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高分子加工研究所承办的“材智荟·大讲堂”讲坛,将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马骥副教授为广大研究生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主题∶纳米石墨烯的原子级精准合成及其物性调控
报告人:马骥 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1月16日下午 16:00-18:30
报告地点:主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办208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马骥,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独立PI,入选国家青年人才项目。于2012年在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硕士学位,2019年获得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与食品化学系博士学位。自2019年起,担任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分子功能材料实验室课题组组长,并于2022年加入德国马普微结构物理研究所。2024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独立开展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原子级精确的碳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功能化及其在自旋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已在Science、Nature、Nat. Mater.、Nat. Nanotechnol. 、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2篇,包括Nat. Synth. (1), Chem (2)、Angew. Chem. Int. Ed. (13)、J. Am. Chem. Soc. (5)、Chem. Sci. (2)、Acc. Chem. Res.(1)等,并撰写书章2篇。目前担任Nano Research期刊青年编委。曾获 2019 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2015 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4 年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
报告题目∶纳米石墨烯的原子级精准合成及其物性调控
报告摘要:原子级精确的石墨烯纳米结构(或纳米石墨烯)以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π-磁性,成为化学、材料、物理等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这些特性与其尺寸、边缘结构、掺杂、分子构型等参数密切相关。通过自下而上的合成化学方法,能够精确构建具有可定制结构和电子特性,为推动未来的碳基光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报告聚焦于该领域的若干科学问题,包括磁性分子化学稳定性差、自旋态调控手段有限、以及石墨烯纳米带加工性能不足等,分以下三个部分展开:首先,我们采用热力学与动力学协同稳定的策略,攻克了具有多自由基特性的磁性纳米石墨烯溶液合成难题,提出了非平面构型对提高其化学稳定性的关键作用,并揭示了其优越的量子特性;其次,通过超高真空环境下的表面在位合成,构筑高自旋纳米石墨烯分子体系和一维自旋链,并实现对其自旋量子态的精准调控;最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通过逐步增长或链增长聚合实现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带及其异质结构的制备方法,并阐明了提高纳米带溶液加工性和实现其高电荷载流子迁移率的设计策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5年 1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