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社会创新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创新为魂、伴创新而生、因创新而盛、靠创新而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伟大的创造精神拼搏奋斗、变革创新,不仅谱写出彪炳史册的壮丽画卷,开辟出正大光明的人间正道,更擘画出充满希望的复兴愿景,让改革开放生机勃勃,让改革开放正气浩然,让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创新创造奇迹,改革开放更精彩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改革开放称为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其实,视中国改革开放为奇迹,感叹中国改革开放不可思议,已经是很多外国学者和媒体相当普遍的认识,从费正清、科斯到马丁·雅克、罗伯特·库恩,这样的名字可以列出长长一串。2017年年底,奥地利《趋势》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龙的世纪》的文章,其论述中国改革开放奇迹的立论主题词,一个是“史无前例”,一个是“绝无仅有”。像这样的文章也越来越多。确实,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奇迹可谓“当惊世界殊”。
我们先看经济增长速度。1978年前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像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以和平的发展方式保持40年一以贯之的高速增长,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但40年后,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也正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再看人均收入的增长与反贫困的成绩单。改革开放4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去除物价变动等因素,实际增长了22.8倍。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至于说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等等,所有这些地位的背后都是一连串的发展奇迹。也正是这样的“人间奇迹”,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把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列起来作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是实至名归。确实,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开天辟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天换地”相比,改革开放这三个“伟大飞跃”带来的“翻天覆地”同样昂扬、同样激动人心,同样会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长河的坐标上。
这样的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来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通过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以巨大的勇气、深刻的洞察、理性的光辉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科学的阐述与回答,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人间正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充分发挥根本制度的优势,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创造力,在制度创新中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文化中求新求变的禀赋与新时代的大变革、大转型有机结合起来,让历史的品质焕发出时代的光辉;等等。这一切汇聚成中国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创新守正致远,改革开放有定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了,这是十分确定的客观事实。于是在人们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印象,改革与开放似乎是灵丹妙药,一用就灵。只要一搞改革或者是开放,就会心想事成,就会马到功成。其实,不论改革还是开放与国家富强、与发展成功之间的关系既不必然也不当然,甚至还是一种小概率的事件。纵观现代世界历史,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也实行了不同形态的开放,但真正像中国这样走向成功的屈指可数,大多数的国家或是一潭死水、或是一盘散沙、或是一片混乱,甚至有一些国家主权都遭遇了巨大挑战而一蹶不振、动荡分裂。为什么?改革开放缺少了创新这一灵魂,要么只能固步自封,老调重弹而落后;要么就是邯郸学步,落入别人设下的陷阱而沉沦。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这样的改革开放定力同样是来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新。也正是创新,当代中国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政治原则化为了具体的改革开放制度政策的设计安排。40年来,我们既充分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文明,包括西方国家的一些有益成果,又不盲目幼稚地照抄照搬他国的制度,不去简单地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创新的典范。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类社会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但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只要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有利就大大方方“拿来”为我所用,决不僵化排斥。当然,“拿来”之后还要“社会主义化”,让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同质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以“舶来品”的形态掺杂其中。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是市场经济,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对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点也确定无疑。市场经济有了“社会主义”这四个字,就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市场经济只讲市场的作用,中国市场经济则可以自信地讲两句话,“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社会可以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做大做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相反。
习近平总书记讲,“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这是由衷的自信,这也是至简的道理。还能有什么比在亲身参与的伟大实践中写就的教科书更管用,还能有谁比致力于伟大实践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有资格指点江山?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勇于创新,从没路的地方踏出来一条新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一条正道,中国改革开放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中国改革开放行稳致远、自信从容。
创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开新篇
无论是“日新之谓盛德”还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出了一个道理,变革是时代潮流,创新是时代品格。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代同行,进而引领时代。
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是自豪的盘点,更是自觉的起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迎来了新考卷、面临着新挑战。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已然不容易,真正走向强起来则会更难;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通过量的积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容易,点石成金、鱼跳龙门,实现质的突破从有到好更是难上加难;在一张白纸上画美丽的图画不容易,在已经有了各种各样颜色、各种各样图案的画布上画出新的美丽的图画非有大智慧不可能完成。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到了必须迈出这一步、走好这一步的时候。
新时代改革开放“革故”但指向是“鼎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这就意味着中国社会的改革不能幼稚地“本本主义”而陷入僵化,也不能轻率地“虚无主义”而动摇根本,更不能简单地“拿来主义”而犯颠覆性错误,必须以创新的精神走出一条新路,必须用创新的行动谱写新的篇章。特别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是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中国创造”、政治体制改革要走“中国道路”、文化体制改革要彰显“中国精神”、社会体制改革要实现“中国治理”、生态文明改革要作出“中国贡献”,等等。这一系列的“中国”,不仅意指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传承的东方大国,更意指一个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时代改革开放需要创新来破题。
新时代改革开放在站上高起点的同时,也意味着直面大挑战。由于有了坛坛罐罐,由于获得较大利益,一些昔日改革者可能不仅再不思改革,甚至开始阻碍改革了;由于事变时移,时过境迁,一些曾经产生过积极进步作用的行为模式可能越来越成为阻滞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桎梏。因此,新时代改革开放不仅要对改革开放前的旧体制、旧模式继续进行彻底的改革,还要对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不再科学、不再公正的体制模式、行为习惯进行再改革,要勇于改革,要勇于在更高层面上开放。这一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何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把已经做好的事情继续做下去并且做得更好,把已经提出来但还没有做起来或做得不太好的事情给真正做起来并且做好,把做得不太对的事情或者说曾经有意义但现在越来越不合时宜的事情给改正过来,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在创新中找动力、找办法、找共识。
肩负这样一种使命的创新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创新,是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基础上的创新,是“十个始终坚持”基础上的创新,是“九个必须坚持”基础上的创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信心基础上的创新,是发扬光大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基础上的创新。也正是这样的创新,让新时代改革开放在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同时引领时代,并创造出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来源:理论网,http://www.cntheory.com/zydx/2018-12/ccps181228SQ6D_1.html;作者:辛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原载《学习时报》)