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zoom" valign="top">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10月13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兑现许下的“每年至少要来郑州大学看一次大家,讲一次课,和学生们吃一次饭”的承诺,第五次专程来到我校,参加我校嵩阳书院开学典礼,受聘为书院名誉院长,并为书院首届新生上了开山第一课,作了题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专题报告。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校长申长雨等领导陪同徐书记出席开学典礼及报告会,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教育厅、省文化厅、郑州市政府、登封市政府和省内部分高校负责同志,我校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及院系主要领导和教师代表与我校嵩阳书院首届国学班学生600余人参加了开学典礼,聆听徐书记的报告。开学典礼暨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郑永扣主持。
上午9点钟,典礼在激昂、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随后,伴随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徐光春书记从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手中接过聘书,成为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名誉院长。
申长雨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宣布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正式开学,他说,对于嵩阳书院的成立,徐书记非常关心,非常支持,从书院的论证、选址到建设方案的设计,徐书记多次过问,并亲笔为书院题写院名。今天,徐书记在百忙之中出席开学典礼,欣然接受书院的聘请担任书院的名誉院长,还将为我们讲授第一节课,使我们倍感温暖,倍受鼓舞,这是徐书记对发展国学事业的支持,同时也饱含着对郑州大学的殷切期望。
我校副校长、嵩阳书院院长宋毛平在讲话中对首届国学班的同学提了三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二要砥砺明德,止于至善;三要崇尚创新,永不自满。并勉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发扬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努力练就真本领,为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嵩阳书院学生代表陈鸿慈在典礼上发了言。
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徐光春书记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作用》为题,为全场师生作了全面、生动、深刻的报告。
“我是一名曾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老兵,中原古老灿烂的文化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我越来越感受到中原文化历史底蕴之深厚。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历史曾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浓缩,不仅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将来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我用形象的语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来概括和评价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河南历史时空气脉之使然,更是河南历史现实张力之使然,既是回溯历史长河思考得出的结论,也是立足现实视角透视得出的结论。”以自己对河南历史的感悟为开场白,徐书记从河南历史的地位,河南历史的内容以及河南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用妙趣横生的事例、俯拾皆是的典故、深刻独到的见解阐释着河南历史,将大家带入河南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壮美画卷中。
一、河南历史的地位——至高至上。河南有“中州”之称,又有“中原”之谓,数千年来,这一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天下兴亡,经济发展关乎国家盛衰,文化繁荣关乎民族荣辱,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发展的根源性;二是史实的重大性;三是内容的全面性;四是影响的深刻性;五是延续的长期性;六是辐射的广泛性。可以说,不了解河南历史就不了解中国历史,要了解中国历史就要从河南历史翻起。
二、河南历史的内容——华彩厚重。首先,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孕育地,华夏文明在这里起步;其次,河南是众多王朝的建都地,政治风云在这里际会;其三,河南是农耕文明的至高地,经济发展在这里兴盛;其四,河南是元典思想的诞生地,核心文化在这里光大;其五,河南是兵家必争的战略地,逐鹿中原在这里上演;其六,河南是四大发明的发端地,科学技术在这里繁荣;其七,河南是炎黄子孙的祖根地,华夏民族在这里融合;其八,河南是文学艺术的昌盛地,文化瑰宝在这里闪耀。
三、河南历史的价值——励志壮行。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今天河南发展来说,是一本深刻的教材、一面明亮的镜子、一笔巨大的财富,为我们揭示了客观规律,积累了宝贵经验,带来了深刻启迪,留下了资源富矿,提供了精神支撑。首先,它是激励中原儿女的精神源泉;其次,它是提升河南形象的金字招牌;其三,它是促进文化繁荣的战略资源;其四,它是实施旅游立省的有力支撑;其五,它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
最后,徐书记说,今天的文明,发轫于昨天,光辉的未来,肇始于今天,他满怀期望地勉励大家在辉煌历史的激励下,刻苦学习,发奋工作,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在徐书记精彩、生动的报告后,嵩阳书院国学班的同学们意犹未尽,争相向徐书记提问,就自己所关心的话题向徐书记请教。在回答国学班刘晓楠同学提出的“打造河南文化的亮点在何处”的问题时,徐书记指出,一是传承好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二是把历史文化遗产转化成现实文化生产力;三是研究新的文化品种,形成新的文化生产力。当国学班和洋洋同学提到嵩阳书院的重建对中原文化的研究和发扬有何影响时,徐书记表示,书院的恢复和重建将有利于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和创新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我们只有研究好两个问题,即如何把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如何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贡献。
郑永扣书记在讲话中说,徐书记的报告立意高远,视野宏阔,资料翔实,语言生动,对“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精辟的阐述,对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准确的概括和科学的评价。徐书记的报告是一堂精彩纷呈的历史文化课、国学教育课,也是一堂发人深省的思想理论课。听了徐书记的报告,我们在领略河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的同时,更增强了作为河南人的自信与自豪;我们在赞叹河南人民和历代贤哲开启文明繁荣文化的伟大创造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作为当代河南人的使命和责任。徐书记的报告作为郑大嵩阳书院的开山第一课,拉开了书院国学人才培养和国学研究的大幕。《诗经》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将融古代书院文化与现代大学精神为一体,实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努力把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打造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国学教育与研究基地,出人才,出精品,出大师,承接千年文脉,续写百代华章,为实现中原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徐书记仍同往年一样,“和学生们吃一次饭”,来到我校菊园学生食堂,与同学们一起共进午餐,边吃边与身边的学生亲切交谈,关切的询问了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并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徐书记详细了解了我校为资助贫困生而采取的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与勤工助学岗位等情况,还特别叮嘱,对于一些不愿意公开自己家庭条件的贫困生,要特别给与关注与帮扶。
临别时,徐书记与在场同学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