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上午,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第十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于黄河饭店举行。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冶金工业科技发展中心李庭寿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李亚伟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周宁生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理事长袁林教授级高工、中国地质大学黄朝晖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石凯教授、郑州大学材料学院陈静波教授和叶方保教授出席会议。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海龙教授、郑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俊华教授到会指导。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会。
时值钟香崇先生一百零四周年诞辰日,会前,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师生代表,钟香崇院士家属、生前同事与弟子,以及耐火材料行业代表齐聚于钟院士塑像前,敬献鲜花、缅怀先贤、致敬宗师。院士弟子回顾了钟院士筹建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历程,表示将接续先生使命,坚守“为国研材”之初心,让“耐火精神”赓续传承。仪式简朴庄重,表达了对钟香崇院士的深切缅怀,凝聚了传承先贤精神,达成了续写高温材料事业辉煌篇章的坚定信心与共识。

在学术委员会会议上,王海龙院长致辞中深切缅怀追忆了实验室已故创始人钟香崇院士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阐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与最新研究进展,强调了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果要在企业实际转化应用,指出实验室与企业深度合作需立足于本土资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院长期望各位专家委员持续为实验室的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庭寿教授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马成良教授就实验室近三年建设与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内容涵盖科研平台升级、人才梯队培养、校企合作推进等多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特色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新增科研项目的实施状况以及人才引进与培育的成效。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委员对实验室在传承钟香崇院士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多领域研究中稳步推进、校企合作成效逐步显现等工作给与肯定。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实际,对实验室工作提出了中肯建议:应立足本省资源优势,结合学科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研究方向布局,强化特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善用各类资源,加强AI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推进国际化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实验室在行业影响力;加快设备更新迭代,淘汰老旧落后设备,为科研创新提供坚实硬件支撑;聚焦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重视青年人才成长,通过组团学习与团队协作等方式,提升科研团队整体实力;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科研中的关键瓶颈问题,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等。此外,委员们还就实验室重组规划、科研资源整合、行业话语权提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的建议实则蕴含期待,旨在促进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胡俊华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应着力推进实验室重组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研发效率。同时,需加强驻厂研发模式的实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在十五五规划的指引下制定研发方向,确保与国家战略方向保持一致;要求实验室全体成员共同谋划未来发展大计,以实现协同创新与长远目标。
本届学术委员会的召开为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指明了新阶段的发展导向,进一步汇聚了科研合力。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秉持科研初心,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协同,为我国高温功能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