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将邀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研究员为广大研究生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主题∶自组装DNA纳米机器的生物医学功能探索
报 告 人:丁宝全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18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主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楼207报告厅
报告摘要:DNA为基础的自组装方法已经可以制备有着复杂几何构型的自组装结构。由于其具有可寻址修饰的特性,多种功能基团可以被准确的定位在DNA模板的表面上,DNA自组装结构可以被发展成为一种新颖的药物载体装载多种治疗成分及功能基团。通过合理的设计,我们构建了自组装的DNA纳米机器,以实现功能蛋白的有效装载、递送、响应性释放和基于栓塞的癌症治疗。在纳米机器的外表面上修饰有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其内腔内组装凝血蛋白酶。这种复合组装结构能特异性结合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标志蛋白然后结构发生形变暴露凝血酶,在肿瘤血管的固液界面发挥功能从而实现肿瘤血管部位的定点凝血效果,启动肿瘤血管栓塞并诱导肿瘤坏死。通过进一步的改造,DNA纳米机器也可以被应用于肿瘤疫苗的开发。它能够定位定量的装载多种抗原及佐剂,并对树突细胞内涵体的酸环境响应进行可控释放,从而有效刺激树突细胞活化和抗原递呈,诱发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有效杀伤肿瘤细胞。这种功能化的生物分子自组装体系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极为新颖的策略。
报告人简介:丁宝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美国纽约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201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研究助理教授。2010年11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2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4年获得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1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专项。长期致力于以DNA等生物大分子为基础的多基元自组装结构的功能化研究。发展了基于DNA纳米结构的新颖共组装方法,实现了多个功能基元的精准定位组装,阐明了其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解析了DNA自组装结构与生物界面的作用机制,开发了定制化的DNA纳米机器作为智能型药物载体,为重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近年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Mater., Nature Biotechn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并应邀在Acc. Chem. Res.和Adv. Mater.等期刊撰写综述。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 Reviews Cancer,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Nature Mater., Chem. Rev.等杂志进行亮点介绍,同时被包括新华社、英国泰晤士报、New Scientist等著名媒体在内的100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的DNA纳米机器用于活体肿瘤治疗的研究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也被美国《The Scientist》 杂志评选为2018年年度技术进步。2020年发表在Nature Mater.的DNA纳米机器疫苗相关工作入选由中国科协评选的“科创中国2020”先导技术。
Email: dingbq@nanoctr.cn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