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郑大邮箱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
郑州大学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锚定目标勇毅行 继往开来创新局

 

2023年01月20日  点击:[]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各位校友、各界朋友:

癸卯瑞兔献礼至,大展宏图正当时。

值此兔年新春来临之际,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向全体师生、广大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建设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最衷心的感谢。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2022年,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院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世界一流学科二期建设目标任务和研究型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紧抓学生培养,落实立德树人

漫云飞渡,笃定前行。这一年,我院2022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86.19%,其中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80%,研究生达9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材料+”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荣获202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推荐参评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崔喆荣获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工科特等奖、“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本科教学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河南省教改项目3项;获批河南省材料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南省教育厅于114日公示了关于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系列项目评审结果,我院申报的3个项目入选,其中《“一流学科”驱动下的材料类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及运行机制研究》入选2022 年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拟立项名单,《高分子化学Ⅰ》和《无机材料科学》两门课程入选2022 年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拟立项名单。

桂玲玲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张晨曦荣获2022年度(第九届)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获批2023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3项。20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人)获得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获批2021年河南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4篇。5名研究生被评为2022年省级优秀应届毕业研究生,5名研究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1名研究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个研究生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

2018级本科生材料化学1班荣获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班集体称号, 柳园14625学霸宿舍、材料化学专业学霸班集体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厅以及学校媒体报道。

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参与发表4sci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中文会议论文,非第一作者身份参与发表6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

2022年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7项,省级奖项66项。3个项目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5个项目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三等奖;1个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1个项目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个项目获得“揭榜挂帅”特等奖;在“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中获得特等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1个项目入选“创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培优计划重点扶持项目,入选团中央大学生创业“金种子计划”;1个项目在2021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

二、人才引育并举,注入强大活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一年,我院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引进学科特聘教授1人,入职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职博士12人。郑国强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22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张佳楠、胡俊华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马成良教授入选2022年度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承办郑州大学第六届青年学者国际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分论坛。

 

三、学科开拓进取,科研保持强劲

山高有行路,新年胜旧年。这一年,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世界前1‰,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提升至全球第40位。

郑州大学英文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能源与环境材料(英文)》,简称EEM)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何季麟院士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入选近年来河南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我院主持及参与的5项科技成果荣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梁学民教授、何季麟院士等主持完成的“铝电解槽双端节能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张少军教授等主持完成的“复式竖罐镁冶炼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及应用(发明)”由郑州大学主持获一等奖;肖阳教授、何季麟院士完成的“航空航天用超轻镁锂合金研制与产业化(发明)”,宋建勋教授参与完成的“高纯钛熔盐电解精炼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发明)”以及范阳阳老师参与完成的“基于源头阻断的复杂闪锌矿富氧浸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由郑州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一等奖。同时铝电解槽双端节能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入选2022年郑州大学科技创新十大亮点。

我院陈喜平教授团队完成“铝灰脱氮固氟生产沸石和氢氧化铝关键技术”科研成果。该技术成果已和3家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202212月初,学院科研到账7500余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教育厅重点项目5项。承担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研制重点专项1项(已公示)。

四、响应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这一年,学院先后与中铝郑研院、中孚铝业等研究院所和企业开展多项科学研究项目。签订郑州市协同重大专项1项,横向合同36项,合同经费额度达2601万元,到账经费960万元。2022年,我院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学院学科和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科研基础。

 

五、传承学院精神,聚力文化建设

肩鸿任钜,文化当先。这一年,学院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季麟为材料学院2022级本科生讲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启迪课堂思维,筑牢材料强国之梦。

疫情期间,学院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共筑抗疫“红色防线”。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带队的教师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分布三大校区,齐心协力,分秒必争,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在抗疫过程中形成了浓厚战疫氛围。

 

结语

回眸奋进路,启航新征程。温室里长不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劲松,平静的海面练不出搏风击浪的水手。过去的一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下一心,在吃苦耐劳中砥砺意志品质,在攻坚克难中锻造过硬本领,在知重负重中强化使命担当的一年。

求是筑梦向未来,担当奋进建一流。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2023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全体材院人将用奋斗成就卓越、用青春激扬梦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新的一年,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必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聚焦主业,锐意进取,再创辉煌!

最后,值此新春来临之际,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再次向全体师生,向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表达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衷心的祝福,恭祝新春吉祥,百福骈至!

 

上一条:我院多名教师入选2022年度“中原英才计划” 下一条:我院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