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郑大邮箱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
郑州大学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新晋导师“传帮带”座谈会

2022年11月12日  点击:[]

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于20221111日上午10时举行了新晋研究所导师“传帮带”座谈会,会议在刘应良老师的主持下,庞新厂院长、曹少魁教授、汤克勇教授等多位资深研究生导师以腾讯会议的形式从自身经验出发、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曹少魁结合自己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从“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两个方面向新晋导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明确指出,作为导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培育学生。通过换位思考,构建更加和谐的培养过程。此外,作为导师要认识到学生从事科研工作都有一个入门过程,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合理地安排科研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最后,曹老师建议每一位导师都要始终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好这一根本问题,即始终把“育人”作为工作的前提。

汤克勇从自身的教育工作经历,给大家分享了从跨专业学习,硕导到博导的经历与转变过程,讲述了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经验。首先,针对如何凝炼自己的科研方向,他指出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以及课题组和平台的优势,凝炼自己的学科方向,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其次,作为年轻老师如何与学生相处,建立与学生高效和顺畅的沟通。他从两个层面揭示了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内功。另一方面,既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又要保持好亦师亦友的微妙关系。这个过程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需要认真对待这种相处模式和程度,才能更好地推进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

庞新厂从两个维度详细解析了现如今研究生对学术的心理状态。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如今研究生们的成长历程与以往已经有了巨大转变,当阶级跨越和物质富足已不能成为其追求目标的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对研究工作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内驱力是摆在导师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从区域维度上来说,学校研究生的来源极为广泛,背景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科研工作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因此,导师要善于因材施教,考量每个学生最适合他的定位是导师的职责。同时,导师要兼顾自身的进步,在个人发展方面要有长远目光。因此,他建议新晋导师要认识到要正确树立师生双方的角色位置,以平等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过渡至研究生阶段;面对学生的多样性,学会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势与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育教学;真正明白学生的诉求,切勿将个人的目标与期许强加于学生身上,学会在师生双方的诉求中寻找平衡点,才能更好地、顺利地完成研究生全面培养。另一方面,科研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考核标准,需要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术关系;导师自身要博观约取,不断学习丰富自身才识后,才能引领学生迅速走上科研之路。此外,努力搭建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导师要善于倾听,学会沟通,主动与学生讨论交谈,及时知悉学生状态并做出调整,这是完成研究生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

会上,新晋导师根据自身情况又提出了一些关于教学、科研、学生心理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与资深导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刘民英教授、王万杰教授(主管研究生副院长)、徐慎刚教授(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何素芹教授、刘应良教授等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丰硕教学成果的导师们给予了慷慨解答。新晋研究生导师们在会上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会上的交流,深受启发、受益良多,各位前辈老师们著作等身,不吝赐教分享经验,他们要有效汲取对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在经验学习的同时,深刻意识到研究生导师的责任重大,新晋导师更应当严于律己,砥砺推进学生们不断前行、蜕变成才。

供稿人:毕晓漫、王祖彬、蒋静云、史歌

校稿人:刘应良

 

上一条:我院举行“年少有爱 奔赴热爱”本科国家奖学金奖获得者宣讲活动 下一条:我院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