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郑州市妇女联合会组织开展了第八届郑州市“十大科技女杰”“巾帼科技带头人”评选,经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定,我院张佳楠教授被评选为第八届郑州市“巾帼科技带头人”。
张佳楠同志自2010年进入我院工作以来,凭借着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敢于创新、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我院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2019年破格晋升教授职称,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奖励计划。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她是沐浴桃李,亦师亦友的“引路人”。先后培养了多名优秀硕士毕业生。在她指导的学生当中,先后12人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次获省级优秀硕士毕业生,4人次获校级优秀硕士毕业生,在2019年,她指导的一名学生更是成为了郑州大学“十佳研究生”中唯一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张佳楠同志也先后3次获得了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称号。指导本科生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区二等奖。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潜心科研,毕力攻坚的“开拓者”。张佳楠同志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师从于吉红院士。入职以后成绩斐然,她的主要科研方向是纳米碳限域结构能源催化材料(氢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的设计和电子结构调控及理论模拟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Nat. Commun.、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CS Nano、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Nano Energy等共发表学术论文51篇,其中,一区文章3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20的2篇,ESI1%文章4篇,热点文章2篇。先后主持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2011年)、面上基金(2015和2018年)、联合基金(2016年)并主持1项横向项目(2012)。获得授权国家专利6项。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20年)。通过她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使得在氢燃料电池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乃至国际学术圈中,有了郑州大学的声音,有了河南的声音。
(张欣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