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科研交流会2025年3月19日下午在协创A座109会议室召开,我院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党支部全体支委、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全体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科研院乔宪丽副院长受邀参加并指导了本次会议。

第一项,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各位老师逐一分享了个人简况、科研课题与成效、科研计划等。目前团队教师分别基于新能源电池、燃料电池、高效储能技术、发光材料、气敏传感器及光催化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新技术需求,聚焦于无机功能新材料与器件研发和人才培养。该方向既是支撑未来能源革命的核心技术载体,也是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该领域在储能系统、光伏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赛道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项,科研院乔宪丽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其根本突破路径在于加快新材料领域创新攻关。科研工作者要强化责任担当,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妥善处理个人学术追求与团队协作的关系,紧密围绕所在学科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切实提升科研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科学制定分阶段实施路径,既要有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长远战略布局,也要有分步突破的务实行动方案。
第三项,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马成良教授基于数十年一线科研实践经验,阐释了科研团队建设和开展有组织科研,指出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需系统构建"四力"体系: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内生动力(努力),善用多元化资源禀赋形成外部支撑(借力),精准定位个体科研角色实现协同发力(着力),最终凝聚团队创新合力(合力),方能构建体系化科研格局,实现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一流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负责人周颖教授表示团队将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深化协同创新,通过新材料研发、器件优化及工艺革新持续提升在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科研成效,为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科研交流会,团队成员都感到收获满满,尤其感受到团队科研与人才培养重任在肩,求是担当责无旁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