVoc10.5%PCE,在叠层器件具有极大前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49



上一篇:“名师名家讲坛”日本东京工...

下一篇:关于组织开展“不忘‘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